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文教大业
水鬼游魂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被一起带到大殿躲在廊柱后面的公孙鞅听到边子白的话真想笑出声来。边子白的记忆力,恐怕只有他领教过。老师王诩一院子的书,在边子白翻过一遍之后,基本上就能背下七七八八。
一篇上千字的文章,这家伙竟然说要学半个月。
这话卫国的群臣倒是相信了,符合聪明人的标签。日识百字,绝对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了。可谁能料到,边子白还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并非真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是诵咏之后,一篇文章基本就能记住。对于这项技能,边子白归结于是穿越福利。
但是一日百字的识字速度,确实惊住了卫公。
动容之下,姬颓感慨道:“爱卿大才。”
想起自己小时候启蒙,拿着一本《尚书》开始傻成狗一样的求学生涯,将心比心,恐怕其他贵族的启蒙生涯都不怎么美好。
《尚书》,三皇五帝的仁政。
《周礼》,国家贵族的规范。
《礼仪》,各种贵族需要遵守的制度。
……
一个贵族,想要启蒙结束,这几本书基本上都是必读科目。可话说回来,这几本书上下不连贯,很多地方用词晦涩,用字生僻,不少字这辈子都恐怕用不上,却放在了启蒙读物之中,足可见战国的小学生有多么不容易了。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启蒙教育需要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战国的小学生纷纷表示,中文太难,求放弃。
所以,在姬颓的记忆里,就算是贵族,顶级贵族,总会有不少幼童因为无法过启蒙这一关,被生生的挡在了知识的大门之外。
而边子白带来的《千字文》却给他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或许,幼童的启蒙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姬颓有种梦想触手可及的兴奋,这辈子攻城略地,开疆扩土是没希望了,可是完成文教大业,一样会让人传颂千年,“常人入学启蒙非十年之功不可。爱卿是否有解决之道。”
“此事易尔。”边子白真的是心里有底气,后世有太多的经典启蒙读物可以用,《百家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选择常用的字编辑成书籍,不仅可以让启蒙学子通晓古今,还能经常在平日里用到。”
“说的轻巧,谁不知道通晓古今的好处,可这是饱学之士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你一个黄口小儿,大言不惭,岂不知朝堂之上律法森严?”大宗伯南丰吹胡子瞪眼,他对边子白的印象跌入谷底。早上马车避道是一桩;他儿子被边子白羞辱,在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也是一桩。总之,不管边子白对卫公来说有多对胃口,南氏还是要反对。
毕竟,南氏不用担心卫公会因为几句发对,家族会被卫公针对。
可边子白却随意道:“这有何难?”
说着,站着在大殿之中走了几步,这也不算僭越,“可以编辑一本书,专门介绍姓氏的书籍,一来可以让学习者对自己家族氏族的来历有所了解。二来,能够通过对方的姓氏获得对方的来历。加上《千字文》作为基础,然后熟读《诗经》就可以完成启蒙了。”
这倒是挺符合后世的教育理念,小孩子入学之前,先从《唐诗三百首》开始背起,甭管有用没用,背了再说,总没有坏处。
“姓氏?”子思若有所思,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说是浩瀚,主要是因为很多姓氏都很神秘,甚至缺少文字的记录。
这会给编辑书籍的人带来很大的困难。而通过典籍的查找更加困难,周王室、各个诸侯国的府库之内倒是有大量的书籍。
这些书籍涉及人名、姓氏的少之又少。用蛛丝马迹来形容也不为过。编辑一部浩瀚巨著,却用探案的手段去寻找,著述的人会吐血的啊!
边子白却自信地站到了南丰的面前,后者歪着脑袋,表示不对付,“就比如说南氏。”
“南氏的来历就不用你操心了。”大宗伯南丰冷哼道,什么时候一个毛头小子有资格谈论南氏了?
这也就是在大殿之上,要是在宫外,南丰一个眼神就会让边子白知道,做人低调的重要性。
边子白却并没打算要放过他的意思,对于南氏他真的知道不少,消息的来源有很多,帮助最大的无疑是公孙鞅。他求学之初就是在戚邑的公学之中学习,可以说对南氏的来历了如指掌。试想一下,戚邑的公学就是南氏所办,所有的费用也是南氏承担。花钱不落好,也不是南氏的风格。所以在南氏公学之中,外来的学子就会被灌输南氏如何高贵,如何有德的教育。
有的人屈服了,有的人厌恶。
但好处是,南氏的公学在褒贬不一的风评之中继续扩大。
“这么说吧,大宗伯南丰大人是来自于戚邑的南氏。可大家谁知道南氏的祖先是谁?是谁开创了南氏这一宗?”边子白的话很平和,并没有争分相对要和南丰过不去的样子。
南丰想了想,南氏对他来说太熟悉了,他本人就是南氏现任的族长。可外人呢?
有谁知道?
