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学霸金手指 > 第47章 平定金国的战略

第47章 平定金国的战略


  扶宋灭金?这口号感觉怎么和当年义和团扶清灭洋差不多啊。仔细一想,还真是差不多。老李当然不会上这个当,即使是真的要扶宋灭金,老李也要捞干净所有的好处,甚至直接废立皇帝,控制整个东亚怪物房的全部权柄。

  整个生产力落后的中世纪,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国家,大宋帝国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发达的发达国家,不管是人均产值或者军队战斗力等硬实力还是各种软实力,都是最强的。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要说为什么打不赢北方的辽国、西夏、金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朝堂上的党政和内部问题扯了后腿。军事上最大的失败永远是战略上的失败导致的。而最大的战略失败永远是调集资源的效率、方向上的失败。

  为什么府兵制的初唐可以吊打北方的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到了中晚唐改成了募兵制之后反而打不过吐蕃或者地方的节度使了呢?这就是动员效率和军队战斗力受到了动员制度和效率的影响。宋帝国的军事制度是什么?强干弱枝,禁军是花瓶饭桶,世袭制的军官团和瞎指挥的枢密院也是搞笑担当,吃不饱饭的地方厢军也是存在军队。

  这种军队能打胜仗完全就是靠的那些所谓的个别名将用兵如神以弱胜强以寡胜众的带兵能力和足够强大的自家家丁私兵的战斗力强行撑着的。当年看到宋史里面,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全靠政府出钱收容难民扩编厢军才被压制在可控水平,被花石纲搞得民怨沸腾之后方腊起义差点动摇了大宋帝国的根基,使其灭国就知道大宋军队的尿性了。就连军队无能都大方承认,靠着招安的梁山好汉去当炮灰才勉强顶住了压力。这也能叫军队?一群落草为寇的土匪水匪也能吊打正规军?这不是搞笑担当吗?

  很多人都知道岳飞的可惜和秦桧的卑鄙,知道贾似道的荒唐和文天祥的气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和士气。岳飞之所以不得不在金牌的威力下班师回朝还是因为他后勤不能得到支持,不然早就打到开封了。宋高宗权力基础不稳固,私心太重,为了皇位这一切算情有可原。那晚宋的情况呢?

  文天祥之所以在蒙古绕过长江天险绕道吐蕃大理从各个方向进逼杭州,被迫逃跑一路向南,无法支撑各个战略要地和防线坚持到底也是因为粮草军火不足导致的士气不足产生的溃败。

  生产力是什么?难道是蒙古的生产力比南宋高吗?当然不是,而是资源集中度上来说金国比偏安江南的宋帝国要高。蒙古正是一个新兴政权,不管是战争模式还是士气都不是南宋可以比拟的。南宋打的是本土防御战,而蒙古打的是侵略战争,对战场的资源搜刮和战争手段的选择权上,蒙古就要高出很多。在钓鱼台一败之后忽必烈吸取了教训,不再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调集整个蒙古帝国的力量全线出击,从多个角度打击大宋帝国的半壁江山,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过亿人口的蒙古帝国即使人均生产力是宋帝国的十分之一,随便挤一挤,调集的资源人力物力也足够宋帝国拼得血本无归了。

  老李当然很清楚现在的金国和宋国是个什么成色了,非常有信心干掉金国,蒙古那种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的部落联盟国家都能灭掉金国这个已经进入高度集权的帝国,日本这种新兴的帝国当然也能灭掉金国了。只要老李的飞艇还在一天,蒙古和西夏就不可能是东亚怪物房的主人。

  他在日光宫给平清盛描绘大饼的时候可是拿出来可行性极高的数据说话。以商队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拿出一份战略报告轻而易举,五万士兵灭亡高丽的事情已经取得圆满成功,整个日本的武士集团异常的兴奋,不仅仅所有参战武士和基层士兵都得到了高丽的土地和世袭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当中是非嫡长子,还有大批的收入预期在做战利品。日本帝国出口的拳头商品增加了高丽参、高丽铁矿、高丽药材和土特产,还极大的增加了税收人口和殖民来源。给日本帝国的殖民事业大大的打了一针兴奋剂和营养剂。现在瞄上了和高丽一墙之隔的金国当然是水到渠成了。

  召开军事会议统一思想之后,平清盛再次登上开城坐镇于此指挥调度五万驻扎在半岛的新军,然后招募和组建半岛仆从军作为后勤和辅助兵种,集结十万军队就去试试金国的成色。首先第一个目标就是金国的老巢会宁府,第二目标就是金国的东京(沈阳)。这两个地方都是金国的发源地,相当于祖坟。那些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小股部落和苦哈哈的女真同族其实非常少,整个金国在初期搞了一个军事封建的猛安谋克制度时就把大部分能打仗的精锐充入了常备军和干部团队,成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典范制度,有鉴于身为少数民族的人口太少,大部分有文化认同和共同信仰的女真人实际上都迁入了关内和关外的几个大城市享福去了,在荒野的部落绝大部分都是被女真人统治的少数民族和汉人逃荒者。

