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将军本纪 > 第九十一章 江东奉邑制

第九十一章 江东奉邑制


  许都。

  “张紘之才,不亚于陈琳也。”

  宴会结束,江东张紘的风采折服了在场的众人,曹操也不由得感叹,张紘之名,名不虚传。

  “曹公爱其才,可使其留于许都也。”程昱建议。

  “然也!”曹操说完,偏过头靠近了程昱,轻声道:“张子纲以文名,文于世间,张子布,以政名,名于世。张紘尚且如此,何况张昭乎?江东有此能人,而不在朝政,吾心甚忧也!”

  “王朗曾言,张子布,民之望也。当不可小觑,然袁绍在北,大军已有集结之势,曹公纵然心有不甘,亦是无法也。”程昱劝说曹操把重心放在北方的袁绍上面,根据最新的消息,袁绍的军队和粮草,已经慢慢的开始向着南方靠拢了。

  见曹操沉默不语,程昱说道:“江东之势,已然如此,当厚结以为援,听闻孙策新设县城,多为‘兴汉’‘安吴’之意,其志当为匡扶汉室也,曹公奉天子,可以天子之令,抚之,江东当可无忧。”

  曹操点点头:“且抚之!”

  于是以曹操弟弟的女儿配孙策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与孙氏集团的元老结为亲家,同时礼辟孙策弟孙权、孙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孙权茂才。

  可以说,曹操为了拉拢孙氏集团,也是下了血本。

  ...

  荆州。

  襄阳。

  刘表派遣出使朝廷的使者韩嵩回到了襄阳。

  果然如同韩嵩出使前所说的,天子拜韩嵩为侍中,迁零陵太守,等于说将韩嵩从刘表阵营划到了汉朝阵营,面见刘表,韩嵩大肆称朝廷、曹公之德。

  刘表以为韩嵩怀有二心,大会僚属数百人,陈兵面见韩嵩,盛怒不已,

  令士卒押着韩嵩,刘表说道:“韩嵩敢怀贰邪!”

  韩嵩巍然不动:“将军负嵩,嵩不负将军!”

  再次将出使前的话,又说了一遍。

  刘表终是意难平,自己的手下,出了趟门,就变成别人的了,陈元龙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又叫刘表如何能不怒?

  最终还是其妻子蔡氏给了大家一个台阶:“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

  于是刘表随便找个理由把韩嵩给囚禁了起来。

  ...

  扬州。

  吴郡。

  张昭、虞翻找孙策议论朝廷刚刚下达的指令,同时还有一起带来的曹操结亲文书,而这时吴侯孙策却轻装出行打猎去了,

  等到日落西山,孙策才带着几名亲随归来,虞翻见此劝谏道:“张子纲昔时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长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孙策自然是抱歉而过,至于听没听,就是另一码事了。

  “曹公欲以子娶吾兄女?”孙策皱了皱眉头,现在江东的政治集团与其说是孙策集团,倒不如说是孙坚死后留下的孙家班联盟,只不过,这个盟主暂时是自己这个孙坚的长子罢了,孙贲当年就是跟随孙坚的最早一批元老,其地位,不言而喻,而曹操此举,自己还真不好明着反对。

  “子布,曹操此举,意在分化吾等兄弟,为之奈何?”孙策一时也想不到好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张昭能提供好的方法。

  张昭也不愧是江东首屈一指的能臣,当即就给出了方案,“听闻太史慈尚在海昏?”

  “然也!”

  张昭摸了摸胡子:“孙贲领豫章太守,海昏在其上,可以海昏、建昌、艾、西安、永脩、新吳,六县改属建昌都尉,令太史子义都之。”

  “这...”孙策有点犹豫,这是明摆着分自己兄长的权力,对于元老可不是一个好信号。

  “将军,孙氏唯有集权于将军,方能雄主一方,元从固然有功,然其势力过之,终引以为患,愿将军三思!”

  孙策这才狠狠的点点头,“既如此,丹阳、豫章、庐陵,皆需如此!”

  张昭也是点点头,分割孙氏老一辈的权力,将权力下放到县级孙策心腹手中,集中江东的控制权,对于江东的未来,以及孙氏的未来,都是必要的。

  于是,任命程普担任丹杨都尉,后领零陵太守,分割丹阳吴景在丹阳的权力;周瑜遥领江夏、镇巴丘,分割孙辅在庐陵的权力;建昌都尉太史慈、宜春长周泰、葛阳尉蒋钦都是分割重臣孙贲在豫章的权力。

  同时,考虑到江东山越、山贼多扰。令‘所在皆食其征赋’给与地方官员,就地征收赋税的权力,给与充分的自主权,自己养兵,自己收税,俨然在江东诸县,形成了以孙策为大领主,而余下皆为拥有自治权利的小领主的独特政治局面。

  也就是为后来人所津津乐道的“奉邑制”!

  --------------------小知识--------------------

  江东奉邑制优势:

  1、分割了自孙坚以来的元从派系人物的权力。

  2、加强了孙策的统治力,提高了手下对孙策的忠诚度。

  3、自给自足,解决了江东因山越繁多造成的各地粮草运输问题。

  两汉以来都是士人社会,而士人即是知识分子,国家政治延续的人才基础,一般情况下,士人很少会主动去出任武职,而且往往轻视武人,比如荆州刺史王叡以孙坚为“武官,言颇轻之”;刘巴嘲讽张飞“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汉末乱世,士人有侠气是蔚然成风,比如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而士人握有兵权,乃至领兵打仗,也是一种趋势,但像东吴那样,自孙策起,就出现士人刻意走武人路线,还是非常少见的。

  孙策:(吕范)子衡,卿既士大夫,加手下已有大众,立功於外,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碎事乎!

  吕范:不然。今舍本土而讬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

  孙策认为吕范是士大夫,也有兵权,为何还要管军中琐事,而吕范回答说,这不单是为孙策,也是为自己考虑,士大夫变武人,不失为一条上位出路。

  从孙策的武将被“授兵”领县长的套路来看,很多属于士大夫的县长职位,被武人所代替,甚至县长、县尉一并担当,还或有独立“征赋”的权利,那士大夫变武人还真有极大前景。

  无独有偶,周瑜作为士人,在孙策集团中,也走上武人路线。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08089/5121437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