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 第121章 大孙,换工作吧

第121章 大孙,换工作吧


  朱元璋有些居高临下的走到朱雄英面前,有些铿锵有力的说道:“咱的儿子培养了二三十年了,就算是现在直接让他坐上国君之位……”

  话音未落,吓得太子朱标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一时间磕头如捣蒜:“父皇,万万不可如此啊,孩儿经验尚浅,正须得向父皇,多多学习治国理念,更何况父皇如今春秋鼎盛,岂可轻言如此禅让之事!?”

  有些好生没好气的鼻孔冷哼一声,朱元璋满脸不悦的说道:“咱说话的时候你能不能不要插嘴!?”

  哦了一声,太子朱标有些尴尬的低下头去,默默的站立一旁。

  重新整顿一下心绪,朱元璋有些一脸严肃地继续看了看自己的孙朱雄英,满脸的语重心长:“大孙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哪,咱好不容易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帝国,自然是想看着它源远流长,万世不灭,你父王不说什么唐宗汉武,可至少做个守成之君是绰绰有余的,可咱就是有些担心你,你性格天资聪颖,又向你父王一般有一颗菩萨心肠,这是好事儿!

  可治理国家,光靠这两样东西可是不行的,皇爷爷今日就要告诉你一句话,两个字!你要给咱听好了!”

  皱了皱眉头,看着那皇爷爷朱元璋一脸语重心长的表情,朱雄英有些认真的点了点头,表示你尽管说,我绝对听话的样子。

  满意的笑了笑点点头,朱元璋有些宠爱的牵过朱雄英的小手,将他拉到御案桌子边上,指了指御案上一本本奏折,随意的抽开一份奏折,打开看了看,指着那上面的一大段文字问道:“大孙,你可知道这是啥?!”

  朱雄英有些吃力的踮起脚尖,将小脑袋凑过去那奏折上仔细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一桩案件,大约写的是:

  据地方官上奏。

  山东日照有一人叫做江伯儿,因其母亲病重,割肉喂母,还曾向上苍发誓:若母亲病好,则把三岁的儿子杀死祭祀泰山。结果母亲病好后,江伯儿果真杀儿祭祀。

  而这些地方官觉得,其孝心感天动地,实乃天下之楷模,愿吾皇给予表彰。

  朱雄英顿时觉得头皮有些发麻,杀儿祭祀,在后世看来,何等的荒唐与令人发指!?

  为何这些官员还敢拿着这么一件荒唐事儿,写着这奏折,让朱元璋下旨表彰!?

  想了想便有些释然。

  毕竟古代封建社会的人们思想,和后世现代思想有着巨大的出入!

  这件案子和二十四孝里头的郭巨埋儿奉母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也难怪这些地方官敢拿着这件事申请皇帝下旨表彰。

  毕竟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孝,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很重的影响力。

  这一些一个个的零散故事。

  都是历朝历代的榜样。

  但真正集合成二十四孝一书,却是在元代。

  二十四孝成书于元代作家郭守正。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光大者,郭守正参考了西汉至元的相关书籍成书,可以说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孝道文化为辅,被历来统治者冠以“孝文化”起源,对统治底层百姓有更好的维护作用,所以才历来被统治者乐此不疲的推崇下去!

  更为可怕的是,二十四孝的愚昧思想,已经开始作为一种精神压力压在所有人头上。因为其所倡导的内容,为了父母就应该放弃所有,那么同样的道理,为了君王是不是也可以放弃所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另类的“忠义”其实是作为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一幕,历朝历代的皇帝希望大臣们听话,大臣希望百姓听话,这样天下自然而然就太平无事了,统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此时的朱雄英脑子里正在飞快的运转着。

  只听到身边的朱元璋一声声咆哮:

  咱这个奏折啊,一看完便有些气得浑身发抖!

  这个故事表面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的温馨故事,可背后的人性扭曲却让人脊背发凉。为了母亲杀掉自己的儿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灭绝人伦之辈才会干的事情?虎毒尚且不食子,这样的人,堂而皇之打着孝道的名义去干背弃人伦之事,却还想着要表彰?咱表你NN个腿!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气得嘴唇发抖,脸上一副火冒三丈的气怒表情,整个人浑身上下也开始不受控制的发抖起来,直接砰的一声一拍桌子,直接朝着太子咆哮道:

  “把这江伯儿拉去打一百棍子,发配到海南去!若是地方官员胆敢欺瞒包庇,则一块儿治罪。绝不轻贷!”

  还不等太子准备离开,却见的朱元璋又再次说道,“标儿你去,去给礼部尚书传话:

  让礼部尚书任亨泰制定“孝子表彰标准”:

  凡子孙违反祖父母、父母教令及奉养有缺者,杖一百。

  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也要受到杖一百的刑罚。

  子孙对祖父母、父母,妻妾对丈夫,弟妹对兄姊进行骂打或殴打,要处以凌迟、斩、绞或其他刑罚。

  百官不得擅离职守,但闻父母丧,不待报许即可离职奔丧。

  至于遇到父母丧,匿不举哀,冒哀出仕,居丧嫁娶,或弃亲之任等违背孝道的行为,都在禁止之列。”

  说完这些朱元璋顿了一顿,有些略作沉思状,恨恨不平的说道:“这些个地方我哪懂什么是孝子!?

  咱依稀记得。

  胶水人侯庸的父亲犯法之后被判充军。年纪尚幼的侯庸奋发图强,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被选授为吏科给事中。做官后侯庸给咱上了道折子: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父亲赎罪。

  那个时候咱一听闻此事,对侯庸的孝举大为赞叹,立即赦侯庸之父,命侯庸亲往福建迎父。

  标儿你后来还特许侯庸乘坐沿途驿站供应的车马前往。此事轰动一时,有名望的人纷写诗赞颂“皇帝圣明,孝子可敬”,当时的吏部郎中郑礼辑成一部《迎养诗集》。

  在京中传唱一时。

  还有那个谁!?

  易州涞水县农民李德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战乱中他和母亲到了黄河边上,在追兵的逼迫下,母亲投河而死。二十年后,李德成思念母亲,从三百里外步行过来,冒着严寒卧病七日,求神灵把母亲之首送来。

  咱对他的事迹非常赞赏,将他擢为光禄寺丞,后迁尚宝司丞。

  甚至咱还准备过两年,再旌表其为孝子!

  可你看看这些山东日照的地方官员,申请上报表彰的都是一些什么事情!?

  简直快气死咱了!”

  说完有些重重的放下茶杯,指了指有些愕然站在身边的朱雄英,“大孙呐,新任的应天府尹马上就要到任了,咱打算给你换一份工作!”

  朱雄英:……

  


  (https://www.xblqugex.cc/book_95740243/7179307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