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再见,咸阳 > 第35章 棋逢对手

第35章 棋逢对手


且说韩非到了秦国之后,没有立马得秦王召见,心里十分焦急不安。

        李斯好酒好菜招待,又多番与其攀谈,只是不提何时入宫之事。

        韩非来秦的目的再清楚不过,就是存韩。可是不得见游说对象,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无处施展啊!

        韩非睡不安榻,饮食不香,只惦记着韩国的情况。

        第二日,秦王遣蒙恬送了一套秦国服饰给韩非,韩非不明所以,遂问:“秦王何意?”

        蒙恬回答说:“秦王将此衣赠予贵使,望贵使穿上以表入秦之心!”

        韩非深爱自己的国家,入秦也是为了替韩国多争取几年时间,又怎肯穿上秦人的服饰呢?

        于是拒绝了秦王:“非乃韩人,岂能穿秦人服饰!万万不可,请将此衣送回!”

        蒙恬走后,韩国贵族公子韩腾劝说韩非:“公子不仅要收下秦王所赠秦服,还要穿在身上。即使不穿,也不应该退回去!”

        韩非却发怒了:“韩腾,你到底是不是韩人!难道你忘了我们入秦的目的了吗?我们是韩人,岂能穿秦人的服饰!”

        韩腾向韩非解释:“正因为要完成此番入秦的目的,腾才建议公子接受秦王的服饰。秦王使人送衣,就是试探公子是否真心臣服于秦国。拒收其衣,就是在告诉秦王并非真心称臣,那么公子的游说便不攻自破矣!”

        “不必再说了,我韩非死也不会穿秦人的服饰!”

        韩非固执己见,韩腾也无可奈何。

        蒙恬返回章台,连同韩非所说和衣服带了回去,一起禀明了秦王。

        赵政神情平静,心里却颇为赞赏韩非。要是韩非若无其事地接受了秦衣,赵政反倒觉得此人不正。

        赵政扬手,将衣服扔了过去:“蒙恬,这衣服就赏你了!”

        蒙恬都懵了,不知道秦王为何突然要把赏赐给韩非的衣服又赐给自己。不过,秦王的赏赐也不得不收啊!

        蒙恬领了衣服,一头雾水地走出了殿内。

        韩非是治世之大才,其著论与赵政想法不谋而合!赵政迫不及待想要见到韩非,与其彻夜长谈!

        然赵政担忧韩非一心向韩,那么纵然他有治世之才,也无法为秦国所用,反而会成为秦国的祸害。

        韩非入秦本该是一件喜事,现在反而成为了烦恼,秦王辗转难眠。

        第二日,韩非又上书秦王政。上书大谈秦国富强,又屡失成就王霸大业之机。

        韩非认为,秦国之所以不能一统六国,皆是因为将相大臣不能尽忠所导致,将矛头直指秦国大臣。

        韩非尚未完全得到秦王信任,又一纸上书将满朝大臣得罪了个精光。一时文武大臣不满,怨恨于韩非。

        赵政朝罢,遂在咸阳宫亲自召见了韩非。

        赵政亲下殿来将韩非搀扶而起,又十分兴奋地与其交谈:“先生大作寡人已拜读,实在是醍醐灌顶!今日得见先生,寡人死而无憾矣!”

        “实乃臣之幸!”

        抛开应有的客套虚礼,秦王直入主题:“先生为何入秦?”

        韩非深知韩国形势危急,必须立即游说秦王才行。又见秦王如此问,也不含糊:“韩王遣下臣入秦纳玺称臣!”

        秦王再次发问:“先生认为,寡人该不该首灭韩国呢?”

        韩非平时口吃不严重,一旦情绪激动,就会加重口吃的毛病。

        “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不如臣昧死愿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

        秦王来了兴趣,于是又问:“请先生指教!”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坏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秦王继续发问:“先生认为寡人首当灭赵,而非韩?”

        “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

        “先生以为寡人该当如何?”

        “今贱臣之愚计:派人使楚,重币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与齐为一,不足患也。二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

        韩非首灭赵之策略,正与蒙骜、吕不韦此前制定的方针如出一辙。

        赵政越发来了兴趣,便要试探一番韩非之才。

        赵政假意说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然寡人觉得首灭韩亦无不可!”

        韩非又继续说:“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且赵与诸候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候,危事也;为计而使诸候有意我之心,至殆也;见二疏,非所以强于诸候也。臣窃愿陛下之幸熟图之!攻伐而使从者间焉,不可悔也。”

        赵政听其言,虽有延韩之嫌,但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上考虑问题。且首灭赵之策,是秦国一直执行的国策。

        赵政反复思量,亦觉得李斯首灭韩方针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两相对比,韩非之策才是秦国灭六国的最佳方针。

        韩非一番存韩之说,也算是让秦王看清了韩非的真实本领。

        赵政没有立即表态,只说:“先生所言句句在理,寡人必当深思熟虑!”

