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印象宜昌 > 六第章三线建设的以后

六第章三线建设的以后


六、三线建设的以后

        (图解:两座莲沱大桥,前面红色的是三峡专用公路,后面灰色的是宜莲公路延伸段)

        在那之后,焦枝铁路1970年通车以后,南段从湖北枝城到广西柳州,称为枝柳铁路,也于1970年动工,1978年建成,1988年两条铁路合并,改称焦柳铁路。焦柳铁路连接数座工业重镇,与太(原)焦(作)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条南北向煤炭运输的铁路干线。而焦柳铁路同京广铁路、后来的京九铁路平行,更是纵贯中国南北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其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工程1989年建成投产以后,1994年,三峡大坝正式动工,到2009年9月15日首次蓄至175米最终水位,"高峡出平湖"不仅使得宜昌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改变了整个长江上游的自然和人文面貌(详见笔者的《决策大三峡》)。

        在那之后,1975年,827厂的宜莲公路由莲沱向太平溪继续延伸,与早年建成的大老岭至太平溪的一段公路连接,终于建成一条通向三峡深处的山区交通动脉,全长96。81公里。1979年,葛洲坝工程局投资将至莲沱的一段改铺成渣油路,一年多后的葛洲坝大江截流中,作为中转运输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那之后,2012年开通的汉(口)宜(昌)铁路和24014年开始运营的宜(昌)万(州)铁路,就使得宜昌成为南来北往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图解:上世纪80年代初宜昌地图)

        傅长德在《三线建设在宜昌回顾》一文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的中期,宜昌市区悄然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大街两旁的屋门口、陆续挂出"代号厂"、"部属厂"(均为人们对军工厂和中央部属骨干厂的习惯叫法)的筹建处或驻宜办、工作组的牌子;路上疾驶许多挂军车牌照的汽车。成团成师不同番号的工程兵部队,开赴宜昌执行战备施工任务;省内数十个县的民工由专区、县的各级领导干部带队,组建成民兵师、团建制,集中于宜昌施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成批涌来。不仅宜昌地区所辖远安县、宜都县、宜昌县大山深处,当年还被视为宜昌市郊区农村的石板溪、乌龟碑、铁路坝、伍家岗、茶庵子,以及江南五、谭家河等处,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建筑工地,这是国家投资兴建和安排从沿海内迁而落户宜昌的一大批工厂的基建项目。随着会战、攻关,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相继投入生产。

        在那个的年代,由于大三线和线的建设,别说中国出现过多少"代号厂",就是宜昌究竟有过多少代号工程和代号厂,由于时间久远,也已经无从考证,只是记得宜昌周边有海军706(715所)、809(强华机械厂)、710、612(江新机械厂)、388(中南光学仪器厂)、288(长江光学仪器厂)、238(向阳光学仪器厂)、404(宜昌江峡船用机械厂)、066基地(三江航天)、827(重水堆和后处理厂)。在宜昌市区内的大型企业也不少,这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宜昌地图上可以轻易找到。光是大型的就有茶庵子的403(宜昌船舶柴油机厂)、位于中南路的137(中南橡胶厂)、港窑路上的502(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515(长江机厂)等。当时的宜昌城区共划分为葛洲坝、夜明珠、西陵、云集、万寿桥、伍家岗6个街道办事处,而一个330(葛洲坝工程局)就独占了两个街办的区域,不可谓不大。

        (图解:东山上的宜昌火车站)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宜昌有关资料上可以读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兴建以来,发展更快,修筑东山大道和沿江护岸工程等,对改变城市面貌有重要作用。现在北起夜明珠,南到伍家岗,包括西坝及杨岔路和江南河口、五等广大地区,高楼鳞次栉比,街道纵横毗连。按功能分区,西北部是葛洲坝工程局施工区,中部是宜昌地区(驻桃花岭)和宜昌市(驻红星路)党政机关驻地,政治、文化、商业集中区;东南部伍家岗和江南河口、五是新兴工业区。"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是,随着铁路坝大批工厂的出现,铁路坝商圈正在萌芽发展;也没有提到,随着沿江护岸工程的展开,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江滩"的滨江公园也将闪亮登场。

        大三线建设从1964年到1978年共计14年,若包括1958年到1964年的前期筹备的6年,共有20年整,核心时间段为1964--1972年。在横贯了三个全国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我国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史无前例。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由各地基干民兵组成的民工的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他们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省兴建的数量更多的线建设。

        (图解:攀枝花三线建设纪念馆群雕)

        1979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到1983年底,国务院专门成立专门机构,对三线建设进行全面调整改造。首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调整投资方向,停建、缓建了一批基建工程;其次,将一些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企业开始转向民品生产;再次,对极少数选址不当,难以维持生产,或者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工厂和科研所,实行关、停、并、转、迁。说的更简单点,就是国家不再为三线建设的厂家负担全部投资(俗称"断粮"),而是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俗称"分手费")。于是,广大三线职工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的历程。

        宜昌的众多三线厂也不例外,它们有的远走他乡,另谋发展,比如827很早就迁到惠州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去了;502搬到武昌汤逊湖畔,摇身变成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706一分为二,大部分搬到杭州富阳,留宜的那部分1993年已搬入城区绿萝路,番号改为中船715所宜昌分部,后并入710所;066基地最值得敬佩,先是军转民,开发生产出的"江北"牌双排座轻型客货两用车和"万山"牌两个轻型客车系列以及机电产品,然后远走孝感,研发出新型导弹系列。有的和809、388等厂一样,走出深山,宜昌高新开发区,从调整的"阵痛"中走出来,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产品和企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在宜昌开发区落户的原三线军工企业达14家,2015年主导产业的总产值76。4亿元,占主体园区工业总产值的37,初步形成了民用航空航天、海洋舰船科技、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所以,不管是走还是留,都是寻求一次凤凰涅槃的过程。

        (图解:群雕铭记峥嵘岁月熔铸历史丰碑)

        对于三线建设的评价,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当年把很多大工厂都迁移到内地,迁移到山沟里去,或者在山沟里建新厂,既增加了建造成本,也加大了运输费用,耗资而得不偿失,更造成了的浪费,属于"穷折腾"。其实这就是书生的一面之词,离开了当年的国际形势,离开了对战争的未雨绸缪而谈论经济效益,无疑就是纸上谈兵。想一想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手忙脚乱,想一想以后悲壮的宜昌大撤退,就不得不承认说得很有道理:"有人想等三线建设好了再打仗。我看美帝国主义不一定会等你的,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等你建设起来才打?也可能你没有建设起来它就打,也可能你建设起来了它又不打。所以,我们要有两手准备。"

        尽管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尽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评价,但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空前的壮举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三线建设用了20年时间彻底改变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面貌,包括宜昌在内的一大批古老的城市在注入了现代工业的能量后,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这一点也是不可置疑的;在那个燃烧的岁月,数百万建设者为了祖国的建设挥洒了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那样坚定的信仰和人生观同样也是不容置疑的。请不要把我们的前辈称为"傻帽",也不要替他们的奉献感觉不值,而是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向建设三线的所有前辈们表示敬意!

        (原作于2011年9月10日,补充修正于2017年2月14日)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2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