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越怂心越浪,反派权臣被我撩疯了 > 第240章 虞晚说有办法

第240章 虞晚说有办法


两人视线在半空中交汇,仿若有什么微妙的情绪在翻涌。

仿佛是雨后悄然滋生的春笋,即将破土而出。

虞晚的心跳瞬间乱了一拍,她略显局促地微微垂下头,可那只被云觞握住的手却并未抽开。

就这般保持着这略显暧昧的姿势,她低低地应了一声:“好,我知道了。”

云觞静静地看着虞晚这般模样,感受着掌心传来的那丝丝温热,心中仿若平静的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清冷的嗓音听着多了些温柔,“我们定会找出襄王的破绽,让他无法再作恶。我已经给宸王殿下送了信,请他借几个人给我,让他们护着云府,确保府内安全无虞。”

虞晚其实有些心不在焉了,只一个劲的点头。

这几日,她和云觞之间的气氛,越来越暧昧了……

次日辰时末,昏睡一夜的妙红才醒过来。

与虞晚说起昨夜之事,她还觉得心惊肉跳,“夫人,当时奴婢发现那人绝对不是锦顺车行的人,差点吓得叫出声……”

“昨夜那横刀落在奴婢头顶,奴婢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幸亏夫人和公子及时赶到,否则奴婢怕是已经……”

说着,妙红朝虞晚跪下,“夫人又救了奴婢一回,奴婢这条命,日后就是夫人的。”

虞晚没拉住她,连忙扶她起来,“不是我救你,是你自己聪明,救了自己,若是你在发现不对劲时就露出破绽,定是等不到我们赶过去的。”

“还有,这次的事,是我连累你了,若不是我让你照顾盛阿婆,那些人也不会想连你一起杀。”

妙红连连摇头,“不是这样的。盛阿婆是个可怜人,哪怕夫人不交代,奴婢也会帮着照顾她的。”

想起盛阿婆,虞晚忍不住叹了口气。

昨夜盛阿婆惊吓过度,回到云府服下药到现在都还没醒过来。

妙红想到什么,突然道:“夫人,昨夜奴婢本想着闹出动静能惊动巡卫,但那贼人却说,巡卫不会过来……”

她眼中露出担忧之色,“有本事支开巡卫的人定然不简单,夫人可知这背后是谁在操控?”

虞晚看着妙红担忧的神色,也没隐瞒,低声对她道:“昨夜的想杀你们的人,多半是襄王派去的。”

“襄、襄王?!”妙红害怕的一颤,紧接着又惊又怒,“他竟能盛阿婆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都容不下吗?!”

一想到他,虞晚满心的厌恨,眸光微冷,“因为只要盛阿婆死了,这个案子就不必审了。”

闻言,妙红便明白了其中关窍,咬着牙道:“夫人放心,这些时日,奴婢一定寸步不离守着盛阿婆,绝对不让恶人得逞!”

大理寺虽然受理了盛阿婆的案子,但一连三日,大理寺派人去请襄王配合查案,襄王都将大理寺的人拒之门外。

襄王是皇上的儿子,他拒不配合,大理寺的人也不敢硬闯。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已经闹到文景帝跟前,可文景帝却半点反应都没有。

盛阿婆呈递的证据大理寺已经查证过了,确有其事,苏沐也写了折子递到御前,但文景帝的批复一直没有送回来。

文景帝的态度十分明显。

不管襄王做了什么,他都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为。

苏沐若有法子拿下襄王,可以按律处置。

同样的,若是襄王有法子脱罪,文景帝也会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若这个儿子是有本事的,他自然要护住。

案子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盛阿婆听说书的说过不少衙门处理命案的程序,也懂一点点。

可连着在云府住了五六天,却一直没有等到大理寺的传唤,她心中也隐隐明白了什么。

大理寺那边,恐怕根本没有审理此案。

虞晚这日从外头回来,便见盛阿婆站在她的院子外。

许是在此站了许久,盛阿婆双腿发颤,需要撑着一旁的墙壁才不至于倒下。

虞晚赶忙上前扶住她,神色紧张:“阿婆,您怎么在这儿站着?身体可还吃得消?”

盛阿婆的双眼浑浊不堪,布满了血丝,显然这几日因为忧心忡忡,没少偷偷落泪。

她嗓音沙哑,像破旧风箱般:“晚丫头。”

“这案子,大理寺是不是也没有法子了?”

虞晚看着盛阿婆,心中满是不忍,犹豫了一下,“阿婆,你别急,查命案的流程本就繁琐,再加上这段时日大理寺正在清理积压的案件,所以进展慢些也是正常的。”

盛阿婆听了,却半点没有露出轻松之色,反而神情更加哀戚。

她自顾自的摇摇头,苦笑道:“我知道,你是想安慰我。”

“但我找人打听了,并非大理寺那边不得空,而是大理寺几次派人去请襄王,襄王都不配合。”

“咱们的皇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普通老百姓的命,在他眼中,哪比得上他的儿子!”

“我早该知道的,我早该明白的,便是迈出状告襄王这一步,又有什么用?”

“我同襄王作对,如同以卵击石,没用的……”

盛阿婆一句句地说着,神情呆滞,眼神空洞,仿佛灵魂都被抽走了一大半,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般的躯壳。

虞晚心疼的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阿婆,您不能这么想。”

“我们只是暂时拿襄王没办法,但很快,就不一样了。”

盛阿婆闻言一怔,定定的望着虞晚,嗓音苍老虚弱,“晚丫头,你们做了什么?”

虞晚并不言明,只扶着盛阿婆进屋,“阿婆你现在只管养身子,其余的事,有我们。”

九月半的时候,一场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五日,把夏日的燥热冲洗得一干二净。

这场雨量不小,次日,便有一封公函快马加鞭送进了盛京城。

沅北河的游牧民,反了。

这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轰”的一声砸进了原本平静如水的盛京城,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朝廷上下都震惊不已。

文景帝更是勃然大怒。

沅北河的游牧民,是十年前主动投效大昭的一支蒙黎族人,上上下下加起来,不到一万人。

这些人极擅长养马,世代依靠养马贩卖为生。

可是后来因为草场退化,他们实在没办法维持生计了,才向大昭投诚。

文景帝看中了他们养马的本事,对他们很是优待,不仅赏赐了不少东西,还把沅北河那一大片土地都划给他们居住。

沅北河这地方,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还有一大片广袤的草场。

这十年来,这支蒙黎族人也确实为大昭培育出了好多匹宝马良驹,对大昭一直忠心耿耿。

所以,谁都没想到,沅北河的蒙黎族人竟然会造反!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9613607/212118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