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184章 功臣变罪臣

第184章 功臣变罪臣


第184章  功臣变罪臣

        一说到钱,满朝文武就变色了。

        程咬金出班,一脚踢到侯君集屁股上,咆哮道:“欺师灭祖的狗东西!大汉越打越穷,我大唐为何越打越富?”

        “缴获归公,论功行赏,才是越来越强的原因!你以为,你们出征的粮草,不要钱?”

        侯君集勃然大怒,挥拳相向:“倚老卖老的匹夫,响马!耶耶灭了高昌,就是取一些财物,也是理所当然!怎么着,是我交河军没有缴获吗?送到左藏署、右藏署的物品不抵靡费吗?”

        侯君集早就看程咬金不顺眼了,要不是这厮资格老,凭什么坐耶耶头上?

        真以为打仗,就凭着一手马槊冲锋而已吗?

        “欺师灭祖”四个字,更是戳到侯君集的痛处。

        侯君集出身低微,欲拜李靖为师,李靖不允。

        然后,李世民出面,半带强迫地让李靖收徒。

        李靖对侯君集是有保留的,兵法也只教了半部,剩余的无论如何不肯教。

        再加上,因为侯君集骑马过衙门而不觉,李靖说他有反意,侯君集则向李世民告发李靖谋反。

        (出自唐朝刘肃的《大唐新语》,不排除有编故事的成分。)

        而且,程咬金这厮,对其他资历更浅的并不排斥,独独排斥侯君集!

        要不是打不过这老匹夫,侯君集早就揍他了。

        耶耶忍够了!

        新仇旧恨堆积,两个着阜绢甲的武将在太极殿开撕了。

        你一拳、我一脚,兀自不够尽兴,两人贴身开打。

        稳稳占着上风的程咬金,伸手一抓、一扯,裂帛声响彻太极殿,侯君集的阜绢甲,以及半截中衣被撕开,画风有点辣眼睛。

        不过,不辣眼睛,就不是程咬金。

        程咬金乘胜追击,几乎把侯君集的中衣撕成了抱腹。

        抱腹是汉之后的称呼,明朝之后,此物名为肚兜。

        吴黑闼在一旁大呼小叫:“响马头子!抱他!摔他!骑他!”

        中书舍人杨弘礼,挥着拳头呐喊:“卢国公,揍他!这是在砸大唐的锅!”

        殿中侍御史张行成大呼:“卢国公,替我打上两拳!我送伱一坛中山地缸荻粱酒!”

        荻粱,与蜀黍相同,是高粱的别称。

        完犊子,整个太极殿已经不正常了。

        程咬金哈哈大笑,一拳打得侯君集面颊肿起:“你个副端,耶耶记住了,不可赖账!”

        李世民在御座上纹丝不动,要不是眼睛睁着,张阿难都以为他睡着了。

        心腹爱将挨揍,以往李世民多少会帮腔,今天却视而不见。

        原因很简单,程咬金的举动,虽然莽撞了点,话却一点没错。

        大唐以战而强,凭的就是缴获填军资,统一按军功奖励。

        也许,一次军功给不了多少,但五亩永业田,也能让府兵、翊卫们嗷嗷叫着往前冲。

        侯君集开这个坏头,让府兵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原来,我们也可以私分战利品的?

        战利品被出战的兵马瓜分完了,朝廷的窟窿谁来填?

        瓜娃晓得不,贞观初年,朕的袍子都没得新滴不?

        侯君集都变得两眼乌青了,李世民才轻咳一声,程咬金立刻跳开,指着侯君集骂道:“不服气,退朝后去朱雀门练练!”

        御史大夫李乾祐缓缓出班。

        大佬往往最后一个出场,这才有格调。

        御史台的最终打击,终于降临。

        “安业折冲府糜烂如斯,兵部侍郎、兵部郎中当细细盘查。臣以为,陛下当重新任兵部侍郎,免得本就缺尚书的兵部混乱。”

        这一刀,砍得侯君集无法呼吸。

        他花了八年心思培养的心腹,被李乾祐一拳打倒。

        看似人畜无害的李乾祐、唐临,出手就刀刀致命!

        “御史大夫之意,何人比较合适?”

        李世民淡淡地问道。

        稍的官场经验的范铮,听出了一丝怪味。

        李乾祐经验丰富地挡了回去:“御史台只管纠举百僚,官员遴选却是三省、吏部职司,臣不知。”

        李世民本想对御史台敲打一下,却只能作罢。

        “尚书右仆射以为谁合适?”

        李世民看向申国公高士廉。

        没辙,侯君集这个吏部尚书是废了,只能以前吏部尚书的意见来抉择。

        高士廉老眼闪过一丝光芒:“中书舍人杨弘礼,系出将门,为兵部侍郎么,倒也合适。”

        杨弘礼是前朝名将杨素的侄儿,高士廉的话没有半点水分。

        李世民等了许久,没听到高士廉的下一句话,诧异地问:“兵部尚书人选,爱卿就不提了?”

        高士廉眼皮垂了下来:“兵部尚书之位,至关重要,不是老臣能置喙的,想必陛下也有了腹案。”

        被戳破了心思的李世民尴尬大大笑。

        舅父就是亲家,果然很了解朕嘛,这一点点小心思都卖弄不了。

        “朕有意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世勣回来,执掌兵部尚书职司。”李世民看向三省主官。

        吏部,靠边站,三品大员的任免,不是吏部的权限。

        中书令杨师道、侍中魏征、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司空长孙无忌,对李世勣的资历、能力、忠诚都没有异议。

        李世勣的忠诚加成,一般人都难抵挡。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这个皇帝会越来越远离战场,李靖越来越老迈,李孝恭薨了,大唐需要新的统帅出来接棒。

        李世勣的忠诚度极高,指挥艺术也远非吴下阿蒙,岁数也不大不小,正好成为军队新的主心骨。

        “大理寺,先将侯君集带去审理吧。”

        李世民郁闷地吐了口气。

        烂泥扶不上墙!

        原本还以为,可以强行扶心腹上位!

        最大的受益者,是没有掺和分赃的阿史那杜尔,被封毕国公。

        吃亏是福,这句话用在这里格外合适。

        第二个受益者,是早就安排妥当的丘行恭,封爵天水郡公,拜右候卫将军。

        其他人,最多就是个功过相抵。

        中书侍郎刘洎,立刻上表,洋洋洒洒上千字,为侯君集陈情。

        核心目的就一个,侯君集有过,也有功,有功之臣不应受牢狱之灾,希望宽恕侯君集,为后来者看到皇帝的博大胸襟。

        狱,自然是出了。

        实职,自然也免了。

        从前的香饽饽,如今无人问津了。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2668777/1182890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