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谁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 第98章 第 98 章

第98章 第 98 章


莫家的船到了苏州码头的时候,  早就有王、苏、吴三家的管事带着奴仆等着了,除了王家是来接人的外,苏、吴两家是来帮忙的。

        怀宁郡主出行规制在那里,这次出门,  是第一次见亲戚,  她可以不摆郡主的派头,  但不能陷亲戚于不义,  让人说了嘴去,因此,光她自己伺候的人和行头就装了整整一大艘船,  更别说其他人的了。

        因此,苏、吴两家虽然心里知道莫家一行是必要住在王家早就备下的宅子里的,  但也派了得力的奴仆来帮着拉东西,  算是很周全的待客之道了。

        一时到了王家备下的宅子里,  众人先去见相互认人。

        王家祖父母带着王嫣和王大夫人早就等着了。王大伯去年升了京官,长子翰林院散馆之后带着长媳和长孙外放,但他的长女王妤却是嫁在了苏州仕宦之家齐家,  侄女王嫣定的是苏省徐州陆家。王家老两口最疼的就是家里的两个孙女,  不亲眼看着她们安顿好是再不放心的。再者,  老两口在江南之地住的舒心,  加之年纪大了不想奔波,  于是,在王大伯离任的时候,  老两口没有跟着去京城,  而是留了下来,照看两个孙女。

        王妤去年成亲比莫磐成亲要早一些,如今已经身怀六甲,  就要生产了,王大夫人不放心女儿,加之王大伯已经在京城安顿下来,苏州这边又有王老爷子跟王祖母,她是早在五月份就来了苏州,这会子,正好张罗着接待莫家。

        都是常走动的亲戚。王家祖父母跟王嫣就不用说了,那是一年里有小半年住在莫家庄的,王大夫人见的少些,只有她是跟怀宁郡主第一次见面。她们先行了君臣礼,之后又是莫磐带着怀宁郡主行新人第一见长辈的新妇礼,王大夫人给了丰厚的见面礼,这亲戚相见的礼节才算完成。

        亲戚见完面之后,就是由王大夫人亲自带着莫青鸾他们去看自己暂居的院落。王家三进的大宅,王随带着双胞胎住第一进的前院,莫磐跟怀宁郡主住了一整个第二进的宅院,王家祖父母带着王嫣住了第三进宅子的正院,王大夫人住了左边跨院,王玥和莫青鸾住了右边跨院。

        好在这原本就是个品字形的三进大宅,最后一进就是专门给家眷住的,除了东西两个大跨院之外,宅子最后面还有一个颇为宽敞的小花园,里面很是种了些竹子花草之类的。因此,虽然第三进院子住了最多的人,但并不见拥挤,反而景色宜人,宽敞的很。

        接下来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他们先去了苏家,再去了吴家,然后,再由吴老太爷带着他们回柳树村祭扫。

        吴大舅早就在城里置下产业,平日里就带着妻儿住在苏州城里,方便照看大大小小的生意,也方便孩子上学。要是他出远门,就把妻儿送回柳树村,有吴家大姑祖母相伴,她们也不寂寞,还能就近孝顺吴老夫子。吴老夫子是常住柳树村的。这次也是因着莫家要回来,他才亲自到城里来接。

        两家甫一照面,吴老太爷就带着吴舅妈跟三个重孙给怀宁郡主行君臣叩拜大礼。

        怀宁郡主早就准备好了,吴老夫子刚供了拱手,就有左右内侍上前扶住他老人家,有两位侍女上前扶住了吴舅妈。吴舅妈是个知礼的,她知道凭莫吴两家的交情,亲戚相处也只有第一次见面才会给郡主行此大礼,因此,虽然她被扶住没有行叩拜礼,仍是给怀宁郡主端正的行了福身礼,既全了君臣情分,也全了以后的亲戚情分。

        倒是十岁的吴奉诚带着九岁的二弟和两岁的幺弟给怀宁郡主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算是代太/祖和父母行礼了。

        先国后家,见过郡主之后,就是莫青鸾带着莫家兄弟上前给吴老夫子叩头。

        莫青鸾跪在吴老夫子身前,语声哽咽道:“爷爷,不孝孙女回来看您了。”后面的莫磐连忙带着双胞胎和莫鱼跟着跪下。

        吴老太爷也颤声道:“好,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起来。”

        吴舅妈忙上前扶起莫青鸾,莫青鸾破涕为笑,亲热的拉着她的手笑问:“这就是弟妹了吧?我那兄弟每次见了我,可都没少提起你呢。”

        吴舅妈被她笑的有些移不开眼睛,嘴里道:“见过姐姐,姐姐真是比老爷说的还要好看。”

        她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

        莫青鸾先给吴老夫子介绍了王玥,王玥上前给他老人家磕了个头,吴老夫子捋着胡子笑呵呵满意道:“姻缘美满,百年好合。”说罢给了他一个用金丝编成的如意节做见面礼。

        接着是莫磐带着怀宁郡主上前给吴老夫子叩头,吴老夫子笑的合不拢嘴,连声道:“佳儿佳妇,佳妇佳儿!”送给他们一对鸳鸯玉璧作为见面礼。

        再就是双胞胎和莫鱼上前磕头,吴老夫子同样笑的欢畅不已,夸口道:“珠联璧合,锦上添花,好,好,好!”却是给了他们三个鼓鼓的钱袋子。

        莫松一上手就知道里面装满了实心的金髁子,这一大包,得有半斤重了吧?没见小鱼儿都得两手捧着才不缀手吗?

