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盗墓被直播了 > 第八十六章 武举

第八十六章 武举


  “武举人,是中国古代在文科举之外另外一种选拔武官的考试的出身制度。其是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曹七七走累了,所幸坐在了台阶上,居高临下透过面前的石牌坊望着远方的陵园风景,说道:

  “清科举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清代武举考试,在乡试文科举行之后的两个月,即于同年十月开武科乡试。

  其内容分内、外两场。

  外场试学射、步射、技勇等,内场默写武经。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外场为主。

  会试也有武科,于乡试武试的同年九月举行。

  各省的武举人参加,其考试的内容与乡试武试同。主试武试名额无定员,临时根据外场合格情况请旨定夺。通过会试的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武贡土在复试之后参加殿试。

  殿试可分为三日:第一日试马步箭,第二日试弓刀石,第三日带领引见,等侯钦定甲第。

  武进士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

  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

  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

  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但,与其他朝代不同,清朝只设武举而无武学,可以说为近代中国军事落后埋下了祸根。

  “我记得武举似乎是从武周时期开始的”

  老顽童突然开口插话。

  “嗯”

  曹七七点头: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周”

  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是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

  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那唐朝武举都考什么呢?”

  科举通常众人熟知的是八股考试,关于武举考试人们知之甚少,甚至鲜有听闻。

  “武周长安二年武则天“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在兵部主持下,确定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

  系统一边灌输相关知识,曹七七一边浏览一边解说:

  “本次武举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讲真,武周时期的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那之后呢?”

  “唐之后就是大宋”

  曹七七算是看出来,这些人不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不会罢休的:

  “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整。”

  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等。

  “怪不得大宋不行呢”

  人们忍不住吐槽道:“不讲武力算哪门子武状元?”

  “这不是自废武功么?”

  “大宋疲弱是有原因的”

  文治武功,拉跨了,可不得挨揍?”

  “那再之后呢?”

  “在之后,元朝,元代武举废止,完犊子”

  曹七七抿嘴,耸了耸肩:

  “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

  明朝时武举

  考察内容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但明代的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

  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

  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万历末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

  显然易见,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提议,可惜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只是说说罢了,否则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崇祯四年,参加武会试的举子中,能运百斤大刀者只有王来聘、徐彦琦两人,发榜后徐彦琦榜上无名,议论腾起。当时正“锐意重武”的崇祯帝认为有人作弊,将考官、监试御史等一大批官员下狱、撤职,令倪元璐、方逢年等主持复试。复试后选取百人,依照文榜例,分三甲传胪赐宴。崇祯亲自调阅前三十名试卷,钦定一甲三人,王来聘居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武状元,授副总兵职。

  明代武举一直没有殿试,也没有设立一、二、三甲的区分和鼎甲名号。正式有武状元之设,王来聘是第一人。

  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名臣熊廷弼,他是一位难得的文武通材。

  《明史》本传说他“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据清人王应奎说,熊迁弼先中万历某科湖广武乡试第一名,后弃武就文,又中万历丁酉(二十五年,1597)湖广乡试第一名,次年登进士。“于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这在历史上的确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到了清朝”

  清代制度上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但稍做了修改。

  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清代武举一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

  二名是武榜眼;

  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

  揭榜后的流程也十分绚丽,大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架势。

  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举第一科,当时规定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

  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

  康熙年间又有变动,改为一半授营职,是直接带兵的官,另一半授卫职,是皇帝的宫廷侍卫。雍正五年(1727)规定,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

  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士的授官情况还有一些变化,不过所授品阶基本上以康熙朝定制为准,没有太大的变更。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

  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

  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

  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纤纤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有一段记述,最能反映武举内场考试的实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武人的轻蔑:

  “武闱但以弓马技艺为主,内场文策不论工拙也。余尝主顺天乙酉科武乡试,其策有极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亘’字,‘丕’字又作‘不一’字,盖缘夹带小本字画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誊讹错耳。又如‘国家’字应抬高一字,则凡论古今地名处,如‘国家四郊多垒’、‘社稷危亡’之类,亦无不抬头。武生自称‘生’,则应于行内稍偏,乃又将‘生人’、‘生物’、‘生机杀机’之生字,一概偏在侧边。如此者不一而足。然外场已挑好‘双好’字号,则不得不取中。幸武闱无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

  实际上康熙注意到了科举文武分途不利于造就兼备人材的问题,他曾要求打破考试中的传统界线,允许文武生员举人交叉考试,武科举人可以改考文科进士,文科举人可以改考武科进士。

  康熙认为:“如此则各得展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矣。”然而,整个清代,文武交叉考试者寥寥无几。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垒森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长的人材也就越来越少。

  文武分途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材,却很难造就出允文允武的博通人材,应该说这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后期政坛上出将入相人材日见匮乏的原因之一。

  上面所讲考试办法,是会试一级的,乡试、童试的考试办法与会试大致相同,只二场弓、刀、石的份量相应降低,马步射降为九发二中为合格。

  “录取名额也有所不同”

  ps:马上开学了,小伙子们,颤抖吧!


  (https://www.xblqugex.cc/book_54223185/6654530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