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血儒生 > 第137章 他会相信

第137章 他会相信


  这一串数字读完,就连王家没管过家的四代男丁听完都心惊肉跳。不听不知道,原来自己家里还能被抄出这么多宝贝出来。
“颜侯,从现在开始这些都是你的,只求能放我孩儿们一马!”王老太君对这串数字没有半点感觉,毕竟人老了,注重的东西和常人不同。
“唔唔唔!”有几个曾孙儿辈的年轻人明显想说话,不知是为了反对还是赞同,但嘴巴被堵,说不出来,只能呜呜作响。
“王家?给我?王老太君,您误会了!我不是为了你们家宝贝来的。那上面沾满百姓鲜血,从来就不属于你们王家!”珍宝属于谁,颜子卿懒得争辩,王家儿子也不敢争,没接话。
颜子卿丢开名单,指着几名王家下人和旁边一条放满了水和食物的中型海船。船是商船,几名王家下人早年都随王植下过海,能操舟,所以特意被带来。
“王老太君年事已高,我不愿留难。今日送王老太君走,只求带个话给老船主!”
听到这话,王老太君眼睛一亮,问道:“颜侯想叫老身带什么话?”
“五月初一是百姓的节日,子卿在杭州乍浦小镇东侧恭候老船主大驾!”节日这个梗只有颜子卿明白,但颜子卿后面半句的意思却被王永仁兄弟俩误解。
王永仁破口大骂:“姓颜的,别做梦了!我爹不上岸,天下谁人敢动我们半分;想诳我爹到杭州去,你做梦!”这一点王永仁看得很明白,有了王植的威胁,一般人真的不敢动王家。
“就是!我爹不上岸没事,上了岸反倒会被你们害了!我爹不来,你们谁敢动我们!”王永义和其大哥长得很像,说话语气也很像。
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总是有意无意无视自己潜意识里不愿相信的东西。颜子卿明明已经带人把王家抄了个底朝天,把王家往死里得罪,可他们依旧认为没人敢把王家如何。
“你们误解了!我的意思不是让他孤身前来!”颜子卿笑笑,摇头道:“听说老船主有十万大军,我只有五千白袍,我想会会他”
颜子卿这么说他们依旧不明白。五千家仆、十万倭奴,有何必然联系?
“五月初一,我五千大军在乍浦镇外恭迎老船主大驾,老船主带多少人来,随意!”这么说,大家就都明白了。不过,王家人都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颜子卿。
“王老太君,您随意!所有女眷已经在船上等候,所有男丁我留下了!”说完,颜子卿示意。被控制起来的王家十几名下人被送上商船,女眷们早就在船上,只等老太君去了便能开船。
对那些通倭家族的女人,颜子卿可以一并斩杀,但绝不会欺凌,更不会拿其做要挟。王家女眷并不多,十余人放走无关大局。
可王老太君却并不想一个人走,还想争取一下,看看有无转机:“我的这些孙儿、曾孙们颜侯打算如何处置?”
“若老船主按时前来,取胜之后男丁自然双手奉上;若是失败……”颜子卿没有接着说下去。
王永仁心思较多,想的周全:“别做梦,你的话谁信,到时候勾结官兵暗害我爹!我爹绝不会去的!”
“就是,奶奶,叫爹别去!他姓颜的不敢把咱们怎么样!”王永义就虎得多,根本没主意颜子卿眼中的笑意。
“不,你们爹会去的!而且一定会相信,‘我敢把你们怎么样’!”颜子卿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斩钉截铁,王老太君从中听出了很不详的东西,而且,她看到了颜子卿朝押着两位孙子的手下示意。
“不——不要!”“噗嗤!——”在王老太君惊呼中,两颗眼中充满不信、震惊的首级滚到了甲板上。王永仁、王永义兄弟俩死都没明白,颜子卿怎么就敢下手。
“不!——仁儿、义儿!”王老太君在一旁嚎叫,王家四代的男丁们却骚动起来。一个个浑身颤抖、死命挣扎,生怕下一刀落到自己身上。有的惊吓过度,胯下直接流出了黄水。
“你!你!你——怎的如此残暴!姓颜的,你——”王老太君哭号一会,用恨之入骨的眼神盯着颜子卿。
“残暴?”颜子卿示意,两颗首级被丢到商船上。“咕噜咕噜”滚出十几圈才停在甲板边缘。
没理会王老太君的责问,颜子卿从胸前衣襟掏出一个做工粗糙的小布娃娃,异常仔细的在其脸蛋上抚一抚,碾平褶皱:“我答应过她,要帮她爹爹、妈妈和她报仇,男人,一定要说到做到的!”
王老太君不知道颜子卿的意思,却从颜子卿的话里听出无边的杀气、冷漠和决然。王老太君远比王家孙儿门硬气,再不多说。掉过身,在下人搀扶下走过甲板,临走前,最后看了跪在地上的曾孙们一眼。
“好的,颜侯的话,老身就算死也会带到!”从王老夫人话中,颜子卿也听出了杀气、冷漠和决然,同时,还多了一丝哀莫大于心死。
“王老夫人,走好!”
