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印象宜昌 > 清明节赶堆子(12)

清明节赶堆子(12)


清明节赶堆子(12)

        笔者父亲是河北保定人,1948年2月离开家乡,成为晋冀鲁豫南下工作团中的一员。1949年7月16日“四野”解放宜昌前,当时已经担任湖北南(漳)远(安)县东巩乡乡长的他被紧急抽调到当阳,7月19日随宜昌市市委、市府组成的进城工作队进入宜昌工作;笔者母亲是湖北荆门人,1946年在湖北省立宜都师范附中读书,1949年7月24日考入宜昌市行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工作。

        所以笔者不是宜昌本地人,在父母健在之时,宜昌也没有直系亲属,每到清明时节自然属于无坟可上一族。只是生于斯长于斯,在这么多年的岁月里,自然就有了不少的儿时伙伴、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同学同事。过去的宜昌人除了信迷信,也很讲诚信;除了看重交情,也很守信义;除了忠孝廉耻,也待人热情。到了清明上坟的时候,总是广邀宾客,于是我也就很荣幸的参加过好多次“赶堆子”。但记忆深刻的经历,似乎只有三次。

        第一次当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笔者当时是中心小学(注:现在的红星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模糊记得是跟着班上的几个同学一起去的。有的拿着“清明棍”,笔者记得自己是扛了一根用五色彩纸扎成的清明吊。当时笔者母亲是宜昌五中的校长,我们家也住在校园里,“清明吊”是笔者在五中住的时候、最好的儿时伙伴的母亲(注:所有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张妈”)帮我做的。

        谈笑之间,我们不知不觉就上了东山。那粉红绽放、莺歌燕舞的桃林之下有一长排坟堆,黄土堆垒,绿草青青,有没有墓碑忘记了,怎么祭拜的不记得了,“赶堆子”吃的什么更是忘光了。只是记得同学们站在墓前,还唱了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那首老的《少先队歌》:“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

        拙作定稿前,将相关章节发给一些老师和同学审阅过,其中笔者的一位小学同学指出了笔者记忆上的错误,说那一次东山“插青”,不是“赶堆子”,而是学校组织的少先队清明给烈士扫墓!笔者根本不相信,因为笔者记得,当年解放宜昌牺牲的烈士最初都安葬在原来的西陵公园(注:现在的儿童公园)老红军宿舍一侧(注:现在的盈嘉大厦)的樟树林深处。可是事实胜于雄辩。翻阅史料,终于找到正确答案:

        1973年,宜昌举全市之力,在海拔128米的东山之巅、也就是原东山寺的地方建成了庄严肃穆的宜昌烈士陵园。这座占地21万平米的烈士陵园(注:现在的东山公园)在东山的最高处的山顶矗立着高达20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将原葬于珍珠岭上、东山坡下和镇境山旁,以及当阳玉泉寺的部分烈士遗骸174具火化后陈放在纪念碑后的英烈馆里。

        所以,笔者第一次“赶堆子”的记忆也许真的是错误的。

        2014年清明时节,按照中华民族“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烈士的骨灰被安放在新建成的烈士墓区,给那些先烈找到了一个最后的归宿。笔者曾经去瞻仰和凭吊过,那些烈士墓的墓碑上鎏金镌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生卒年份、个人事迹等基本资料。最令人动容的就是那其中的一些烈士连名字都记不完全、籍贯也不知道是来自哪里,年纪轻轻的,只知道他们生前是解放军江汉军区独一师、或者是47军415团的战士。

        在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清明时节,缓步徜徉在那些悄无声息的烈士墓碑之间,我们的思绪就能穿越历史的硝烟,看见如同解放军47军司令部的那份总结所记载的如此真实的解放宜昌战斗的残酷,看见那些英勇的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向着镇镜山、杨岔路、东山上的守敌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看见那些年轻的战士就那么勇敢的倒在了黎明前的宜昌土地上,就能更深的体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丰富内涵。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