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赶堆子(14)
宜昌石头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清明节赶堆子(14)
那时交通并不方便,长江上也没有大桥,要想从江北到江南去只能乘轮渡,而到了清明前的几个周日(注:当时是一周六天工作制),镇川门、大南门、大公桥、九码头(注:如今的三码头)的江滩上到处都是等着过江上坟的人群,除了每一趟渡轮都装得满满的,连趸船和跳板上也挤满了人。尤其家家都是扶老携幼全体出动,那种壮观场面记忆犹新。
再加上当时虽然物质供应已经比较充裕,可在对河江南还没有现在这样闭着眼睛都找得到漫山遍野的农家乐,所以,上坟这一天祭拜先人的用品,以及随行的所有人的吃喝全都得自己从家里带过去。人少还好说,人多的就得肩挑手提。跟着陈爷爷“赶堆子”那一次,光是吃的喝的,他的女婿和他的一个侄儿就一人挑了一担,而其他的家人也提着大包小包,除了陈家人,后面还跟了亲朋好友、那栋木楼的每家代表、街坊邻居和我这样“赶堆子”的。浩浩荡荡地很是壮观。
在这一轮城市建设前,江南点军的范家湖一直是宜昌的“菜篮子”(注:蔬菜基地),那里有座不高的小山,地名叫“牌坊坡”。是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注:副省级)雷以仁(公元1529-?)的墓葬之地。据《(康熙)湖广通志卷五十三人物》记载:“雷以仁,夷陵人,嘉靖已未进士。历陕西布政,秉正不阿,以清介冠天下,居官布衣如寒士,致仕归,囊无馀物,子五人,衣食粗给而已。”据《东湖县志》记载:他的墓“在县大江西十里,地名范家湖。”
据老人回忆,雷以仁的坟墓用青石砌成,墓前石人、石马成对,中间竖一高大石牌坊,所以地名才叫“牌坊坡”。抗战期间,这里曾发生激战,墓前建筑全毁;解放后又在这里开荒造田,后来连坟墓的影子都找不到了。而说到范家湖,明代高官刘一儒的儿子、也是一代名相张居正的女婿的刘堪之有诗写道:“范家湖面阔,十里可行舟。”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根本找不到湖的影子,只有一条不宽的卷桥河划了一道弧形而过。
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和刘一儒同年进士、被誉为“天下海瑞不为清,还有夷陵雷以仁”的高官所葬之处一定请人看过,自然风水很好。陈爷爷在范家湖自有亲戚,早就商定好,所以连夜把遗体运过江,被装入早已准备好的棺材,不等天亮就悄悄送上山,埋在某处田边坡旁,就只是一个矮矮的土堆,也不立碑,时间一长,蒿草丛生,也就不显眼,就变成老坟了。通用的潜规则就是:能说的不一定能做,能做的不一定能说。
其实,祭拜的仪式很简单,来到墓地培上新土后,人们将所带来的“清明棍”、“清明吊”在坟头插上,将酒菜水果摆在坟前进行祭奠,焚香烧纸,燃鞭放炮,所有人逐一上前进行祭拜,宜昌的规矩是“亡人为大”,每个人都要跪下磕头或者作揖,亡人直系亲属要站在坟边还礼,将人一一扶起。其间,五颜六色的纸幡迎风招展,焚后的纸钱被气浪卷上天,鞭炮齐鸣,硝烟弥漫,场面很是热闹。就是一定要谨防山火,一旦泛滥,那可不是好玩的。
陈爷爷的家人会把一张大大的塑料布铺在坟前不远处,把带来的东西逐一放上去:一担可以挑八个蒸笼,里面大多是馒头、烧饼、凉面之类的主食;荤菜主要是切得薄薄的腊肉、又辣又咸的香肠,卤得香喷喷的口条、越嚼越有味的顺风;素菜除了油炸花生米、兰花豆、春卷,还有宜昌人都爱吃的节耳根、青皮豆、卤豆腐干、凉拌海带丝……所有的人围地而坐,喝的有得过国家银质奖的白酒“三游春”,宜昌啤酒厂出的“高峡”牌啤酒,还有宜昌糖果总厂出的“麦饭石汽水”……
最有趣的不是妇女们到处去看桃花、挖野菜,也不是孩子们奔跑着放风筝,而是因为每逢周日到江南上坟的人多、而且多是宜昌中心城区的那些人,熟人自然就更多。郊外碰见,分外亲热,加上主人家热情相邀:“烟酒不分家,过来喝一杯”,再加上宜昌本来就有“赶堆子”的习俗,新的客人就会欣然落座,举起酒杯加入其中的更不在少数。酒酣之时,勾肩搭背、欢声笑语自是常见。
那时的宜昌人都很好客:忠孝、真诚、热情、爽快。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