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徐李佳任志莉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插翅难飞
总要有些随风 有些入梦 有些长留在心中
立秋
高晓松 词/曲
你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流过的光
你伸出双手摸着纸上写下的希望
你说花开了又落像是一扇窗
可是窗开了又关像爱的模样
你举着一枝花等着有人带你去流浪
你想睡去在远方向一个美丽童话
那本书合了又开飘落下梦想
我们俩合了又分像一对船桨
总要有些随风 有些入梦
有些长留在心中
于是有时疯狂 有时迷惘 有时唱
有一句相传的民谚:“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里说的早、晚立秋,是以中午划分。民谚让我们自幼相信,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秋风一起,天气就会渐趋凉爽;但倘若立秋时间在中午12点以后,那只能无奈地把手里的蒲扇摇起,三伏天过后,恐怕还有只“秋老虎”在后!“秋老虎”是我们江南这边形容立秋后的炎热,很形象的。那种蛮不讲理的热,有野性难驯的凶猛,人是无可奈何的。
立秋这一天,南北方共通的节气饮食莫过于“贴秋膘”。苏州传统风俗有“洗早澡”“称重”和“啃秋瓜或秋桃”。洗早澡就是早起用温水洗一遍身体,据说这样可以排毒消夏。而立秋称重,则是对“立夏称人”的呼应。
《清嘉录》中有记述:“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这说的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苏州。
《清嘉录》是一个二百年前的“90后”写的。大概十九世纪初,姑苏城里有个身世富贵、狎邪青春、诗情文茂、终身不仕的才俊,他叫顾禄。从名字看,这个出生优阔的才子,是被家长寄予了富贵的远望的。只是随着长成,他意气风发、快意任侠,终日游方各地,寻访结交才俊,以一己清狂而在故土知名,当时吴中名贤、势族、豪杰,无人不识。
顾禄是个玩家,文采也着实不俗。看看书名:《雕虫集》《紫荆花院排律》《骈香俪艳》《酒春秋》《看枫约》《壶中揽胜》《羽族棋谱》《烟草绿》等等。他大概活了五十岁,写了约有二十本书。可以说吃过玩过喝过乐过的皆写过,这也确实是一种风流。
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二十多岁写的一部《清嘉录》和去世前完成的《桐桥倚棹录》。这两部苏州民间风物志,一部以时间为索引,一部以空间为架构,用笔墨为后世存盘了一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早期的姑苏城乡生活即景。一本书就是一个入口,以四时五味、以众生活法。一页翻入,二百年回还——
那个生于1793年的“90后”顾禄,正在一个立秋的清晨,木盆洗将温水澡,啃一个吴江挑上来的秋桃,从他位于山塘的家——抱绿渔庄出,越过虎丘前的桐桥,过山水、名胜、祠宇、坊表、义局、会馆、堤塘、溪桥、场弄、第宅、园林和市廛,手里摘几柄阔大的荷叶、两枝迟放的莲花,去赴一场秋宴……
一年一立秋,命运杂沓,时光循矩。
要上秤约重的,与其说是肉身,不如直接点说就是吃货,称的是下一顿饭的胃口。无论一夏的暑气是否真能消耗赘肉,秋膘还是要名正言顺地贴一贴。
北方人的立秋,可以一桌肉菜大快朵颐,或者……呃,依然吃饺子。饺子大概是北方除了端午粽子和中秋月饼外,可以通杀所有中国节日的时令美食。南方因为天热,秋膘贵在肥而不腻。老苏州喜欢在这天吃一碗苏州经典的焖肉面,宽汤、细面、焖肉,肉质酥烂,味鲜汁浓。
或者,去相城找一片荷田,摘几张新鲜荷叶,回横街菜场,提两斤活杀的鲜肉,做一道应时的“秋膘”——“荷叶粉蒸肉”。
荷叶粉蒸肉
