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夫三国 > 274.治羌氐

274.治羌氐


274.治羌氐

        《齐民要术》详细介绍了制作神麴(酒曲)、酿酒、做药米、做酱、做醋、做豆豉、做脯腊、做羹、做饼、做醴酪、做素食、做糖、煮胶等的过程,运用到的制作手法一共包括了蒸制、煎消、炙、烤、煮、熬、过滤、日晒、风干等许多方法。

        《齐民要术》在介绍食品的加工及酿造工序时,着重叙述了酱、醋及酒等产品的酿制过程。其中制作酱类列举了肉酱、速成肉酱、鱼酱、虾酱、豆酱、麦酱、榆子仁酱等许多品种;制作醋类介绍了大醋、糯米醋、大麦醋、神醋、糟糠醋等30多种;其中记载的酒有小麦苦酒、水苦酒、乌梅苦酒、蜜苦酒等40多种。

        《齐民要术》是一部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得最完整的农学巨著。它虽属农书,但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醋酸”。就是说,农耕是手段,最终把农产品制造成食品才是目的,方可以使“齐民”(平民)获得“资生”之术。因此,对《齐民要术》,既要从农业科技的角度去研究,也可从饮食烹任方面去探索。

        从饮食烹任的角度看,《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的烹任百科全书,价值极高。

        《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  ,其中涉及饮食烹任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ji)、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在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饮食烹任著作基本亡佚的情况下,《齐民要术》中的这些食品、菜点资料就更加珍贵了。

        《齐民要术》中的食品、菜点制法有着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工艺水平。如书中记载由曹操所献的“九酝酒法”,其连续投料的酿造方法。开创了霉菌深层培养法之先河,它可以提高酒的酒精浓度,在中国酿酒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造乳酪强调必须严格控制温度,这也和现代科学原理相吻合。至于菜肴的烹任方法,多达二十多种,有酱、腌、糟、醉、蒸、煮、煎、炸、炙、烩、熘等。特别是“炒”,这种旺火速成的方法已明确在做菜中应用,其意义十分重大。另外,书中详细记录的两种面点发酵法,在中国面点史上也占有重要一页。

        《齐民要术》反映了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少数民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如黄河流域的人喜食鲤鱼;沿海地区的人喜食“炙蜊”;少数民族人喜食“胡炮肉”、“羌煮”(一种煮鹿头肉)、“灌肠”;吴地人喜食腌鸭蛋、莼羹;四川人喜食腌芹菜等等。此外,夏至食粽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习俗;而素食也已独树一帜,在《齐民要术》中有专节记述。还值得重视的是,书中记载了细如韭叶的面食“水引”的详细制法,日本等国的学者认为,这“水引”正是全世界面条的肇始。

        《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的烹任百科全书。

        小麦在古代中国的扩张始自西北,它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截止2000年以前,所有报告的45处麦作(包括荞麦)的考古资料中,就有24处属於新疆,其中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的12处中,新疆就有6处。说明新疆在中国麦作发展初期的中心地位。新疆近邻中亚,小麦可能最先就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时间当在距5000年左右,后又进入甘肃、青海等地,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4000多年的包括小麦在内的五种作物种子。古文献中也有有关西部少数民族种麦食麦的记载。如成书於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史记?大宛列传》等的记载,中亚的大宛、安息等地很早就有麦的种植。《汉书?赵充国传》和《后汉书?西羌传》都谈到羌族种麦的事实。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因“土地刚卤,不生谷粟麻菽,唯以麦为资。”

