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张大麻子
昊越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钱龙锡连肠子都悔青了,他要是再不拿出点诚意,估计脑袋保不住。
“陛下,微臣恳请戴罪立功。”
“哦?立什么功?”
“微臣受人蛊惑,方才走上歧途,愿意供出那些幕后指使之人。”
郑乾却挥了挥手,钱阁老要是这么死了,不失为一个男子汉,不知多少人要为你打抱不平,多少人要上疏来骂朕,又有多少人会将你写进书里,把你作为刚正不阿的典范。
可是呢,你现在说要招供,你的同伙会看不起你的,你会遗臭万年,懂不懂?
你以为朕不知道幕后指使者是谁吗?
韩壙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即便没有锦衣卫,朕一样猜得出。
你们所谓的东林党,还有江南的士绅阶级,大家都干了什么,朕知道的不比你少。
皇后有没有参与其中,朕更是了如指掌。
钱龙锡低下头,他要招供的这些,皇帝全知道。
他们为什么急着攻击内阁首辅,目的无非是换个人,最好让他钱龙锡来做。
钱龙锡想做内阁首辅,不仅是当官上瘾,更重要的是利益,他要维护东林党人的利益,也就是江南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
郑乾不会让他得逞,因为那是大明朝未来几十年的根基所在。
“知道战国时期秦国、赵国动不动派出几十万大军吗?长平一战坑杀战兵四十万,秦军数量更多。”
钱龙锡饱读诗书,对战国的历史非常清楚,但他不知道郑乾问的是什么。
郑乾自问自答,“一个那么小的国家,比我们一个省大不了多少,可以动员几十万大军。你再看看我大明朝,两直隶十三省,比战国七雄加起来都大,人口近亿,粮产比战国时多了几十倍不止,居然养不活十几万京营的军队!”
钱龙锡惊住了,他很想说点什么,似乎皇帝不需要听。
“大明开国以后,太祖横扫天下,成祖几十万大军远征蒙古,后来郑和七下西洋,耗费钱粮无数。再看今天,去岁一个山东水患让朝廷手忙脚乱,今年陕西赈灾又是鸡飞狗跳,何也?”
面对皇帝苦口婆心的话语,钱龙锡这次虽然没说,却是真的知错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他,打倒黄立极,坐上内阁首辅。目的是为这些人带来利益,让他们继续以前的生
活。
郑乾要告诉他,大明已经病入膏肓,那样的模式持续下去,大家只有死路一条。
天下从来都是士绅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
几千年来,皇帝经常换,一般的朝代最多两百余年,汉朝分成两段才凑到四百多,中间经历了一场生灵涂炭,相当于电脑系统格式化后重新安装。
也就是说,天下大乱后一个王朝开启,在贪婪的士绅努力下,一个王朝的寿命最长两百多年,过不了三百。
士绅不怕改朝换代,皇帝只是他们的代言人,换个人做皇帝未尝不可,只要在乱世保住性命,他们仍旧是土地的主人。
看到老王家了吗?琅挪王氏从祖上的秦国上将王翦开始,三十五个丞相,三十六个皇后,朝代换了很多,他们的荣华富贵比寻常的王朝长远多了。
弘农杨氏更离谱,出了一百多个丞相,从西汉时候开始,西晋时疯狂了一把,一直到隋朝的开创者杨坚,唐代的杨贵妃,宋代的杨万里,到我们当代的大才子杨慎。
钱龙锡在想,皇帝到底要说说什么?
郑乾想告诉他,天下是士绅的天下,他们不怕国破,只怕家亡。
而你钱龙锡,高居内阁辅臣,大明朝堂上最高等级的大臣,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小家,需要关心的是国家的兴衰存亡。
战国时期随便一个国家都能动员几十万人打仗,明朝建立后民穷钱少,一样可以几十万人征讨蒙古,一样能支持郑和七下西洋,这是从政者要解决的问题。
钱龙锡在干什么?你代表的阶级在想什么?
朕在江南重组江南制造局,和富商鲍崖合伙开江南纺织厂,还不是想劳动江南经济,重塑经济秩序。你们合起伙来,抢夺内阁首辅的高位,目的是少交税,甚至不交税?
那这个国家怎么办?没有钱锻造精兵,没有钱賑济灾民,甚至连官员工资都发不起,这还是个国家吗?
朕以身作则,宫内用度减少了一多半,几乎消灭了所有的王爷和郑姓子弟,分了他们的田地和房产,勋臣们被打压的抬不起头,现在轮到你们这些士绅,怎么还学会主动出击了?
钱龙锡带人想争取的,恰恰是郑乾极力要反对的,双方存在“不共戴天”的矛盾,你以为朕会屈从吗?
钱龙锡彻底知道自己错在哪,他悔恨莫及,真的。
废话不多说,你要是知道了朕的意思,身为内阁辅臣,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微臣誓要破解江南税收难题!”