大夫木璃笑道:“谁不知道南氏是灵公之子,公子郢一脉传人。”
“那么公子郢贵姓?”边子白紧追着问。
大夫木璃朗声道:“小子无礼,自然是姓姬,乃文王一脉。”
“那么为何氏南?”边子白问。
南丰蹙眉道:“先祖字子南,取南为氏。”
“好吧,事情清楚了,大宗伯南丰是灵公之子公子郢的后人。受封于戚邑,因字‘子南’,而取南为氏。”边子白忽然转身,面对群臣,“可据小子所知,天下姓氏为‘南’可不止戚邑‘南氏’。还有商王之后南仲号‘南赤龙’,因梦取姓氏为‘南’,执掌荆州;另有晋南乡隐士之后,因为隐居地为南乡,故而取姓氏为‘南’;另有楚国南方土人,也有取‘南’为姓氏的。有道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千百年后,如果没有文字记录,谁还知道戚邑的南氏和楚南的南氏?”
“边子白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南丰对边子白一再用楚南土人和戚邑南氏相提并论而不满,但他还没有发作。总感觉边子白是另有所指。要是被激怒了,就该被牵着鼻子走了。对此,南丰克制住了心头的怒气。
边子白回头蓦然一笑:“很简单,用一本介绍姓氏的书籍来将各自的不同分类。或许若干年后,大宗伯的后人游学列国的时候,介绍自己身份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可戚邑南氏。”
“那么只要看过这部书籍的士子就会明白,戚邑南氏是来自于卫灵公一脉。这部巨著可以用姓氏来概括总纲,之后又有详解,只要后人看过此书,自然一目了然。例如:姬王姜子、赵钱孙李……”
南丰沉默不语,边子白勾勒的宏图恐怕真不是自己能够阻挡的。如果这有一本书,用来介绍天下各个家族的来历。就算是花费百金,千金,南丰也愿意掏腰包付账。可问题是,边子白能做到吗?
南丰的眼神落在了句容身上,作为卫国朝堂之上看书最多的人。可以随意翻阅卫国几百年藏书的府库,太史句容的格局恐怕不大,但是眼界肯定是足够的。
“太史!”
句容也在沉思,他想的问题是:真要有这本书,句姓会排在第几?
卫公心头激荡。他领导下卫国没有存在感,这辈子大杀四方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将帝丘营造成为中原的文教之都,也不错。或许仅此一条,就能永载史册也未尝不可。但他不是那种独断的人,至少表面上他不是。
卫公姬颓也相继南丰之后,开口询问句容:“太史,此事尔能主持?”
他一开口,就已经定下了基调。句容别看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但最多也就是在个人善恶上有失偏颇,可做不到的事,句容也不会大包大揽。
句容恭敬道:“君上,臣不能。”
卫公的眼神落在了边子白的身上,心头感慨:少年人,真好。开口问:“爱卿可担当此任。”
“臣自当一力承担,不过……”边子白面露为难。
卫公追问:“不过什么?”
“天下姓氏如同天上星辰,浩瀚无比。小臣年少学浅,恐怕有所不及,不如先编辑姓氏百数,就以《百家姓》为其书名,君上以为如何?”边子白躬身道,一开口就埋雷。后世的《百家姓》可不是真的只有一百个姓氏,而是在北宋成书就收入多达四百多个姓氏,之后整补到五百多个姓氏。一百个姓氏,恐怕只能是卫国够用而已。
卫公倒是不在意,反而豁达道:“《百家姓》这等鸿篇巨著需要慢慢来,眼下最紧要的是爱卿先把《千字文》给补全。”
“臣谨记!”边子白心头不买你好笑。《百家姓》什么时候成了鸿篇巨著了?
百家姓。别说列国了,就殷商后裔的姓氏恐怕就有半百之数。更不要说周王室散落在天下的子孙,加上各个时期的公卿大夫,姓氏肯定破百。三四百恐怕也不能将天下姓氏收罗其中。这就有问题了,哪个家族的姓氏收入《百家姓》,哪个家族的姓氏被忽视,就全凭边子白个人的喜好了。
可边子白提出的困难,别说卫公了,就算是朝堂上的百官都觉得很正常。
这就可怕了,边子白似乎掌握了一种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脸面扫地的本事,只要他一念之间,就能让高高在上的公卿灰头土脸,可满殿的公卿愣是没有一个发现不妥。
打个比方说,《百家姓》编辑成书之后,大司徒和大司空的儿子吵架,一个说:“我的祖先是百家姓排名65,你家在百家姓排名94,耶耶就是比你强。”
后者恐怕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儿子不努力,当爹的可以打一顿,难道祖宗不长脸,做子孙的还能抱怨不成?更可怕的是没有收入在《百家姓》中该怎么办?
卫公认同了边子白的建议:“只当循序渐进。”
看差不多了,卫公可谓心痒难耐,他本来就想要授予边子白官职,但是碍于太子、南氏等人可能出现的反对,才故意拖了下来。
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机会,就被边子白自己给解决了。
卫公开口道:“寡人正式任命边子白为大卫内史,中大夫。诸爱卿可有异议?”
边子白受贿既然不存在,自然无法从德行上在找茬。
唯一的缺陷就是年纪太小,可年纪小,典故信手拈来,估计不服的还要和边子白打擂台。在场的基本都没有这份底气。
子思第一个赞同,躬身道:“臣附议!”
大司徒子南靳紧跟着:“臣附议!”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7909/315526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