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芝兰玉树
西风荷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徐言蹊被请来休息室的时候,池南已经化好妆,穿戴整齐,总导演正在他身边和他商讨一些剧本细节。
而那位经纪人也已经不在这里,大概是去吃饭休息了。
徐言蹊见此就没有上前打扰,站在一侧抽空微信回复一些学生的问题,她在去年9月份作为社科院大学考古系的副教授开始带学生了。
还未将消息一一回复完,导演就带着池南走过来打招呼:“徐老师最近辛苦了,几个周末没有休息了。”
“您客气了。”
导演扭脸对身边的池南介绍到:“这是我们的历史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徐言蹊徐老师,是研究古代服饰的专家。”说完又指着池南朝徐言蹊玩笑道:“我身边这位,就不用介绍了吧?”
伫立一旁的池南听导演在正儿八经的社科院专家面前这样捧他,不由汗颜。他主动伸出右手,垂眸望着眼前的人,清声道:“徐老师您好,我是池南,我看过您的纪录片采访。”
是的,他看到徐言蹊的一瞬间就想起来了,不仅想起来她是纪录片上出现过的那位带队进行战国墓发掘的考古专家;同时也认出,她就是今天在地下停车场遇到的那位路人。
在认出她的一瞬间,池南就彻底放心了——对这位徐老师来说,娱乐圈八卦怕是比不上野史里随便一段趣闻。
而对面的徐言蹊听到池南的话还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大明星还看考古纪录片。
而且他有一双很会说话的眼睛,徐言蹊轻易就能从他明亮如秋水的眼睛里,感受到他的诚挚和尊敬。
于是她也不自觉松了心神,眉眼舒展的握上池南白净的手:“池先生,您好。”
两人手指相触的时候,池南难得走神,不合时宜的冒出一个想法:“她的声音比屏幕里更真实,人也比镜头里的更好看。”
当初在纪录片里看到她的采访时,让池南印象深刻的,除了她在考古学界显得突兀的年龄容貌和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外,还有她的声音。
她的音量不高不低,音色婉转而沉静,语气中却有着学者惯有严谨。所以她说话时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律,能让人不自觉的专注于她,想要认真去听她讲话。一段段略显枯燥的考古事迹从她口中娓娓道来,似乎也有了生动的画面感。
而且,他知道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不上镜的。当初在纪录片里看到她的时候,就觉得这位专家有着和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学术氛围不符,更和考古沾不上一丝关系的耀眼容貌,只是没有想到她比镜头里能美上这么多。
休息室要化舞台妆,因此室内灯光调的近乎刺眼,这样强烈的光打在她的身上,让她端丽的脸上透出白玉般光润明亮的色泽。有一髻头发,逃出束发的发夹,从她的侧脸滑落下来,为她增添了几分柔和而恬静。
这个画面,和印象中她温柔恳切的声音又贴和了几份。
此时她微微仰头看着自己,目光沉静坦荡,并无常见的激动或者仰慕,平和的如同他真的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除却曾隔着屏幕面对过对方,他们的确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当然,如果生得如她这样美,任何人都可以坦然的面对世间所有容颜枯骨。
池南心里为她面对自己时的平静态度找理由,下意识否认‘自己对她没有吸引力’这个可能性。
徐言蹊不明白眼前的这个青年为何握手的时候也能走神,或许是行程太多,太累了。
她宽容的上下轻晃一下两人交握的手,提醒他:“池先生?”
池南回神,他凭借多年专业经验,面上镇定自若的轻握她的指尖,又礼貌的一触即分。
而如果杨佩琪或者是小舟在,就能注意一道红晕悄然浮上他的耳尖……
其实只愣神了一瞬,可不知为何,池南体会到了多年未有过的赧然无措。
他似好奇的描补到:“不好意思,只是好奇徐老师手上也有薄茧,是考古发掘的时候留下的吗?很辛苦吧?”
