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当奸商 > 第464章 赏罚分明

第464章 赏罚分明


郑乾等的不是杀死他们,而是收降他们,选择精锐之士加入京营,其余人流放岭南,找机会让郑芝龙安排他们移民夷州。

他还是那个观点,在生产资源足够的情况下,人口便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最清晰可见的市场。蒙古与大明子民同源,在人口分类中属于同一个亚种,DNA几乎没什么差别。

郑乾可以当他们是自己人,为大明去海外开疆拓土吧!

今日春风和煦,亨通钱庄迎来大日子。在朝廷授权下,他们要发行朝廷铸造的一万枚银币,以及山东巡抚李精白奉命铸造的铜钱。

李精白自天启六年接到任务,负责在山东铸钱六百万。可惜活干到一半,天启皇帝驾崩,铜币上写着“天启通宝”已经不合时宜。

李精白摸不清新皇帝的意思,一度停住铸币,后来接到皇帝的密旨,这才重新启动,只是上面的文字变了,新铸造的统一写“崇祯通宝”。饶是如此,因为矿山产量有限,所需的材料不足,加上山东去年遭受大型水灾,李精白并没有全额完成任务。

今天是正式发行钱币的日子,内阁苏茂相、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周延儒、山东巡抚李精白共同到场,亨通钱庄承接钱币发布。

在铜币存在的同时,这一次还有银币,算得上大明开国的头一次。

也就是说,以前的大明朝是没有银币的。原因很筒单,历史上的中国不产银。

随着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来自美洲的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换取西方人需要的丝绸、茶叶和瓷器。

大明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白银越来越多,到了大明开国百年后,这才逐渐流通银子。

不过呢,银子是要称重的,也有人切成小块的碎银子,花起来更为方便。

大明朝铸造铜钱,此前没有银币,原因是银子太过于贵重。

普通百姓忙活一个月赚不到一两银子,即便是京营中的军卒,每月也只是一两五钱。你搞出面值一两的银子,无论是你拿出来,还是别人找钱,都是个麻烦事。

但皇帝偏偏喜欢,责令工部周延儒在顺义设厂,加急铸造首批一万枚银币。

银币的中间写着五个小字:大明崇祯年。

两侧分别是两个字,合起来读作:纹银一两。

意味着每一枚银币的面值是一两,实际重量换算一下,大概是八钱六分二厘。

一两等于十钱,八钱多距离一两并不远,只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利润。

皇帝此举的用意是打击民间私自铸钱,你即便造的和官方一样,加上人工、折耗和场地,并没有利润可图。

由此可见,皇帝并没打算通过铸造银币掠夺社会财富,他只是单纯的推行货币,培养民间使用货币的习惯。

正因为此,银币的发布丝毫没有遇到障碍,早早的被人预订一空。

皇帝在信里表达了忧虑,担心这些银币会成为藏品,或者被人融化了制造银器,未必能在商贸活动中流通。

以后的事情再说吧,今天是大明钱币历史上的重要一刻,也是亨通钱庄发展历程中的一大步。

眼看着快到举行仪式,朝中的几位大臣已经到了。亨通的掌柜找到两位东家,说百姓们纷纷散了。

两位东家是侯爵,分别是皇帝的大舅刘效祖和二舅刘继祖,此时正在招待苏茂相等大臣。他俩怀疑自己的耳朵坏了,亨通钱庄的门前平日里车水马龙,生意红火的不得了,今天有重大活动,又是表演又是美食,怎么可能没人?百姓凭什么散?

掌柜今天睁开眼就忙,两耳不闻街外事,并不太确信原因。

有个跑堂的伙计急匆匆进来,见到穿官服的人,歉意的笑了笑。

“东家,好事!”

刘效祖奇怪道:“人都没了,让我怎么和各位大人交代?算什么好事?”

伙计喊:“东家知道百姓跑哪去了吗?”

刘效祖很奇怪,这伙计平时挺稳重的,今天怎么咋咋呼呼?

伙计公布答案,“皇帝回京了,大破察哈尔,宣府大捷,得胜归来,百姓都去德胜门迎接去了。”

刘效祖看几位大臣,包括苏茂相、毕自严和周延儒在内,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一位内阁辅臣,两位尚书,加上山东巡抚李精白,都不知皇帝回来的消息?

郑乾回来的很突然,就像他离开时那样,让人猝不及防。

当他纵马跨入德胜门的那一刻,要不是身后的黄罗盖,百姓还意识不到皇帝回来了。宣化城下野战中大胜察哈尔,张家口围困并招降敌军近两万,这些消息通过朝廷发行的《大明日报》告诉每一名百姓,大明打胜仗了。

多少年了,无论是官绅还是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什么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说到底并非彻底的胜利,无法让人痛快。而今天,皇帝实打实的大获全胜,林丹汗只带着少量亲信狼狈逃回草原。

郑乾决定走的时候谁都没说,决定要回来的时候,也是突然宣布。

他带着索菲亚和刘文炳,以及他们的保定军和堤骑,快马加鞭飞奔回京。宣府派出的信使还没到,郑乾抢先一步抵达德胜门。

没有预先准备的欢迎仪式,朝中大臣甚至都不知道,郑乾猝不及防的出现,引起百姓山呼海啸的呼喊。

郑乾骑在马上,不停向左右挥手示意,他问刘文炳,“看到没?什么是民心?”

