笔趣阁 > 印象宜昌 > 清明节赶堆子(13)

清明节赶堆子(13)


清明节赶堆子(1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儿子出生时,妻子正在解放路粮店上班,为了方便她给孩子喂奶,就托笔者一个好友的母亲在解放路就近找到苏婆婆帮忙照料托管。苏婆婆家的位置就在环城东路、环城南路与解放路交汇处,也就是现在宜昌中心售楼部所在地。可惜没有当年的照片,只找到上面这张2014年6月拍摄的环南棚户区改造前的街景,那间“大城小面”就是苏婆婆家的地址。

        那是一栋1945年抗战胜利、宜昌光复以后匆忙建造,解放后房屋结构经过改造、外墙从板壁换成砖墙,产权属于房管的两层木楼。和宜昌的大多木楼结构差不多,用木板夹成的一个个不大的房间里就是一户户人家,顺着踏上去吱吱作响的木梯上楼,又有几家大同小异的住户。狭窄的通道后面有一个公用厨房,没有卫生间,好在从后门出去就是小箭道,七拐八拐不远处就有一座公共厕所。

        当时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宜昌市服装厂退休的一些老工人,彼此熟悉,又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加上木板房说话隔墙有耳,两口子吵架全体都会出来相劝,一家炒菜全楼闻香,再加上几乎全部都是本地人,个个能说会道,人人热心快肠,俨然就是《七十二家房客》的场景再现。除了笔者的儿子在那种氛围中活得很滋润,笔者也和那些老人以及他们的家人打得火热,知道了不少关于他们的故事。

        那栋木楼的领袖人物是一位个子不高、身材瘦削、光头且一脸慈祥、被尊称为“陈爷爷”的老人。幼年读过私塾,家道败落后拜师学艺成了裁缝师傅。因为手艺好,业有专攻,自己开了一家裁缝铺,解放后公私合营,就先是成了服装三社(注:原址在解放路红卫商店右侧)、后又成了市服装厂门市部的当家师傅,专门给做毛呢服装的顾客量身,退休以后谢绝厂里的返聘,回到家里悠哉游哉的看报、唱戏、逛街,还喜欢和我坐在街边晒晒太阳、说说解放前宜昌的一些风土民情。

        那一年,陈爷爷的那个身体一直不太好、病怏怏的老伴(注:我们都喊她“陈婆婆”)走了。那个时候,殡仪馆还在环城东路(注:现在的盛世天地处);那个时候,中心城区的居民只能火葬,可陈爷爷租了条鱼划子(注:打渔船),深更半夜不声不响地将陈婆婆的遗体运过大河(注:长江)装进棺材偷偷给埋了。那个时候还不兴罚款,就是居委会的大妈上门将陈爷爷批评了一顿,说了句“下不为例”就不了了之。到了第二年清明,陈爷爷早早地就邀笔者跟着他们一起去“赶堆子”。

        宜昌上坟的规矩是新坟要时间早些,而老坟最晚也不能拖过清明。当时大家都有工作,平时也很忙,加上一大家子人、亲朋好友也不好凑齐,就会约定一个星期天。而在前几天,家里人就开始忙碌了,既要做菜,又要做“清明棍”和“清明吊”。到了那一天,和我一样“赶堆子”的要早早起床,拿着表示心意的“清明棍”和纸钱到陈爷爷家集合,浩浩荡荡地到大南门码头乘轮渡过江。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3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