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的回响 > 第二十九章 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

第二十九章 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


  姚广孝得到朱棣的召唤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王府,这是他第一次见朱棣面色如此凝重。

  走到朱棣身边轻声说道:“王爷,发生什么事了?”

  朱棣把已经被他卷起来的圣旨再度摊开,指了指上面的字。

  “圣旨?”

  姚广孝歪过头来,眼睛微眯,扫视了一遍。

  “本王刚到北平时,以家书的名义给父皇写了一封信,内容就是有关人地矛盾的问题。”

  “人地矛盾?”姚广孝还不清楚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就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将导致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那时的人口需求。适宜被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但人口的增长却是无限的。”

  “这个问题恐怕是无解的吧...”

  姚广孝不是神仙,他既变不出来土地,也没法限制人口增长,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束手无策。

  “办法还是有的,第一点就是要限制住土地兼并问题,这将大大延缓人地矛盾冲突的爆发时间。本来土地就不够用,若是再被少数人掌握了多数土地,那这个国家一定就完蛋了。”

  给姚广孝留了一会思考时间,朱棣又接着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父皇让我直接上奏,这就意味着若是本王真的给出具体实施的计策,那将会得罪全天下所有的地主。到那时,就算本王的计策真的有用,执行起来也势必会受到层层阻挠。到头来,一定会把矛头指向提出这事的人。”

  “王爷的意思是会出现类似‘元祐更化’的情况?”,‘元祐更化’指的是王安石下台之后,他的变法内容被几乎全部废除了。

  朱棣苦笑着摇了摇头:“临川先生(王安石)好歹还有资本做出尝试,本王以现在的身份恐怕是寸步难行啊。难道是因为本王最近有些活跃,父皇想敲打敲打?”

  “天意难测,王爷的举动恐怕是引起皇上或者太子殿下的忌惮了。”

  “当务之急是把眼前的事对付过去,大师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天意难违啊,看皇上这个架势,王爷就算不提自己的意见,这件事也不会就这么结束的。与其置身事外,还不如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王爷您说对不对?”

  朱棣很头疼,古往今来跟改革扯上关系的人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因为改革势必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些人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一定会拼死抵抗改革的内容的。

  但姚广孝说的也很有道理,这事躲是躲不掉的。自己未来坐上皇帝的位置以后迟早也要改革,那为何不从现在起就把铺垫打好呢?

  “言之有理。”

  “王爷可以徐徐图之,切不可冒进。”姚广孝叮嘱道。

  朱棣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时候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十分慎重才行。不过他对于姚广孝的态度是十分好奇,难道他对于自己要整治地主阶级这件事就毫不在意吗?

  “道衍大师对本王跟父皇说的内容就没有一点疑问吗?”

  姚广孝明白朱棣是在质疑自己为何对此事毫无怨言,赶紧为自己解释道:

  “贫僧祖上世代行医,家中不曾拥有田产。况且王爷有一颗治理天下的雄心,贫僧身为臣子,只会对此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敬仰。”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朱棣要干的那些事,对我没有什么利益损失。而且我既然跟着你混,那么只要你有一颗争皇位的心,不管想出什么主意来我都不会反对。

  姚广孝的回答没有出乎朱棣的意料,这家伙造反真的不是为了荣华富贵,纯粹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那么这几日就劳烦大师陪本王在城外多走动走动,看看能不能想出对策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什么事都不是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就算是未来成功了的政策,挪到现在来用却未必合适,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朱棣决定在实际考察之后再给出自己的答案。

  “如王爷所愿。”

  随后的几日二人换了便装,在北平城外的田地里风餐露宿,逐村逐县去了解实际情况。

  布政使李彧得到圣旨传来的消息后还特意去王府寻朱棣了解情况,没想到却扑了个空。

  上次朱棣下乡只是草草的逛了一圈,割了会麦子。这回却是挨家挨户地询问百姓家中的收入情况,也算是一次微服私访了。

  经过多日的观察,结果印证了历史书中的结论。

  普通自耕农此时所需要缴纳的赋税很低,仅仅只有四十而税一。但佃户们比较惨,他们一般是跟地主四六分账。可地主虽然地多挣得也多,交的税却不与收入相对应。

  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地主有多余的钱用来不断兼并土地,国家的税收也就随之不断减少。税收减少后为了减少国库亏空,只能选择加税。可一旦加税,就宛如饮鸩止渴,会加速自耕农破产的速度,从而导致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后世的处理经验,朱棣整理出了一套看起来确实可行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