想要官员的欢迎很容易,无论什么排场都能安排,但郑乾没有,之所以突然的出现,他想知道百姓的心中所想。

不过呢,从此以后,他怕是很难在京城微服私访了。

围观的百姓中不少认出他,在某个茶馆,在某个墙头,在某家青楼,见过他。原来,他就是皇帝。

皇帝也喝茶?皇帝也会爬墙?皇帝后宫三千,也会逛青楼?

不断有人跪倒,山呼万岁。

不断有人站起,跳着脚看皇帝。

郑乾本想在万众瞩目的场合讲两句,他发现根本不可能,不止是别人,他甚至听不清自己说的话。刘文炳含笑看着他,意思是:过瘤了吧?

郑乾很享受,对于官员殷勤小心的伺候,他已经习以为常,丝毫不觉得新鲜。但是百姓不会说谎,没有人强迫他们,欢迎还是讨厌完全发自内心,这是郑乾想要试探,又极力想要争取的。

走着,走着,他看到一顶硕大无比的轿子。

这轿子太大,因此不能用“顶”,应该是座,如同房子一样。

好久没有坐过它了,太岳轿。

轿子显然是早有准备,甚至几天前便停在附近,郑乾看到轿前等候的杨嗣昌和金圣叹,他奇怪的问:“轿内是谁?”

杨嗣昌似有难处,说道:“皇后娘娘。”

阿若来了?

满朝文武没弄清郑乾的行踪,阿若却猜了出来?

现场声响太大,郑乾不好多问,在挥手与百姓告别之后,迈步进了太岳轿。

阿若坐在里面,换了身轻巧的便服,把苗条的身材勾勒的很是精致。

郑乾评价:“皇后不穿朝服,朕感觉亲近多了。”

见多了凤冠霞帔,浑身上下叮当乱响,郑乾有些审美疲劳,今天见到清纯可人的阿若,倍感亲切。太岳轿向前行去,所过之处百姓自动退避。

阿若乖巧的给郑乾捶肩捏背,还问要不要白日淫。

大街上,万众瞩目之下,你疯了?

不过,郑乾突然觉得,阿若变化好大,谁教你的?你又怎么知道朕今日回来?

阿若不知道皇帝具体的归期,但她提前在德胜门外等候,凯旋回来的都是从德胜门进入,皇帝这次也不会例外。

“有心了!”

是啊,阿若不但带着太岳轿等,而且拉上杨嗣昌和金圣叹,他俩是皇帝的亲信,如果皇帝行踪有变,应该是知道的吧!

在轿内,阿若有几个问题,明明可以全歼察哈尔、活捉林丹汗,陛下为何放他回了草原。

“杀人容易,诛心难!”

郑乾要想收服蒙古人,没法靠蛮力,大明军队控制不了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他需要一个代言人。

林丹汗根红苗正,非常符合条件。但是他没那么容易屈服,郑乾要给他压力,让他最后不堪重任,选择乖乖的听命。

阿若问:“那陛下还有后招了?”

是啊,郑乾告诉她,草原上有一支军队,已经等候多时了。

阿若奇怪,没听说哪位将军领兵出征啊?难道是陛下在宣府的诏旨?

“不是明军,是我们的朋友,科尔沁的亲王,博尔济吉特.乌克善。”

自从乌克善离开京城,返回科尔沁的他厉兵秣马,林丹汗前脚刚走,他便偷偷靠近,等着林丹汗铩羽而归的时候,他将趁火打劫,彻底赶走察哈尔人。

听了郑乾的话,阿若一方面是吃惊,原来察哈尔人的噩梦还没有结束。皇帝之所以放他回去,只为让林丹汗承受更多的苦难。

杀人容易,诛心难!皇帝不杀他,想要的是心。

突然,郑乾示意太岳轿停下。

今天,似乎还有一件大事。郑乾选的日子,就在今天。

移驾亨通钱庄,郑乾要出席大明朝第一次发行银币的仪式。

发行银币,阿若完全听不懂,为什么?

郑乾告诉她,你以后就知道了。

阿若的小脑瓜想的不是银币,而是博尔济吉特.乌克善,那个在草原上以逸待劳等着消灭林丹汗的人。他有个妹妹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嫁给女真大汗皇太极做侧福晋。

他还有个妹妹叫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准备嫁给大明皇帝,也就是自己的男人。

听闻海兰珠是草原上最美的女人,她要是嫁过来做皇贵妃,自己本就不稳的皇后位子,还能保得住吗?

遥远北面的格勒珠尔根城,奥巴召集科尔沁十二部贝勒,聚众畅饮。

出征的男儿陆续回城,他们取得对察哈尔林丹汗的决定性胜利。

大军统帅是奥巴的弟弟布代齐,他抢掠到察哈尔部近十万人口,以及林丹汗的十几位福晋。

奥巴是科尔沁十二部推举的首领,是女真人册封的土谢图汗。随着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他环顾四周,发现科尔沁的地位提升了。

以前的时候,科尔沁更像个受气包,东面是女真,西面是察哈尔,南面是内嘻尔瞎,北面是外嘻尔嘻。

内外两个嘻尔嘻不好对付,左右的察哈尔和女真也在挤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闪转腾挪、左挡右接,生存的极为艰难。

奥巴还记得,他们曾经听从林丹汗的号令,联合大明共同对抗女真。在那场战役中,女真人取得胜利,他们的态度变得暖昧。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8975700/821369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