        韩非走后,秦王便唤蒙毅:“将韩非所上之书送至廷尉府给李斯!”

        蒙毅不好询问,遂将书送至李斯府上。李斯阅后,果然韩非直言存韩之事,心里十分不认可韩非的主张。

        李斯决定上书给秦王,于是对蒙毅说:“郎中稍等!且待李斯上书大王!”

        于是蒙毅在廷尉府等候,李斯上书略为:

        诏以韩客之所上书书言“韩之未可举“,下臣斯甚以为不然。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虚处则惊,若居湿地,著而不去,以极走,则发矣。

        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韩与楚有谋,诸候应之,则秦必复见崤塞之患。

        臣视非之言,文其淫说靡辩,才甚,臣恐陛下淫非之辩而听其盗心,因不详察事情。

        秦王看过李斯上书,对先攻韩还是先攻赵开始犹豫不决。

        赵政思索良久,遂召李斯进宫相谈。

        赵政在殿内不断地走动,心里颇为苦恼!

        李斯入殿,赵政才转回思绪:“李斯,你有何看法?”

        李斯略一思索,回复道:“非之来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韩也为重于韩也。韩非善辩,饰非诈谋,以钓利于秦,而以韩利而窥陛下。秦、韩之交亲,则非之重矣,此自便之计也。臣观其言,句句皆为了存韩。韩非之意,十分明了!”

        “秦若先灭韩,必会引起魏、赵、楚警惕。赵国趁机吞并韩国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实力得以强大,再与魏、楚合纵,则秦国危矣!”

        李斯不通兵事,得秦王一语点拨,茅塞顿开,这才意识到先灭韩之策的错误。

        李斯倏然跪地:“大王一语点醒,李斯大错特错!”

        秦王唤李斯起身,又与其商议安顿韩非之事。李斯建议暂将韩非留于秦国,又派蒙武陈兵于秦韩边境,以此试探各国之心。

        韩都新郑王廷之上,韩相张平得知秦国陈兵于秦、三晋和楚边境,急报于韩王安:“密探来报,秦国欲发东郡之兵,将陈兵于边境。”

        韩王安大惊,一时没了主意,又怪韩非:“韩非什么情况?当初寡人就不信他能说服秦王,现在可好了,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被秦国扣留就算了,反而牵连韩国!”

        又问群臣应对之策:“你们都说说,如今该如何保存韩国啊!”

        韩相张平遂说:“臣认为,秦国发兵未必是攻打我韩国!这极有可能是李斯之计,欲以此试探各国心意!”

        韩瑊亦认为:“秦国扣留公子韩非而不用,必定是秦王还心存疑虑。李斯与公子非对立,这应该是李斯所献之计也!”

        “你们只说寡人该当如何!”韩王安焦躁不安。

        “请大王下令警备全国,增派兵力至洧水老营。南阳乃我韩国重镇,全国八成精兵皆驻扎在此。大王宜速速传令于郡守,坚守城池,加强警戒!”

        韩相张平提出了解决策略,韩王安当即传令全国。

        韩非旧时与太子丹交好,之前运输铜铁南下就是得益于太子丹的相助。韩非被秦国扣留,太子丹作为质子也在秦十年。

        韩非听说秦王欲发东郡之兵,使蒙武驻兵于境上,一时深为担忧。

        韩非深忧秦之患,遂前去与太子丹会面,欲重拾合纵之盟。

        “今秦王采纳李斯之言而陈兵于边境,又不指名攻打哪国,这是要一试诸侯之心啊!”

        “此事姬丹早有耳闻!秦国灭韩,则赵、魏次第灭之;三晋尽入,随之加兵于楚;楚入,齐、燕安得保全哉!”

        太子丹也深患秦国攻伐无度,韩非深知六国之患,便欲趁机行合纵之策。

        “秦国狼子野心,诸侯若不能同仇敌忾,则天下尽为秦地矣!韩非欲上书赵王,重拾合纵之盟!”

        太子丹正有此意:“姬丹也正打算上书父王,联合齐国以抗强秦!既如此,姬丹与公子便分头行事!公子负责联合赵、楚,丹负责联合齐、魏,双管齐下!”

        韩非于是手书一封给赵相春平侯,言说秦灭韩后,必加兵于赵矣!同时,上书楚令尹李园,陈说秦相昌平君对其之威胁,又诱之以利。

        赵与秦互为仇敌,李园欲除昌平君,以从中获利,于是两国纷纷加入合纵。

        太子丹说服燕王喜,同时燕国遣人游说齐国。燕使以秦王杀假父、囚太后为游说之辞,又扬言楚、赵两国已加入合纵。

        齐王建重视礼义,认为秦王乃不仁不义之王,于是同意加入联盟。

        楚、赵、燕、齐四国联盟,欲出兵伐秦。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2763053/157925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