【食材】
五花肉:500克 大米:150克 荷叶:3张 山药:1段 豆瓣酱:2勺老抽:1勺 生抽:2勺 料酒:2勺 干红辣椒:2个 八角:半颗
花椒:十几粒
【做法】
1.腌制五花肉
①选肥瘦相间的新鲜五花肉;②将五花肉连皮切成厚5毫米左右的大片(是切片不是切块哦);③在肉中加入料酒2勺、老抽1勺、生抽2勺、豆瓣酱2勺,搅拌均匀后,腌制2小时。
2.炒制蒸肉米粉
①荷叶粉蒸肉在当季必选新鲜荷叶,荷叶冲洗干净,平铺在笼屉底部;《随园食单》的菜谱是垫白菜,也有一些酒店是垫土豆片,考虑夏秋之交,Ray的选择通常是垫山药片,山药助消化,敛虚汗,健脾益胃;②利用腌肉的时间,可以自制蒸肉米粉。蒸肉的米粉各地有不同,或糯米,或糙米,或粳米精米各半,Ray的经验是选择当年的新米——炒锅保持干燥,冷锅加热至温而不烫,倒入大米开始翻炒,Ray还会加入2个干红辣椒、半颗八角和若干花椒,中火,不停翻炒至米色发黄,闻到浓郁炒米香味即关火冷却,待用;③肉片用转圈的方式铺在笼屉里,铺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要用力压;④蒸锅内加足量水,大火烧开,转中火蒸约40分钟,停火、蒸笼出锅。
Olivia’s番外:关于粉蒸肉
饕客对一块上好的粉蒸肉的评价是:入口肥美、酥烂解腻、舌感嫩粉、沁香咸甜。
这么性感的辞藻合该形容女人,而且还是熟女。张爱玲如是认为。
1943年,23岁的张爱玲认识了当时上海畅销文学月刊《紫罗兰》的主编、苏州作家周瘦鹃。5月刊,张爱玲发表了使她一文成名的代表作《沉香屑•第一炉香》。
在该篇小说里,张爱玲借女主角葛薇龙——一个从上海到**的女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这一句比喻后来比原小说更加招摇,甚至被愈演愈烈地演绎成张爱玲的一种“女人观”,说所谓“粉蒸肉”是旗袍下江浙沪女子绵里藏力、欲拒还迎的魅力,“糖醋排骨”则是形容南粤女子的风火利落。
我对过多的附会衍生没有什么好感,个人觉得在江浙菜系里长大的张爱玲应该是爱吃这道菜。因为在她紧接着的若干篇小说里,那些上海人家——无论刻薄还是温暖,上桌好菜里常见这道粉蒸肉。她在散文里也有写过,自己离了上海,除夕年夜饭爱吃上一块粉蒸肉,爱的就是入口肥美、酥烂解腻、舌感嫩粉、沁香咸甜。
“荷叶粉蒸肉”吃下,就立秋了。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秋后,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叶落而秋回。很快的,盛开了一夏的荷塘,会在秋色涟波里菡萏香销,只余一池蕖叶,枯坐、静听许多秋声。
高晓松曾经写过一首很好听的歌,就叫《立秋》。我年少的时候,喜欢反复吟唱那一句“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那时候我觉得这意境叫“忘我”。年岁渐长,再听这首歌,觉得这一句的意境其实是“知己”。
少年的时候,总觉得一腔义勇是用来追求“百战不殆”的场面。
如果把四季比作人生四等分,立秋大概就是岁在不惑。青春将尾,回首所有扭捏迷茫的青春萌生和嚣张奔突的焦灼盛年,多少“浪掷韶华”,多少“时光四溅”,其实“我们真实的人生不是我们天赋的能力决定的,而是我们自己的一次次选择造就的”。(It is our choic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
站在立秋的不惑之年,我想所谓成功的最高境界不是“百战不殆”,而是“知彼、知己”。
或者比起知彼,知己才是我们一生最终面对的决胜局。
或者知己,是我们一生唯一的使命。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1900/287584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