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起航1998 > 第一百零六章 人才流失

第一百零六章 人才流失


耿继成见儿子说得不像话,厉声警告道:“文辉,别胡说八道!”

耿文辉淡然一笑道:“爸,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如今是市场经济,企业和职工是对等的双向选择。有道是学来文武艺买与帝王家,既然有出价高的帝王家可以效劳,谁还愿意去出价低的人家干活呢?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呀?”

他接着又道:“咱们公司车间里的普通职工,月工资不过三四百块钱,即便算上奖金和补助,也不过四五百元。”

他嗤笑道:“还不到人家的三分之一,你说怎么跟人家竞争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国梁忽然道:“你说得倒是轻巧,涨工资谁不会说?但是我们厂有六七百号人,照你说的翻上一倍,每个月工资支出就得增加四五十万。你说说,上哪儿弄这么大一笔钱去?”

“是啊!钱!”衷保国犯愁道:“厂里的流动资金现在已经是捉襟见肘,我也想不出从哪儿能省出这笔钱来。”

耿文辉笑道:“我可没说要跟人家一样啊!我说的是必须涨工资,让大伙看到盼头。有了希望和盼头,大家伙才不会轻易离开厂子。你们说是吧?”

孔宪斌附和道:“我认为耿主任说的挺好。厂里的工资已经有两年没动过了,正好借此机会调整一下工资,让大伙也看到点希望。”

衷保国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年轻一代的想法如此现实,不像他们年轻时还讲究挥洒青春无私奉献。

耿文辉见众人没有表态,又出主意道:“我们可以暂定两年涨一次工资,每次涨上个两三百元,公司的压力也不至于太大。”

耿继成见儿子有点太出风头,生怕引起大伙的反感而招致围攻,赶忙反驳道:“两三百元太多了,我看涨个百分之十就差不多。”

按照月工资五百元计算,百分之十才不过五十元。耿文辉暗自摇头道:“两年时间才涨个五六十块,只能说是聊胜于无。这点钱怎么能让职工看到希望呢?我看呢,让人家看到绝望还差不多。”

他有心出言反对,但毕竟势单力孤,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支持的情况下,即便反对也只能是白费口舌。

耿文辉识趣地没有吱声,眼瞅着一帮董事唇枪舌剑争论着工资涨百分之十是不是有些高了,心里只觉得好笑:“百分之十还嫌高?现在不是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增长的很快。不用说两年,即便每年涨百分之十都不一定能跟得上通货膨胀率。”

董事们一番争论后勉强通过了每两年职工工资增长百分之十的决议。耿文辉满心失落回到技术部,却见卫明亮和张永国站在办公室门口焦急的等待着他。

“你们俩找我有事?”耿文辉见他俩脸上止不住兴奋,心知肯定是有事相求。

他们俩把耿文辉拉到楼下僻静处,张永国兴奋道:“文辉,二化正在招人。昨天我去谈了谈,他们答应给我一个月一千四的工资,还有奖金和补助呢。”

张永国在尿素车间是班长,一个月工资加补助不过五百多元,翻了三番的工资收入对他来说绝对是巨大的诱惑。

卫明亮接着道:“我跟着去问了问,他们给我开了一千五呢。”

一个一千四,一个一千五,合着一个月不过三千块钱的代价便把合成氨和尿素车间两个当打之年的班长收入囊下,这种买卖绝对划算的很。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耿文辉才不会傻到规劝他俩留在厂里受穷,只是苦笑道:“你们俩跟我说这个干嘛?”

卫明亮道:“咱们不是朋友吗?这么高的收入我们俩觉得有点不踏实,想找你问问给我们点建议。”

耿文辉无奈道:“这种事只能自己拿主意,我没法给你们建议。”

“文辉,你见识比我们高。”卫明亮道:“我们是担心上了当,你就帮帮我们吧。”

事关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掏墙角挖人的事,耿文辉哪里敢轻易表态,琢磨半晌儿后道:“公司现在的用人制度是双向选择,何去何从想想你们的股份收益再做决定。”

“股份收益?”张永国不屑道:“我们投了钱,即使不在这儿干了,该分红还得给我们分红。”

卫明亮听出了弦外之音,忙道:“文辉,难道我们辞职后厂里会让我们退股吗?”

“问问人事部门就知道了。”耿文辉心道:“在职职工才能获得股份,你们辞职走了,公司怎么可能还允许你们持有股份?肯定是要你们退股的。”

好歹打发走了卫明亮和张永国,刚回到办公室,吕厉生又拽着他来到会议室道:“耿主任,很抱歉,我打算今天递交辞职报告。”

耿文辉大吃一惊,忙道:“干的好好的怎么要辞职呢?”

