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真不是个海盗 > 第五百二十九章 等他们内乱

第五百二十九章 等他们内乱


除了容易被攻击外,庞大军力的运输队伍,还极其容易因为自身的规模而损失惨重。

        拉车的牛若是要保持健康,每日的食量要达到12--18公斤,而马的食量也有10公斤,这是每个人所需补给的66--12倍。

        除了牲畜,驾驶者也要吃饭,因此对于规模达到数万的运输队来说,这是极容易供应不上的。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正是上述情况绝佳的案例。

        为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派遣规模庞大的骑兵远征匈奴后方。

        史载拥有10万骑兵的部队,被汉武帝动员起来进行远征。

        为了供应这支庞大的骑兵部队,仅驮马就安排了14万匹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车辆和民夫负责供应运输。

        由于此前同匈奴多次战斗,因此身经百战的汉军连连取胜。

        但就算如此,当汉军得胜而归的时候,14万匹驮马仅剩2万余匹存活,士兵的损耗也达到数万之多。

        在匈奴几乎是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汉朝有如此损失,可见物资供应的匮乏,在大兵团行动中并不罕见。

        骑兵消耗的物资数倍于步兵,加上目的地还非常遥远,驮马和拉辎重车的牲畜都必须以超负荷的载重长途跋涉。

        雪上加霜的是,有限的物资必须供应作战部队,那么牲畜就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这就造成了它们的大量死亡。

        作为运力的牲畜一旦损失,物资更难以维持供应,士兵便会在饥饿之中得病死去。

        除了后勤的压力,庞大军力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

        越大的规模,在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这4个维度上就越是低效。

        士兵需要食物和饮水,那么在古代制定一支超过10万人的作战计划的时,就不能考虑长期驻守,更不能将部队集中于一块区域。

        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是,要寻找有充分粮产的区域才行。

        部队的行军路线是不能脱离河流的,否则就会立刻面对缺水缺食的尴尬境地。

        除开军队的移动和驻扎,出营会战也要考虑战场的宽度是否能展开所需兵力,并留下充足的迂回间隙。

        否则士兵们将难以运用武器和战术。

        但规模的过于庞大,导致极少有这样合适的地形。

        即便是每人只占据1平方米的空间,10万大军也要占据整整10万平方米的区域,这就相当于整整14个足球场的空间。

        哪怕战前计划上考虑周全,战时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也难以保证。

        规模越大的军队,就有越多的下级单位。

        在古代那种非常有限的信息传递条件下,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来并协调运作的。

        靖难战争中的白沟河之战,朱棣就给盲目堆砌数量的南军以下评价:人多易乱,击前则后不知,击左而右不相应。

        对于这样的情况,前秦皇帝苻坚有着深刻的体会。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大军南下攻晋,双方于淝水之战展开对峙。

        苻坚清楚自己的军队因过于庞大无法进行消耗战,因此在决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只能将计就计答应谢玄的决战要求。

        但当他打算让士兵有序退却时,残酷的现实却生生的泼了他一盆冷水。

        拼凑出来的大军,根本无法完成各个单位间的有效协调。

        后退指令下达后,军队在后撤时发生了混乱,阵型被严重破坏。

        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信息传递的缓慢,加上军队铺开后的空间广阔,后排的士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导致东晋降将朱序到处散布谣言,称秦军被打败了。

        不明所以的士兵们,只得各顾各的逃命,最终演变成全军溃败。

        古往今来,人多势众纵然有理,但合理的组织才是更为必要的关键。

        人越多,就带来越多的弱点和越大的压力。

        如果一味的迷信数量优势,将会让军队反而变得不堪一击。

        一支军队参加战斗,本身就需要一群数量不少于军队人数的后勤队伍,为冲锋陷阵的将士打理粮秣补给。

        善战的将军,也会在战斗前尽可能的考虑后勤问题,并将手下的福祉视为取胜的重要条件。

        当然,在古代战争记载中,往往存在很多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大军数量。

        一群血肉之躯,居然在没有良好交通条件、通讯手段和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轻而易举的拉起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大军。