虽然只轻握了一下,但池南也能够感觉到她的手指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白皙细嫩,指尖带着薄茧,应该是考古挖掘时留下的痕迹。她采访时说,她经常要田野考古的,看来是真的。
徐言蹊注意到他带着些许惋惜的眼神,猜到他或许是见惯了娱乐圈里肤如凝脂的女人,认为女人不应该有这样粗糙的手指。
不过她并不在意。
无论是手上的茧,还是经常风吹日晒的与泥土墓葬为伍,都不会使她在一位优秀精致的男性面前因相形见绌而感到失落。
她喜欢考古,喜欢自己的工作,并早已经决定奉献一生,她并不因此自傲,也从不自卑。
池南要是能听到她的心声,大概要觉得冤枉了,他只是觉得薄茧破坏了那么美的一双手,可他是在真的尊敬这些专家的学识渊博和求索精神。
中途接了一个电话的导演没有注意到两人之间的暗涌。他引荐完两个人后,满意的询问:“徐老师,您看看池南的造型,还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池南配合的后退几步,缓步转了一圈。
徐言蹊借此从发冠到配饰,细致的将池南打量了一遍:
节目组选定的演出片段是《诗经》中的名篇《卫风·淇奥》,其中就有观众耳熟能详的名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整首诗赞美了先秦时期一位有冰壶玉衡品质的卫国君子。
而池南出演的自然是诗句中令人“终不可谖兮”的卫国君子。
根据文献记载,这首国风,应该是卫国百姓为了赞美纪念西周末期一位贤明的卫国公子所作,因此徐言蹊认为诗中人物应当身着苍黄色绣纹曲裾深衣,束髻戴冠,冠上或点缀以白玉。
扮演者的池南,此时带了长发头套,长发以黑帛束发成髻后,髻上加冠,冠上镶嵌白玉,又以一根竹子做横簪,插过头发与冠,用以固定。冠上有两根丝绳可以在下颌打成结,也用以固定冠圈,这两根丝绳古时候叫做缨。
缨是徐言蹊提醒设计师加上去的,现在古装剧中为了视觉效果,很多都将略显笨拙的缨去掉了,只留下发冠。导致现在观众经常好奇演员头上那些好看的沉重发冠究竟是如何固定。
他身上的衣服是先秦常见的深衣制式,用染成苍黄色的苎麻缝制而成,衣上是以连环锁丝法绣成的暗纹。腰间则以黑色葛布束带,又以玉制成组列玉饰,系于腰间束带上。
根据出土纺织材料显示,提花纺织技术到西汉武帝时才出现,在这之前,服饰花纹的修饰,以刺绣为主,而两汉以前的绣法就是连环锁丝绣,这种绣法一直沿用至南北朝,才被铺绒绣和结子绣代替,至于现在有名的顾绣、苏绣,更是明代的事了。
不同的绣法的表现力也各有不同,为求严谨,这套衣服的布料用的是战国出土锦绣文物的复原式样,完全手工纺织和刺绣。
从纺织到刺绣到裁剪成衣,在没有熟练制作的条件下,半个月时间自然是来不及的,所以这套衣服的用料,是她亲自复原后珍藏了一匹在家里的先秦式样布料。
可以说池南的这身衣服,是徐言蹊的考古成就。
而且池南五官并非如刀刻般深邃,反而轮廓柔和,这让他看起来没有攻击性,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如同毫无瑕疵的白玉璋,如今再加上这一身古装在身,果真是霞姿月韵、玉质金相。
徐言蹊心里满意:这珍藏的布料穿在他身上,总算没有浪费。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提醒的,她想到自己看的位数不多的古装剧片段,里面演员的表现多数让人遗憾。
徐言蹊想了想还是补充道:“衣冠是礼仪所在,在行动中,头部动作不能太过剧烈频繁,保持平视,展肩正背。”
她说话的同时,忍不住垫脚帮池南纠正了一下有些前倾的发冠。
池南在看到她抬手的时候愣了一下,但还是低头配合着她的动作。同时,脸颊蹭到了她那落在颊边的一髻发丝,一缕不知名的淡香在他鼻尖散开,是她洗发水的味道。
他有些失神的想:“这是什么香味?”
没等池南想起来,徐言蹊接着又指了指他腰间的玉组佩说:“按照古礼制,行动时如果步履从容,间距相同,环佩叮当响起,会形成一定的节奏,如果玉声乱了,就算失仪。”
池南的仪态是中戏老师也夸赞一声‘教科书’的,他身材颀长,腰背直挺,手持一卷青简,抬步转身走向化妆台,又折回来缓步朝着徐言蹊走过来,在离她还有大概两步的距离时停下站定。
只见他抬起臂,左手按右手交叠,拱手向前平推,躬身30°,而后缓缓起身回手站立——竟是朝徐言蹊行了个时揖礼。
他含笑询问的望向徐言蹊:“徐老师,可是如此?”
徐言蹊黛眉轻挑,毫不吝啬的颔首赞赏道:“雅人深致。”
彩排时,徐言蹊对演员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她进一步确认了一个事实:池南确实是她见过为数不多将‘礼’和‘仪’融合的如此相得益彰的人。
如果要细分的话,徐言蹊认为‘礼’是仪式,是一套约定俗成的动作,而‘仪’赋予‘礼’生命,让相同的‘礼’在不同人身上先出不同的气度,也就人们常说的仪态。
剧本是由《淇奥》引申改编而来,那么舞台上芝兰玉树,品性高洁的卫国公子,其仪态自也是高雅。
公子曾为周王客卿,一心追求政治廉洁,君王开明。
只是西周末年周王昏庸,沉迷乐舞,行起奢华。将理想寄托在这样的君主身上,卫国公子高洁的政治理想未能实现,最终他失意回到卫国,从此郁郁,后英年早逝,逝前仍高呼:“吾虽亡,道之存焉!”
从青年到中年,几个场景的转换间,池南的并台词不多,整段短剧预计播出时长也只有15分钟,他甚至全程连服饰和妆容都没有更换,但是在这15分钟里,他通过那一双灵动的眼睛,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几千年前的故事。
台下一片寂静……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2788746/156369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