  女真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一方面对女真族实行防止其内部阶级分化的政策,如果有女真人沦为债务奴隶,或鬻身为奴,则官为赎良;如果劳动人手不够,则官为补充奴隶,每户不少于四个。但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将汉人贬为奴隶。天会八年(1130),元帅府曾下令以“人口折还债负”,天眷元年(1138)夏,元帅府又下令“诸欠公私债无可还者,没身及家属为奴婢偿之”,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逼得汉人“莫不逃死偷生,聚保山谷”,“最甚者,天会八年春,以人口折还债负,相率上山者动以万计”,进行反抗。

  金统治者把金源肇兴之地称为“内地”即上京地区,金太祖、太宗、熙宗三朝把内地作为其政治、军事、经济重心,加以重点经营。在灭辽破宋战争过程中,为削弱燕地和中原汉族、契丹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同时也为了弥补“内地”劳动力之不足并提高生产技能、发展经济,曾不断强制“富强工技之民”和农民迁往“内地”。金军攻破开封后,曾“押工役三千家”北归。金世宗主政后出于军事目的继续执行“实内”政策,向东北地区移民。大量汉人被强制迁徙到“内地”后,除个别头领外,大多身份下降,多数人充当猛安谋克户的奴隶,承担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家内劳动,民为统治者的官奴。有的虽独立门户,但他们往往艰苦不能自存;有的“乏食至鬻子者”,“贫而卖身者”,纷纷沦为奴隶。移民实内政策使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降为奴隶,是极大的灾难。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几十万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进入落后的东北地区,遂使劳动者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与契丹、奚、女真等族人民共同开发东北,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金朝建立之初便与蒙古高原对立。1124—1130年耶律大石控制漠北。1130年可敦城之役,金朝将耶律大石驱出蒙古高原,但蒙古高原各部与金朝的关系并未缓和。就在1130年可敦城之役时,金将耶律余覩为了追击大石,向漠北各部征兵,结果遭到拒绝,金兵无功而还。蒙古高原各部中除漠南汪古部和塔塔尔部外都不在金朝控制之下。1135年金熙宗即位,此时金宋间的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金朝集中力量对付蒙古五部鞑靼,与蒙兀国、克烈等部发生了连年的战争。

  整个东北亚地区,本来就因为苦寒之地养不活太多的人,人口密度很低,所以遭到的抵抗比高丽还要低得多。团结少数民族可是老李的拿手好戏。那些收买部落头人的代价其实很低,只需要承诺他们认同强大兵力的日本国的统治权,就给予十年免一切税赋的待遇,并给高额的精壮劳动力辅助军需转运补贴和大批的粮食作为民族团结补贴。这下子金元开路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在内奸的带领下攻破了三十多个市镇和金国超过千人的居民点。

  随后金国举国震惊,日本居然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好戏,先麻痹金国专注内战和对夏国的战事,然后不宣而战,快速进军,攻占了上京路的核心会宁府和金国的东京路大部分。拿下那些城池的速度简直快的惊人,大惊失色的金国朝廷赶紧开始调集兵马企图把日军阻挡在长城以外。

  就在金国不惜代价调集军队驻防长城一线,并开始派出大军10万和平清盛手底下的最能干的大儿子平重盛的3万大军对站于山海关(此时叫榆关)外。

  金国此时领土内的人口足足有超过3500万,这是老李从官方统计搞到的数据,但是自己估算加上那些逃亡隐匿人口和不算纳税户口的奴婢奴隶,起码超过四千万。调集百万常备军也不过是20丁抽一,除去老弱和一些不能当兵的罪犯奴隶距离封建时代最顶峰的三丁抽一还有很大的动员潜力。可惜的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以金国如今糟糕的财政和组织能力,维持30万常备军都是非常吃力了。大量的劳动力沦为债务和军事奴隶,根本没有战斗力和生产积极性,根本不可能做兵源来算。那30万常备军里面至少有70%都是北方原来那些投降和投靠金国的契丹、汉族地主将领带领的家丁和仆从军,战斗力也是非常堪忧。所以老李丝毫不担心会战败。精锐被调去镇压南方膏腴之地的土匪起义和西夏的骚扰,这就消耗了20%的常备军,对付有漫长边界的宋国和蒙古诸部落又陷进去20%的军队,驻扎在各地的驻军是不能轻易调动的,也是为了防止叛乱和宿卫京师的主要力量,这又废掉20%的机动力量。即使拼了老命,冒着元气大伤的风险极限动员和征兵,金国最多只能控制40万常备军。这已经是惊天数字了。其中能打仗的还是那不到10万精锐。

  那么真正能拿来对付日本军队的力量最多绝不可能超过15万人,精锐不可能超过3万人。所以老李并不怕平清盛的嫡长子会有什么风险。


  (https://www.xblqugex.cc/book_99731/4784624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