        然后是小孩子们给双方长辈见礼,纷纷从各自舅妈、姑妈、姑父手里收到了大把的见面礼,每一个都欢乐得不得了。

        吴家最小的孩子才两岁,是刚学会走路的年纪,他今天见了这么多的生人也不害怕,仗着人小在哥哥姐姐们之间钻来钻去,就是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哭不闹,而是笑呵呵的在地上打起了滚,自己跟自己也能玩的快活,只把在座女眷们看的爱的什么似的。

        侍女桃夭上前抱起小娃娃给怀宁郡主抱在怀里,怀宁郡主笑着逗他:“衷哥儿,我是你大表嫂,来,叫声大表嫂听听?大-表-嫂--”

        衷哥儿笑哈哈的跟着学:“大-宝-嫂--”

        怀宁郡主:“哈哈哈,舅妈,衷哥儿真是可爱。”

        吴舅妈也笑的无可奈何,她道:“整日里憨吃憨玩的,天不怕地不怕,跟谁都能笑上两声,我跟你们大舅真怕这孩子长大以后是个缺心眼的。”

        莫青鸾笑道:“孩子心宽点好,他长大以后诸事勿扰,喜乐无忧才好呢。”

        吴舅妈觉着她这位大姑姐说话真是好听,人美,说出的话也听的人心里美美的。不像她娘家嫂子,竟说衷哥儿是个傻子,呸,她们那是眼红她嫁的好呢!真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堂屋里女眷们聊的热闹,双胞胎跟莫鱼和吴家的表兄弟们也玩的高兴,吴老夫子就带着莫磐去了吴大舅的书房说事。

        吴老夫子感慨道:“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顽童如今也已经成家立业了,逝者如斯夫,想来我们这些老头子,也没几日好活喽。”

        莫磐忙道:“太爷身体康健,定能长命百岁,您以后还得看着重孙娶重孙媳妇,这还早着呢。”

        吴老夫子笑道:“娶重孙媳妇嘛,老夫今儿个不就看到了?四世同堂,此生无憾呢!”

        莫磐笑的腼腆,亲自给吴老夫子斟了一杯茶。

        吴老夫子递给他一封信,示意他打开看看。

        莫磐听话的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是一把劲瘦风流的瘦金体,只是相较以往,失了些力道,莫磐诧异道:“宋夫子?”

        吴老夫子捋着胡须点点头,一脸怅然的道:“没错,是宋缺的信,这是一封给老夫的诀别信,宋缺他,没几日好活了”

        莫磐沉默着看完了这封信,信里满是对昔日好友的想念和告别,以及,辜负老友所托的遗憾

        莫磐有些拿不准,问道:“太爷特意叫我早来,还给我看信,是想让我”

        吴老夫子叹道:“宋一分是个心怀坦荡之人,他这一生,或许有悔恨之事,但从无误人之举,当年的事,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心结了磐儿,对你的选择,老夫无权置喙,但若你已不介意当年之事,不如就给他去封信,好送他最后一程。”

        当年,莫青鸾之所以离开苏州到了扬州,是因为吴夫子的好友宋夫子在扬州,吴夫子是相信宋夫子的人品,才给宋夫子去信要宋夫子照看莫青鸾母子三两年。而且,莫青鸾是带着大笔的钱财过去的,并不需要宋夫子做什么,宋夫子只要看着别让莫青鸾母子被人欺负了就成,等苏州林家这边风头过了,莫青鸾还是要带着孩子们回柳树村过活的,不然,扬州人生地不熟的,莫青鸾一个女人是不好带着三个孩子在外地过活的。

        谁知道,先是扬州书院昧下了莫家的造纸方子,宋夫子又阴差阳错的险些误了莫青鸾跟双胞胎的性命,要不是有惠慈大师跟徐嬷嬷在,莫青鸾他们母子四人,可能一个不剩,全折在扬州了!

        莫磐自然是恨的,但是,他确实又没有什么立场去恨宋夫子,只能远着些,眼不见心不烦。

        小时候,他有多依赖惠慈大师,就有多么不想见宋夫子,以至于宋夫子离开大罗村好些日子,他才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他离开的事,他以为他们的缘分到此为止,谁知,宋家先是借着给长公主送年礼的名头偷偷到扬州来瞧他,后托林如海给他送信,他跟怀宁郡主成亲的时候,宋家作为怀宁郡主的母家,也特地来人观礼了,现在,他又从吴老夫子这里看到宋夫子的信,这宋家,还真是,怎么都绕不开了!

        莫磐慨然道:“都这么些年过去了,当年的事我早就看淡了,宋夫子着实不必太过执著于过去的。”

        他说看淡了,而不是忘记了,就是真的不在意了。

        吴老夫子点点头,欣慰道:“你能看开就好,否则,宋老头一去,你想怨都怨不着他了,岂不是寂寞的很?”说到后来,语带自嘲,也不知道是说他自己还是说莫磐。

        莫磐也不耽搁,起笔回了一首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吴老夫子疑惑问他:“就这一首诗?”

        莫磐点头道:“这是宋夫子教我的第一首诗,他看了就知道我的心意了。”

        那时候,他们刚在大罗村安顿下来,莫青鸾在家安胎,他就去宋夫子家由他启蒙,他教他的第一首诗就是朱熹的《劝学》,好让他珍惜光阴,趁着年少多多读书,那个时候,他是多么崇拜那个饱读诗书的老者啊。

        吴老夫子若有所思,也不再多说什么,折起信纸,塞在自己给老友的回信里,叫来家中健仆,即刻出发,务必以最快速度送往京城。

        接下来,吴老夫子好好考教了莫磐的学问。他们用过筵席,定好回柳树村扫墓的日子后,莫家才告辞离开。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9791501/135940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