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经济特区
昊越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郑乾突兀的喊出,让徐弘祖本人都很意外。
好在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徐弘祖想找徐光启,能拜师最好,拜不了也没关系,他愿意在顺义大学做一名教书育人的先生。
郑乾认可此人,由他来讲授地理最好不过。
徐霞客来京城有几天,听闻徐光启最近离开顺义在京城,只是没有门路找到他。今天来尚儒客栈只是撞撞运气,听闻这个地方消息灵通,赶过来问一问店小二,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
陈子龙看到郑乾对他的欣赏,说道:“这位郑公子认识徐先生,若是有他引荐,徐先生一定会收下你。”
郑乾保持微笑,他很欣赏徐霞客,虽说他的游记只读过开头,还是敬佩他的壮举。
徐霞客虽然旅行厉害,但是在北京城吃不开,他甚至不知道找寻徐光启的办法,或者说他没有能力见到徐光启。
郑乾接过一支鹅毛笔,刷刷刷写了几段话折起来,在背面写了徐光启的住址,“徐先生见到这封推荐信,一定会安排你在大学中任教。至于能不能收你为学生,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徐霞客心满意足的走了,郑乾开始琢磨科举的事,这要是让天下人得知试题提前泄露,大明朝廷的脸面往哪搁?他这个大明皇帝丢不丢人?
不行,必须想个办法,不能让这些人得逞。
郑乾疑问,那些人为什么敢和我对着干?
在宝翠阁,皇帝夜宿皇后处,躺在床上发问。
月光下,阿若美若天仙,她回答:“他们以为臣妾和钱阁老还是支持自己的,以为内阁文震盂和工部周延儒等人仍旧一条心,以为刘宗周和黄道周是东林党的铁杆,以为顺天府尹忠心为他们办事。”
能怪谁呢?阿若已经被郑乾收服,不管是床上还是床下。
他俩才是朝夕相处的夫妻,哪怕陈仁锡做过她的老师,哪怕韩煻、钱谦益等人费尽心思当年让她登上信王妃的宝座。
如今时过境迁,只要郑乾对阿若释放善意,所谓“疏不间亲”,外人无法挑拨他们的关系,包括阿若的父亲阿奎。
钱龙锡在牢里关着的时候已经“叛变”,他在帝国财政会议上慷慨激昂,把郑乾想说的话全说一遍。当然了,郑乾安排他与东林党人若即若离,更像个双面间谍。
文震盂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后,大才子文徵明的曾孙,而且是皇帝在四书五经方面的老师。郑乾一开始便看好他,此人自带一股傲气,虽然有东林党的出身,却绝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
此话并无贬义,东林党人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只是太执着于自身利益,结党必然营私,为排除异己而不择手段。
黄道周与刘宗周都在司法口工作,前者拜袁可立为师,职务上也是他的副手,某种意义说来已经脱离东林党的队伍。后者在大理寺,向来以铁面无情著称,鉴于东林党有时候的做法不能让他信服,此人“叛逃”是迟早的事。
还有工部尚书周延儒,他本就与东林党交情甚浅,见势头不妙早想好了退路,现在就是韩壙和钱谦益去他家砸窗户,他也断然不会开口见客的。
也就是说,东林党看起来势力庞大,其实主力都是史可法、马士英、阮大铖这些年轻人,朝中任职之人中老成持重的仅剩陈仁锡一人。
可他只是国子监的二把手,掀不起太大风浪。
阿若温顺的躺在怀里,问道:“陛下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吗?”
郑乾抚摸着她的长发,应道:“你想我怎么样?”
“陛下要怎么样,便怎么样了。”
郑乾笑了,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乖?可不像以前的你。
阿若体会到做女人的妙处,也感受到温柔带来的幸福感。与其每日吆三喝四的耍威风,不如现在这般温顺换来的实惠多。
“朝廷需要能臣,那些被贴上‘东林’二字的人中,其实有很多是可用之才。朕已经千方百计的给他们机会,周延儒脱离的最早,爱妃你和钱龙锡差不多一个时间,黄道周和刘宗周应该已经领会到,就连那个顺天府尹,今天也到宫中认错。”
“侯恂认错了?”
郑乾点点头,他将钱谦益几次找上门的事情说了,背后都是韩壙在搞鬼。
“科举的事,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京城很多举子花重金买了试题,如果让他们带着答案参加会试,我们丢掉的不止是脸面,更是朝廷的公信力。”
什么是公信力?阿若不知道,也不敢问。
郑乾想她大概是懂的,没有过多解释,还是搂着媳妇早点睡,明天是考试前的最后一天,郑乾为挽回局面,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干。
王正志回到府上,父亲王远图气得破口大骂,整日就知道游手好闲,后天会试开始,不知道读书吗?
王正志回答的很坦然,“父亲莫非不知,我一个三字经背一年,论语到现在没读完,考得了科举吗?”
“孽子!孽子啊!”
王正志拉着父亲的手,安慰道:“孩儿虽没有读书,这两日靠着倒卖试题,赚了接近十万两银子。”
王远图吓坏了,“你卖的是假试题吧?”