  明朝此时还没有实行摊丁入亩,因此田赋和丁税是分开算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百姓交税的时候不仅要按照你家有多少地来交税,而且还要根据家里的人数征收人头税。

  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家十口人种五亩地和五口人种十亩地交的税一样多的情况,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此取消人头税,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底层百姓的生活负担。

  取消人头税之后,土地改革才能继续深入。接下来这套方案是以超额累进的概念作为核心,就是持有土地的数量越多,相应所承担的税率就越高。

  这就相当于NBA的薪资帽,为地主持有土地的数量加了一个软上限。

  当他们发现自己手里攥着的田反而成为了累赘,那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松手了,这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土地收归国有。

  不过这样做也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地主一定会勾结官府,隐瞒自己持有土地的真实数量。第二个就是地主若是承受不了田税,则一定会向下转移自己身上的压力,地主手底下的佃户一定是最先遭殃的人,弄不好的话甚至会激起民变。

  因此一定要做好这些佃户的安置工作,针对那些在自己名下没有土地的农户,可以向官府申请移民。

  由官府统一组织,前期先将百姓迁到无主荒地上,进行集体垦荒。与之前的人口迁移不同的地方在于,迁过来的人只有土地的经营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类似于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片土地包给你,每年除了交租以外,农民自负盈亏,并且禁止土地买卖。

  这个操作其实不难实行,无非是把地主的身份从百姓换成了国家。国家就是农民的地主,只要这个国家的路没走歪,那就不会出现问题。

  后期等到无主荒地逐渐消失的时候,必然已经有一大批地主因为无力负担高额的田税,而不得不把自己的田地退还给国家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除此之外,针对有些地方实在没有地分的尴尬情况,还有最后一个方法作为应急使用。那就是由国家牵头,将一个地区的流民集中起来,把他们由纯粹的农业人口进行转化。这些人可以负责专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代替这个地区的徭役征派,减轻社会为他们所负担的压力。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土地再分配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势必充满着重重阻力,为了减轻阻力,一方面可以用试点的方式逐步推广。另一方面,要把对立面进行分化。

  地主的成分也是相当复杂的。

  一部分地主是由自耕农转化而来,这部分地主将会在初期被重点针对,因为他们的势力较浅,难以反抗来自中央的命令。

  第二部分地主是由官员组成,这部分是最难啃的骨头。前期不能动他们的利益,反而还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去推动第一部分地主的转化。等到未来教育水平提高之后,再反过头来对付他们。

  第三部分地主是皇亲国戚。关于他们说难也难,说容易也相当容易,只要等到朱棣坐到皇位上的时候,再去处理就没什么难度了。

  距离十日之期期满越来越近,朱棣无暇顾及最新一期的北平时报上开始连载《三国演义》所造成的影响。

  风尘仆仆地回到自己府上,提笔写下了一份倾注了他的心血的奏折。

  这份奏折上的内容只局限在关于取消人头税这方面,因为如果只是单单取消人头税的话,对地主们虽然也有影响,但损失不大,反抗就不会很激烈。

  朱棣开头先把朱元璋决定清丈土地这个举措夸得是天花乱坠。随后又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论证取消人头税这么做的好处,说的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并且他还强调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先在北平进行试点,成功之后再逐步推广。

  最后又是一波自谦,说了一通类似自己年幼,所说所想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之类的话,给自己留下了退路。

  至于后面土地改革有关的内容,则可以在未来慢慢地提出来,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大师你看本王这么写如何?”朱棣朝着这几天被累了个半死的姚广孝问道。

  “依贫僧所见,废除丁税则有可能会导致人口激增,大量之前被藏匿的人口就会被释放出来。这部分人恐怕不太好处理,有适得其反的可能。”

  听姚广孝这么说,朱棣不由得又高看了他一眼。确实,历史上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之后,也间接地导致了人口数量暴增这种情况。

  对此朱棣也没什么办法,总不能去搞计划生育吧?

  “如何控制人口数量这个问题可以放到以后再去解决,目前首先要处理的是阶级矛盾问题。”

  姚广孝点了点头:“除此以外贫僧就没有别的问题了。”

  “那就叫李彧过来,让他把这奏折递上去吧。”

  


  (https://www.xblqugex.cc/book_98966432/5430302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