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工匠心 > 第168章 最得宠的湘妃

第168章 最得宠的湘妃


鲁善工又拿起剩下的其他扇面,继续刷经验,不光是书法绘画,就连扇面工艺也逐渐胸有成竹,水平一路飙升。

        素面并非单指白面,亦有很多花色品种,如泥金(银)面、洒金银面、格金面、瓷青面和珊瑚面等,即使白色素面中,也有仿古、发笺、绢面等多种。

        素面统称矾面,以制作精妙,质感素洁,优于运笔,平整牢韧,久用不裂为公众所称善,成为扇面中之名品。

        首先是选择纸张,扇面表层选用棉料或薄净皮宣纸,中间衬纸多用皮绵纸和连史纸。在开料之前,要用刀刮去纸上草筋、斑点,然后切成扇面坯型,用羊毛排笔在坯纸上均匀刷上矾水,将上过矾的纸坯进行整理和搭配,使之厚薄均匀。

        别看扇面小,可需要用三四层纸裱糊而成,在裱中层时,每格中间要根据小骨的多少衬以无浆长纸条,用以隔开糨糊,留出空隙,以备插入扇骨。

        著名厂家生产或个人定制的优质扇面,还要在加隔条的同时,在扇面左右两端的第一道折上各贴上一个签条,条上印有生产厂家的名字或个人的字号,以及扇面的规格质量,十分讲究。

        扇面裱成后还要进行折裥,按模折成扇页,然后进行切通。将扇面两头切齐,通开穿扇骨的隔条。最后还要用绢之类的丝织品在扇面的上边缘沿上边,小小扇面,最少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而成。

        “现在最好的扇子要数西湖王星记扇庄,扇骨取自楠竹、棕竹、芝麻竹、罗汉竹、湘妃竹等。”

        杨兰杰给鲁善工满上茶道:“竹子要6年以上,背阴生长的,从地面数取六节以上竹料,之所以对竹料要求这么高是因为离根近的竹子毛,纤维粗,易崩裂,对其雕刻加工不利。”

        “裁节上节下30公分长的竹料,不能拖下山,要扛下山。如果拖竹竹皮划掉,犹如女人的脸破相,不堪大用。选取好竹料,剖成竹篾片,先进水煮,煮后放置七到八年,选不开裂,不生霉斑的料,再进行加工。”

        “至于扇面采用当地的纯桑皮纸,涂刷数道诸暨高山柿漆而成。特别是招牌黑纸扇的制作,要经过制骨、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砂磨、整理等  86道工序,堪称一绝。”

        鲁善工笑而不语,随手拿起箱子里最后一把折扇,慢慢打开,居然是泥金扇!

        只见中年匠人从金箔做起的,把黄金打成金箔,每张三寸三分见方,每两黄金能制2319张。

        红飞金!

        然后以手指蘸胶将金箔,粘人碟内,用第二指团团磨搨而成。金箔必须打得枯彻,要薄要烂,制造出来的泥金才能细腻。

        上次去徽州见仇庆年,他的手法是另一种,改用右手掌的根部来磨搨,这样工作效更高,效果也好一些。

        “梅鹿竹扇骨!”

        只见竹身遍布大小不一的圈点,状似兽斑。梅鹿竹比湘妃竹稀少,好的梅鹿竹更是少见。

        “古人用扇极其讲究,初夏用折扇,中夏用团扇,盛暑用羽扇,稍凉复用团扇至折扇而捐矣。僧道专用折扇,盛暑僧用蒲扇,道用羽扇。商人止用折扇、蒲扇,近亦有用羽扇。”

        杨兰杰道:“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

        “竹子意象清静、素雅,与文人贴合最为紧密。而木扇因相对不够雅致,即便是较珍贵的材质,如紫檀、海南黄花梨等,也鲜有藏家问津。”

        “这几年不光是扇面一路走高,就连扇骨也成为收藏热点。2011年一把明代腊地紫花湘妃竹扇骨就已拍出100万的高价,现在随便一把直径3厘米的湘妃竹料制成的折扇市场最低要价也在万元以上。”

        不由感叹道:“最是得宠乃湘妃!”

        鲁善工哈哈大笑,湘妃竹这样的材质,表面所形成的斑纹图案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经过特殊的霉变,只能依靠纯天然的细菌病变,人工无法栽培移植产生。自然产量原本就很低,加之近年来收藏界的推崇,砍伐严重,使得优质湘妃竹更是稀缺。

        物以稀为贵,不光是什么东西,只要稀少,加上文人的炒作宣传,自然就能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也是因为如此,造假屡见不鲜。鉴别的方法就是闭上眼用手摸,手触摸被烙烫处,如果是凹瘪下去的,便是烫花;如花斑凸出来,便是真湘妃竹。

        湘妃竹一般较细,直径较小,剖开做扇大骨正合适,内侧露出竹芯呈浅凹状。如果是烙烫的竹子,一般无此凹状。

        再看手中的梅鹿竹扇,颜色如同琥珀,包浆温润如玉,入手细腻光滑,一看就是经过长期把玩的心爱之物。

        熟骨多为传世老扇,生骨为新扇。传世老扇骨需要精心养护,妥善存放。新制作的扇骨需长期不懈地把玩,才能去掉其火气,只有通过不断用手盘,其颜色才会越来越亮,由白变黄,由黄变红,给人以古朴凝重之感。

        看见鲁善工挺喜欢手中梅鹿扇,杨兰杰回忆道:“早年琉璃厂有身份的人,一扇在手,出怀入袖是身份的象征,每逢聚会落座之后,常常要互相交换折扇欣赏品评。倘若扇骨出奇、扇面出自于名人之手,便会得到恭维称道。”

        “仅仅扇骨聚头处的形状都可以做到千变万化,且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一开始仅是在扇柄竹材形状上推奇出新,而后让象牙、犀角、玳瑁加入其间。”

        “发展到后来,有人统计光头型的样式竟高达120种之多。仅扇柄这么方寸之地,有如此之千奇万变,怎不让人叹为观止。”

        鲁善工放下最后一把扇面,心满意足,这次又刷一大波经验,别看扇面小,可最能考量作者的艺术造诣,方寸之间,别有洞天,跟篆刻一样,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这次多亏老弟出手相助,让我们杨家扬眉吐气一次!”

        杨兰杰站起身,拱手感谢道:“这次战利品按照预定五五分成,老弟你是最大功臣,你先选!”


  (https://www.xblqugex.cc/book_81807/297023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