衡量一个政府的标准是收税,不管是实物还是现银,政府收不上钱来,说什么都没用。
按日子算,明天是帝国的财政会议,钱龙锡破例出席,说一说你的想法。
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哲学问题,很可能只是取决于一句话的妥当与否。
钱龙锡的出现让众人惊诧。
在往常,出席财政会议的有内阁首辅黄立极、监察院袁可立、司礼监刘若愚,以及户部、兵部、工部的尚书和侍郎。
列席的有通政使司、行人司等部门的头目。
今天多了钱龙锡,还有魏国公徐弘基,他是以漕运总督的身份出席。
这是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郑乾坐在主陪的位置,看着两侧坐立的大臣,说道:“魏国公回京办事,今日只是旁观,朕特别请来的是钱阁老,请他先说几句吧!”
钱龙锡连夜写了奏疏,郑乾不让念,你直接说就行,用不着修饰,之乎者也什么的都不用。
“大明根基在于收税,虽有郑氏每年一千两百万两白银解燃眉之急,然则并非国家长治久安之策,于是微臣斗胆提出五点建议,望陛下思量,望户部和诸位同僚指摘。”
其一,陛下登基后立即发布诏旨,宣布大明朝永不加赋。
陛下的意思是不对穷苦百姓加赋,不去为难那些无地、少地的人。对于家中良田千顷的富户,非但要收取赋税,还应多多收取。
因此,微臣建议,摊丁入亩。
众人愕然,怎么钱龙锡改弦易辙了?
他可是东林党,是官僚地主阶级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转念一想,全明白了,因为聚众擅闯映月湖的北岛,所犯下的罪过足够满门抄斩,在生死的考验面前,钱龙锡直接站队到皇帝一边。
认愁保平安是人之常情,读再多的书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钱龙锡知道自己会受到鄙视,可那又有什么办法?
所谓摊丁入亩,还是皇帝提示他以后才想到的。在中国以前的历朝历代,哪怕是张居正最近搞的一条鞭法,所谓的税收还是没有脱离人头税,家里几口人,该交多少税,该服多少徭役,具体到每个地方都是固定的数值。
大明朝规定,有功名的人免除部分田赋,属江南的进士和秀才最多,免除的赋税也最多。
而且,凡是这些享受优惠政策的,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家。
由此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大明朝的税赋主要靠穷人交,富人逍遥自在,这是哪门子道理?
郑乾承认,天下是你们士绅的,可你们要给别人留活路啊!
郑乾提出摊丁入亩的想法,让钱龙锡今天表达出来,大明朝以后按田地数量交税,没地的不用交,人家都穷得叮当响,你打死他,他也交不出来。地少的就少交,地多的……
那些有钱有势的地主阶级,不管你家里养多少长工、短工,买了多少奴仆,官府不和你计较,只关心你有多少田地,就应该交多少税。
当然了,你有功名,你按皇帝旨意和科尔沁女子结婚,按规定免除相应数量的税赋,剩下的还是要交的。少了就是偷税漏税,轻则罚款,重则用刑。
钱龙锡刚说完第一点,现场已经鸦雀无声,没有人赞同,也没有人反对。
郑乾不需要你们都支持,摊丁入亩必须做。
他只怕流民起义,不怕士绅造反。
有种的,你倒是反一个试试?
而且啊,你只是交了该交的税,依然比百姓赚的多得多,依然可以过奢侈的生活,放着好日子不过,不信你真敢揭竿而起。
钱龙锡说第二点,“张太岳先生推行一条鞭法,各类实物折算成银两,确实解决了很多税收的难题,让国库充盈很多。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弊端开始产生。比如,百姓交粮时,因为新粮集中涌现在市场,导致粮价很低,折算成银子不多。等到朝廷用银子购粮的时候,粮价已经回升,所能买到的粮食变少。因此,微臣建议,户部要加强各地官仓的建设,平抑不同时间点的粮食价格。”
简单点说,就是粮食大量出现,价格非常低的时候,官府出面用正常价格收购到官仓。
等到粮食变少,市场上粮价飞涨的时候,官仓用正常价格出售粮食。
内阁首辅黄立极说:“这样做的话,岂不会又像是以实物为税?”
郑乾解释道:“两者区别很大,一条鞭法之前,百姓以实物交税,运输、储存损耗惊人。如今钱阁老所提的,是要充分发挥朝廷设在各处的官仓,让他们在不同时间点上出面干预,控制市场的粮食价格。”
此举虽不能完全起到效果,至少能一定程度减少税收的缩水。
钱龙锡接着说第三点,陛下取消军户、农户、商户、匠户等的限制,并主动徙人口到另一个地方,此举在初期会造成社会一定程度动.乱。但长远来看,更有利于调动百姓劳作的积极性,让他们自由选取活计。那么,朝廷不应将收税的目光盯着田赋,更应该考虑如何收商人、匠户、矿主的税。
因此,微臣建议,商人的税赋过少,应该提高比例。
现场终于有人出声了,还挺热闹。要知道,东林党一贯的观点是废除商业方面的收税,名义上是不要剥削民众,以至于朝廷几次派出矿监税使,收取开矿、茶叶、食盐、炼铁等各方面的税收,又几次宣布召回。
可以说,在最近的几十年,朝廷哪怕在茶叶和食盐这些板上钉钉的项目上,其实收上来的钱寥寥无几,与真实的数目相差巨大。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8975700/821106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