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章宜昌的首次腾飞
宜昌石头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五、宜昌的首次腾飞
(图解:电子管厂厂区)
根据三线建设的统一安排,1966年3月,在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简称"四机部")的部署,将北京774厂的锗低频大功率晶体管生产线及775厂的高压整流管、小型闸流管等4条生产线调拨给宜昌市,为的是填补鄂西电子工业的空白。那一年5月和6月,宜昌市政府分别批准成立宜昌市半导体厂(1969年7月之前名叫市无线电厂)和宜昌市电子管厂。1969年10月,四机部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内称"69。10"会议),做出了"加速宜昌市电子管厂建设的决定",正式确认宜昌市电子管厂为电子工业部重点投资的三线地区电真空器件的生产厂家。会后,国家投资141。8万元,在宜昌市石板溪建起了鄂西第一座大型电子企业,这也是铁路坝工业区的开始。
1967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批准,湖北钢球厂也在当时的市区石板溪破土动工兴建,于是在原来"川汉铁路"旧址的铁路坝一带,除了宜昌电子管厂和湖北钢球厂之外,先后有宜昌市电线厂、宜昌轮胎厂、宜昌硬质合金厂、宜昌制药厂等企业陆续建成,由此形成了宜昌又一处新兴工业区。铁路坝工业区和伍家岗工业区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加上江南红旗电缆厂、红光港机厂和710所等的众多三线建设的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宜昌一跃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装备精良,基础比较坚实的国家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一批工业产品获得国家金奖、银奖和部、省优质奖。有的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
(图解:安装在第一个人造卫星上的宜昌半导体厂的锗晶体管)
不仅大型工业企业的产品闻名遐迩,而且小厂的产品也光彩夺目,有的派上大用场,在为国家尖端科学和国防建设的中大放异彩。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就有宜昌半导体厂生产的3ad-5锗管,中央、国务院、致电祝贺并受到表彰。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发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宜昌半导体厂提供的锗晶体管,宜昌电工仪器厂提供的程序控制稳压器,宜昌八一钢厂提供的优质专用钢材,或直接安装在火箭上,或用于地面控制,这3家企业都受到中央、国务院、的祝贺和表彰。1984年9月12日,我国成功发一颗科学实验通讯卫星,宜昌市半导体厂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宜昌电工仪器厂提供大型地面试验设备wyj120-5型程序控制稳压器,同样受到中央、国务院、致电祝贺,国家电子工业部通令嘉奖市半导体厂,并颁发了12000元奖金
看看,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上叶宜昌的建设有多么红火!
(图解:1964年的宜昌城区街头)
自从1949年7月宜昌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宜昌各方面的发展一直处于很缓慢的发展节奏之中,说的好听一点就像是"世外桃源",说的不好听就是被遗忘的角落,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宜昌在当时的西坝工业区开始有了一些小型工业项目,几乎都很小,只有宜昌船厂、磷肥厂、民康药厂等少数几家略微有点规模。历史资料显示,1958年至1964年的7年中,正常年份的全市(以下均指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建制)工业总产值只有可怜兮兮的3000多万元。
全市的建成范围除了原来的宜昌古城,中心城区还只是在上起北门、下到九码头(三码头)这样一个狭长的、小小的沿江走廊。城区里面满目尽是狭窄的道路、破旧的建筑、东倒西歪的板壁房和肮脏的阳沟,除了沿江的一溜码头,全市既没有知名的亭台楼阁,也没有名胜古迹,唯一的西陵公园很小,用宜昌话讲,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全市近10万人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市民是靠码头而生存的,总共仅有一万多工人。全市只有两座交通岗亭,没有公交车,电力也很匮乏。解放路最热闹,解放路上那座因为打通云集路而被拆除的三层楼的红卫商店最大。城北以汉宜公路(夷陵大道)为界,东山"坡上包谷小麦,坡下稻香鱼肥。"而城南被长江所阻隔,即便是后来经过延伸,变成沿江大道到东山大道的西陵一路,中心城区最宽处也不过2055米。
(图解:东山上的403俱乐部)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宜昌被列入三线建设,国家大量投资建厂和沿海工厂内迁落户宜昌后,这种状况才彻底改观,宜昌才迎来了新中国以来的第一次腾飞的机遇。三线建设大大促进宜昌工业的发展,1965年全市工业企业虽有122个,但都是小型企业,职工只有1。22万人,1978年企业总数增加至251个,职工人数大幅增加至5。57万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更为迅猛,1965年度为4681万元,只5年功夫提高了1。28倍,197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又过了10年,1980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几乎是10年前的7倍。
在1983年的《宜昌概况》里,是这样概括当时的宜昌工业的:全市工业企业单位为273个,计水电、轻纺机械、船舶机械、动力机械、金属回收、通用机械、电器电缆、化工、电子元件、夜景、建材等分属重工业的11个行业,98个单位;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塑料、皮革、医药、陶瓷、电池、家具、玻璃、食品、工艺美术、轻工配套等,分属轻工业的14个行业,175个单位。其中,大型厂6个:葛洲坝水电厂、宜昌船舶柴油机厂、长航宜昌船厂、中南橡胶厂、红旗电缆厂、宜昌纺织机械厂;中型厂7个:长航红光港机厂、长江机厂、湖北开关厂、宜昌棉纺厂、湖北钢球厂、宜昌树脂厂、宜昌电子管厂。由此可见,宜昌的大中型工厂企业中,十之都是当年三线建设所结下的丰硕成果。
(图解:红旗电缆厂厂房上的老标语)
那份《宜昌概况》很自豪的宣布:1982年,宜昌的职工总数上升为69359人,产品2000多种,有最大万匹马力和最马力的柴油机,还有能满足水田多种农机动力要求的新175柴油机;有质量领先的晶体管,还有用新工艺制成整体弧触指(大大提高了高压开关的寿命);有通过劳氏鉴定质量获得国际声誉的猴王牌电焊条,还有废金属回收加工机械系列产品;有行销东南亚的民康牌利胆淳丸,还有质量在国内居于前列的复方氨基酸输液。有46种产品出口到21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宜昌市以形成以水电为中心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工业生产能力。
根据统计资料,1949年解放之时,宜昌仅有19487户,74278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宜昌也只有23962户,87380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宜昌人口增加到34381户,人口158918人,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小城市。可是到了1971年末,宜昌市区总人口却一跃变成221215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更是猛增到87151户,人口也猛增到363579人,比1949年增长300以上,仅仅到1971年,宜昌人口就比1964年几乎翻了一番,这无疑就是三线建设给宜昌带来的新生力量。1949年宜昌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的比重高达49。85,可是到了1978年,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猛增到97。65,在那段时间里,宜昌不仅从人数上完成了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的蜕变,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暴增,也可以证实三线建设带给宜昌的深刻影响。在1975年和1978年两次编制的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都将宜昌的城市性质定义为"以水电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城市",也就为其后的"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和现在"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的宜昌梦的扬帆起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2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