        商周时期,小麦已入中土。春秋时期,麦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不能辨识菽麦成为“无慧”的标志。此时,麦已然成为当时争霸战中最重要的物资。产麦区成为战略要地。据《左传》的记载,当时的小麦产地主要有温(今河南温县西南)、陈(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齐(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鲁(山东省南部)、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1955年,安徽亳县钓鱼台遗址发现碳化小麦,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为490-420bc,属於春秋时期的遗物。由此可见,实际的产地要超出史书的记载。从《左传?成公十年》“甸人献麦”的记载来看,当时的小麦种植可能主要集中於城近郊区。《家语》(三国魏?王肃撰)中也有“请放民皆使出获附郭之麦”之语。这种情况到汉代仍然没有改变,东汉时伏湛在给皇帝的疏谏中提到“种麦之家,多在城郭”。

        小麦虽然自西而来,但汉代以前主产区却在东方。《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部史书,书中所反映的麦作情况与其说是春秋时期的情况,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情况。和鲁国相邻的是为齐国,境内有济水。《淮南子》曰:“济水通和而宜麦”,又曰:“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地宜麦,多虎豹”。从地名上也能反映当时齐鲁一带种麦的情况。齐国的“齐”便与麦有关,《说文》:“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齐地的莱牟(今山东莱芜县)也与大麦和小麦有关;齐国旁还有所谓“麦丘之邦”[。这些说明春秋时期,黄河下游的齐鲁地区(今山东)是小麦的主产区,也即《范子计然》所谓“东方多麦”。这种状况至少保留到了汉代,江苏东海县尹湾村西汉墓出土简牍上有关於宿麦种植面积的记载,反映了西汉晚期当地冬小麦(宿麦)的播种面积情况。

        春秋时期,小麦自身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当初小麦由西北进入中原之时,其最初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法可能和原有的粟、黍等作物是一样的,即春种而秋收。也即所谓“旋麦”。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就会发现,小麦的抗寒能力强於粟而耐旱却不如。如在幼苗期间,小麦在温度低至-5c时尚可生存。但在播种期间,如果雨水稀少,土中水分缺乏,易受风害和寒害,故需要灌溉才能下种。中国的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春节乾旱多风。春播不利於小麦的发芽和生长,秋季是北方降水相对集中的季节,土壤的墒情较好。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了解决粟等作物由於春种秋收所引起的夏季青黄不接,於是有了头年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的冬麦(宿麦)的出现。冬麦在商代即已出现。据文献反映,春秋战国以前,以春麦栽培为主。到春秋初期,冬麦在生产中才露了头角。冬麦的出现是麦作适应中国自然条件所发生的最大的改变,也是小麦在中国扩张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一步。冬麦出现的意义还不仅於此。由於中国传统的粮食作物多是春种、秋收,每年的夏季往往会出现青黄不接,引发粮食危机,而冬麦正好在夏季收成,可以起到继绝续乏,缓解粮食紧张的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

        虽然在西汉,甚至於战国晚期就出现了面食,改善了小麦的食用品质,也促进了小麦的扩张,但其普遍性仍然是值得考虑的。首先,面粉加工业的滞后,加上少数人的垄断,特别是面粉加工业与其他生产的矛盾,使面食的扩张远远落后於小麦种植的扩张。唐宋时期,政府就曾多次下令拆毁架设在河流沿岸的一些面粉加工机械,“以广水田之利。”其次,小麦的品种不适合於面食。唐代云南地区已有麦作,但“其小麦麺软泥,少味,大麦多以为麨,别无他用。”[陕西地区虽然很早就种上了小麦,但到了南宋时期这裏的小麦品种并不适合於面食,“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黏齿不可食,如熙州斤麺,则以掬灰和之,方能捍切。”这样的品种可能更适合於粒食而不是面食。

        由於上述客观原因使得相当长的时间内面粉的数量有限。汉代虽有面食,且百官中也有专供饼饵面食的汤官,但汤官仅仅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饼饵也非主食,而只是副食,因为汤官之外还主管膳食(主食)的太官,主管择米的导官。北魏太和四年(480年),北魏孝文皇帝诏会京师耆老,  赐锦彩、衣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在赏赐的物品中有麺,说明当时,面粉的比较稀少,因而贵重。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61/7136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