        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看客们,多加思索。

        其中缘由,不乏对手为彰显自身武功而故意为之。

        也不乏己方为彰显自身实力强大,故意夸大数量来威吓对手。

        甚至于部队数量较少的一方,往往希望通过各种假象来营造自己人多势众的假象。

        而当他们最终获胜,也就乐于将对手的后勤民夫算入军队规模,乃至将敌国的适龄青年都算入其中。

        毕竟,真正靠堆砌数量才获得安全感的军队,最后十有八九都被敌人数人头了。

        ————————————

        深知后勤重要性,林加德早早就派来了运输船给舰队运送补给,同时对魔都进行封锁,不到20天功夫,已经有人冒险跳海捕鱼了。

        而在这期间,龙炎和魔翼交手两次,第一次打了平手,第二次以碾压的态势取胜。

        魔翼骑兵团再精锐,那也得吃饱喝足才能打仗。

        第一场能打平,一是因为对方实力雄厚,靠着一股哀兵之气,打出了巅峰状态。

        而龙炎这方面因为第一场仗暴露出不少经验上的问题,比如战法和战术运用方面的配合度等等,导致部队死伤超过300。

        到了第二场仗,才借着林加德在后勤方面的布置,完成对对手的碾压,一举击溃魔翼骑兵团,算是真正见了血。

        不得不说,龙炎骑兵团虽然刚刚组建,但所运用的战术绝对不次于老牌骑兵团。

        最关键的是,他们身披着铁鹞子的冷锻甲,起到了极佳的防护作用,弩箭在近距离都无法穿透,再加上轻便的特性,使得部队战斗力飙升。

        魔翼那边也发现了问题,但他们毫无办法,估计也没心思研究,满脑袋都是去哪弄饭吃呢。

        更可怕的是,魔都已经出现军民抢粮的现象了,要不了多久,都不用林加德派兵去打,他们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要么说制海权在一定程度上比制空权更重要,尤其是对于岛国来说。

        得亏圣约翰不缺船,沿途这一路打下来,能被用作运输的船不下500艘,这才保障数万人大军的吃穿用度,否则等不到对手,自己就先垮了!

        运输是一方面,保管才是更大的问题。

        有一大部分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就被损耗了,以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宋军的后勤条件十分艰苦,运输粮食的方式十分原始,主要依靠的还是民夫的背负。

        按照他的记录,宋军出征时,一个士兵身上可以带五天干粮,一个随军民夫则背负六斗米。

        以一个民夫支持一个士兵来计算,一波次的民夫可以支持一支同等数量的军队十八天的军事行动。

        如果计算回程,这支军队只有九天的时间。如果有两个民夫支援一个士兵,则可以支持军队十六天的来回行动。

        但如果是三个民夫支持一个士兵,这已经到了军队的组织极限。

        也就是说,如果朝廷要出动十万大军出征,基本需要有三十万民夫支持大军的后勤行动。

        以正常行军速度——即一支步兵为主的部队——每日40公里的行军计算,这支十万大军的行动极限是640公里,除非沿途有其他支持,否则很难超过这个距离。

        当然,最麻烦的还不只是粮食运输,粮食损耗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按照《旧唐书》记载,在著名的李靖征突厥时,支持他们的后勤队伍从山东运粮到河套地区,单程行程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途中粮食损耗高达百分之九十。

        损耗最大的部分是民夫自己的伙食,毕竟民夫吃不饱,根本无法背负沉重的粮食前进。

        另外,途中降雨导致的粮食腐烂、路途中被麻雀老鼠吃掉等等,都会造成粮食在运输途中的大量损耗。

        生产力有限,土地上出产的粮食,能剩余的部分是很有限的。

        越往古代,单位亩产粮食越低,原本粮食就十分有限,再赶上天灾人祸又要大量减产,可以积攒的粮食实在不多。

        所以,古代的一次大规模出征,差不多要消耗全国一半的存粮。

        当时有“夫运粮百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之说。

        通俗一点说,从100里外向军队运粮,国家少一年的存粮。

        200里,少两年的存粮。

        300里,少三年,可见古代战争对社会财富的消耗是惊人的。

        圣约翰本岛的粮食本来就不够用,哪怕有高山族全力支持也很难支撑这种规模的长期战争。

        也幸好他们打下了花都和玫瑰城,这两个地方都是产量区。

        魔都不行,魔都的地理条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平日里基本靠运输。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1475929/152148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