当王老夫人驾船离开的时候,沿海五府九家“灭门事件”的汇报终于被送到朱子清案头。异曲同工的是,沿海五府知府在公文中竟异口同声使用了“某家通倭”、“分赃不均”、“倭奴潜入”、“二匪相争”、“凶手逃逸”这等词汇。
因为九个案子都有相同点:一是通倭证据确凿;二是首级摆于堂前;三是凶手倭奴特征明显(倭语、倭刀、倭服);四是财物被洗劫一空;五是没伤害旁人。这不是倭奴蓄意报复,还能是什么?
至于有人做内应打开城门,极其熟悉城内地形、结构,撤退有序,来无踪去无影,恰好避开官军等等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几乎没人提及。就算极个别涉及到,也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
作证的百姓和大户们,更是言之确凿的一口咬定:绝对是倭奴。知府和知县们的取证证词上,按满了愿意作证的手印,报到朱子清案头的,几乎是铁案无疑。
汇拢所有卷宗,归根结底就一个词:“二匪相争”。
其他知县知府当然不可能去询问戚元俭怎么报,也很难串通。但是,天下官僚们不管在哪都是一样的。从古到今、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他们首先是人,人嘛,遇到任何事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再论其他。
也许有个别清官、直官,一根筋、认死理。可在这九家通倭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总不能刻意为其开脱:怀疑不是倭奴做的。没有证据总不能冤枉“好人”。
再说了,若是通倭,那匪徒们留下的家产、田地、庄园自然都该归属官府所有;若是平民被害,那些东西还要还给受害者。九家财物被洗劫一空,可不动产呢?
怎么选择,关键时候,官僚们没人会犯迷糊。于是百川归流,就有了朱子清看到的。
“这九家就按照‘通倭’处理,按‘二匪相争’上报吧!”事实的真相其实就蒙着那薄薄一层面纱,只要一揭开就能真相大白。可惜,没人愿、没人敢、没人会去掀开那最后的遮羞布。
朱子清苦笑着盖下自己总督大印。正如这十几年来没人能对付王家、李家、谢家这些趴在云州人身体上吸血的寄生虫一样,自己也同样动不了颜家,因为没证据。
站在官府位置,万事讲究证据。既然奈何不了王家等人,自然就无法在法理上对付颜家。除非撕破脸强动刀兵,就如颜家现在做的一样,旦那样的结果……
“文青,此事过后老夫也该走了,你好自为之!”朱子清仿佛留下遗言。
徐文青饱含热泪朝朱子清郑重鞠躬。蹉跎半生,能看得起自己的人不多。能遇到朱子清这个知己,徐文青感佩莫名:“明公珍重!”
云州八百里加急文书连夜从云州发往神京。可惜朱子清不知道,在这份文书发不发已经意义不大。文书发出的同时,神京那边也发出了一骑快马,上面有两份圣旨。
四月一日是颜子卿悄然赶回杭州的日子。
所有要处理的东西和王家人都趁夜被送到乍浦镇。九家财物早在船上登记造册完毕,合计:
金票七十九万两,银票七百七十五两,黄金三十三万两,纹银四百三十二万两,各色宝石九斗,各类玉器五千六百七十件,名家字画一千四百六十幅,古董珍玩七千六百五十件……各色珍珠四十五十斛,极品珊瑚一百三十具,砗磲一百零三具,玛瑙十七斗。
其他八家财物拢共也不及王家一半,可想王家的积累到了何等惊心动魄地步。这些财物,除了金银,其他的根本无法统计价值,因为一旦大量流入市场,就会引起巨大波动,所以有价无市。
所有好脱手、没记号的珍珠、美玉、金银被运往雷泽岛地下仓库;所有难出手的古玩、字画被送到乍浦镇,等候处理。如今的乍浦镇,吸收好几万交州灾民后,体量已经和钱塘县相当。
小镇内人口稠密,街道纵横,作坊林立,烟雾缭绕,一进去就叫颜子卿想起参观过的非洲血汗工厂。小镇内新建的“玻璃”、“水泥”、“造纸”、“瓷砖”、“铁器”作坊,林林总总十几个。
少则一两百,多则一两千人,把由便利的水路运来的黑土、白土、黏土、石英砂、铁矿制成成品,由漕帮船队运往颜家在其他几州的生意伙伴,销售出去。
如今设备不多、需求量少、人手不熟练,所以产品每天产量并不大,但就是这几船商品产生的利润,也足以养活这群初级手工业者以及他们的家人。
若他们的家人再稍微做点其他,比如:缝补、浆洗、纺纱、织布、养鸡鸭,生活就会很宽裕。
看着乍浦镇的工人们黝黑但满足的面容,颜子卿对这个自己一手建立的小镇充满温馨。在颜三斤的陪同下走进镇中心府邸,颜绍恭早已等在里面。
“佑之,出事了!韩家满门被灭门——”


  (https://www.xblqugex.cc/book_99154/252561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