吕厉生不好意思道:“我去二化应聘了,他们答应给我月薪两千元,奖金和补贴另算。您也知道,我确实需要钱,所以不得不……”

耿文辉心头一震,黎朝晖下手真是狠,嘴上说着将来要从市场上彻底打垮县化肥厂,其实早早在下手挖人了。一旦把县化肥厂能干的生产和技术人员掏光挖净,企业怕是连能不能正常运行都是个问题。

只可怜公司那帮自以为是的董事们还在为涨个百分之十的工资而争论不休,没想到手底下的能人却已经快被潜在的对手挖光了。

“人各有志,我不强求。”耿文辉只能强作笑颜道:“希望将来我们还能做朋友。”

不到半月的功夫,冬泉公司先后有二十多个生产和技术骨干提出了辞职要求。骨干力量突遭减员下,有的工段连日常排班都凑不够人,企业的正常生产立即受到了影响。

衷保国赶紧召开董事会商讨对策。董事们哪里会想到一下子跑了这么多人,而且都是生产和技术上不可或缺的骨干,一个个愁眉苦脸不知道该怎么办为好。

“已经走了二十多个,而且要么是车间里的班组长,要么是专业技术人员。”衷保国瞅着手里的名单道:“如果我们不赶紧采取措施,能干的职工怕是要都跑到二化去了。”

董事们面红耳赤七嘴八舌一通抱怨,只有末位的耿文辉和孔宪斌面色平静端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李国梁敏锐地注意到了他俩的不同反应,故意挑衅道:“耿主任、孔主任,你们俩算是年轻的了,给大伙出个主意呗。”

衷保国闻言道:“是啊!耿主任,你们是同龄人,赶紧帮忙想想办法把人给留住。”

耿文辉嘴角一翘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二化给的待遇比我们高出去好几倍,职工们能不动心吗?”

“哎呀,现在就别说这个了!”衷保国道:“你快说说,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

“我上次已经说过了,涨工资!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留住人。”耿文辉道:“不过我还是估计的少了,没想到二化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依我看,马上宣布涨工资,每个人至少涨上三四百。”

三四百!?董事们听罢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每个人涨上三四百,算下来全厂一个月就要多支出小三十万元。

对资金捉襟见肘的冬泉公司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孔宪斌此时开口道:“等人都跑光了,装置只能停车。到那个时候可不是三十万的事了,大伙可以算算,停车一天我们损失多少钱?”

衷保国心疼道:“涨就涨吧。再不涨的话,真要是人跑光了,后悔也没有用了。”

耿继成感慨道:“我们的观念有点落伍了,根本想不到年轻人会为了钱多钱少而离开厂子,还以为他们会像咱们一样以厂为家呢。”

耿文辉心道:“你们处于公司的食物链顶层,自然体会不到普通职工在金钱上面临的困境。如果换做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立马辞职。好几倍的收入差距,我干嘛故作清高视而不见?钱这东西,还是多多益善的好。”

孔昭华建议道:“吃一堑长一智。今后每个岗位尽量设置两个负责人,正的走了还有副的,省得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陷入被动。”

衷保国犯愁道:“我听说二化上完813之后还要再上1830,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他们还会从我们厂挖人的。”

耿文辉提醒道:“他们现在挖的还只是生产和技术骨干,等到813建成投产前,他们肯定还要招聘一线职工。真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厂的一线职工也会是香饽饽的。”

“这帮家伙,怎么什么人都想要!”胡坚毅气愤道:“他们不会自己培养吗?”

“自己培养多费劲。”孔昭华不屑道:“从咱们厂挖过去就能用,直接可以捡现成。”

耿文辉见董事们一片愁云,跟孔宪斌对视了一眼后打气道:“我觉得我们不必过多的担心。”

董事们听到他突然转了话锋,禁不住纷纷看向了他。

耿文辉不慌不忙道:“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才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今天我们厂的人去了二化,说不定几年之后二化的人也会来咱们厂。”

“所以说……”他笑了笑道:“与其在这里长吁短叹,不如赶紧招新人来培养。只要我们能够吸引人才到厂里来,就不怕人才流失。”

衷保国有所感悟道:“耿主任说的有道理。我们厂一直保持着‘传帮带’的老传统,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老同志们还都在,所以我们能继续制造新鲜血液来及时补充,这才是最难宝贵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


  (https://www.xblqugex.cc/book_35376594/81594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