“真的!假的卖给别人,那不是骗人嘛?孩儿怎么能做那种缺德的事。”
王远图很无语,你倒卖真的就不缺德吗?哪怕不缺德,你不怕招来祸患,弄一个满门抄斩吗?
从院试、乡试开始,王远图借用各种门路,花费数不清的金银,无论是考童生、秀才,还是考举人,全靠家族关系才让王正志混到今天。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会试和殿试,王远图已经给他找好了替身,安排此人替他通过会试。等到殿试的时候,只能勉强让王正志上了,找人打通主考官及皇帝身边人的关系,尽量别让王正志出丑,弄个进士出身还是极有可能的。
王正志觉得,既然试题都有了,还找人替自己做什么?
他要亲自进考场。博取进士出身。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搞个状元、榜眼之类的当当。
这世道,难道不是关系和金钱的时代?
王远图不放心,你把试题卖给那么多人,那些人说不定又传给更多人,到时候你们都有答案,又怎能保证一定考中?
王正志仍旧拉着父亲的手,放心吧!孩儿找国子监司业陈仁锡请教过,把答案都已经写好了,孩子明日好好背诵几遍,到时候原封不动的抄下来,定可万事大吉。
不行啊,王远图还是不放心,你的答案里有什么特殊的话,写出来告诉我,为父替你打点门路,确保万
无一失。
在明朝的科举考试里,首先要“糊名”,从考卷看不出姓名、籍贯等信息。其次实行郑墨卷制度,考生写的原始卷称为墨卷,有人会原封不动的抄写一遍,称为郑卷,供考官评判使用。
考官改卷的时候,既看不出考生信息,又看不到考生的笔迹或者做的记号,如此便可保证改卷的公平。
王远图觉得,要想金榜高中,还要找考官的关系。
王正志感觉父亲很搞笑,一方面责怪自己不读书,在外面胡作非为。另一方面又充当自己的帮凶,几乎所有的歪门邪道都替自己想好了。
距离考试不远,王正志觉得,哪怕是提前有了答案,还是要花些功夫背诵的,明天不和万户侯等人出去玩,留在家里安心学习。
北京城的贡院内,距离会试开始还有一天,四个主考官齐聚,二十八名考官也都在。
郑乾在当场,他请来几位考官队伍之外的人。
一个是袁可立,都察院掌门人,寄希望他来为皇帝整顿吏治。
一个是徐光启,国子监祭酒,皇帝亲自拜过的老师,代表着科技与创新。
还有一个是刑部尚书、成国公郑纯臣,现场唯一戴眼镜的,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
主考官之中的陈仁锡呈交考卷,郑乾拿起来翻看一遍,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他只说了四个字:“重新出题!”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惊奇,会试的日子就在明天,现在决定重新出题,还要抄写足够几千名考生用的考卷,来得及吗?
郑乾在吵闹过后,告诉他们:“只管出你们的题,朕找好了印刷的工人,所有的器具都带来了,不用手抄,咱们印刷。”
众人的疑问是,印刷看似筒单,也需要前面的诸多步骤,来得及吗?
“来不及就让考生多等会!”
会试分四书五经和五言八韵诗,以及策问,共分三场,每场三天,加起来是三三得九,几千人要在自己的号舍里待足九天。
十年寒窗苦读,有的考生进京需要几千里路程,多等个一时半刻怎么了?有公平正义更重要吗?
郑乾当众宣布,原定的四名主考官负责改卷,出题的人换成袁可立、徐光启,刑部尚书郑纯臣全程监督。
从现在开始,贡院外有锦衣卫把守,里面的所有人包括皇帝,都不准外出。
大多数人早已猜出,这是皇帝对试题外泄传闻的反应。他找来与此事并不相关的袁可立和徐光启出题,意味着此前流传在外,售价高达两千两银子一份的试题,已经变成废纸一张。
那些买了试题的人,非但不能如愿,还浪费了大把的时光。
就这样,袁可立和徐光启虽不说话,却是在众目睽睽下出题。现场的人谁都不准走,大家一起待够九天的时间。
没有人敢提意见,你公务再忙,你能有皇帝忙?
郑乾宁愿九天不处理奏疏,也要一心扑在这场会试中。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袁可立和徐光启出题还是很快的,毕竟两人都有大学问、大见识。从大明日报临时抽调的印刷工干活很麻利,连夜加班干到次日凌晨,考卷总算是全部印好。
天一亮,考生们将进场答题。
有考官过来询问,身上有伤不能自己行走的能不能进?
郑乾要的是学识,腿脚不好没什么,不会走的找人搀扶进来,实在不行抬进来,让所有想进场的举子
都进来。
他知道来的是谁,刘若宰、管绍宁挨打没多久。后者伤的略轻,已经能生活自理。前者身子骨本来就弱,郑乾曾亲自去尚儒客栈看他,鼓励他一定参加本科考试,不能走便找人扶着。如果扶着还不能走,抬也要抬进去。
还有金圣叹,虽然伤得不重,总归还是有点瘸,他和黄宗羲、陈子龙都要进场一试身手。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8975700/820923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