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当奸商 > 第460章 间谍抱团

第460章 间谍抱团


还有呢,使用火炮的都是佛郎机人,他们是专业的炮手。

等到七轮射击完成,炮手开始装弹。另外有人开始用水冷却炮膛,目的是避免温度太高引起炸膛。

袁崇焕对他们发号施令,但大家听不见。

大炮产生的噪音太大,炮手和配合的人习惯了塞上耳朵,否则迟早被它震聋了。

郑乾觉得,火炮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先学习,然后再创新。待将来,大明的火炮一定会强过佛郎机,农耕民族面对草原骑兵的劣势将不复存在。

郑乾跑过去,对袁崇焕喊了半天,他听明白了,“让咱们自己的炮手试试,不能一直指望佛郎机人替咱开火。”

于是,待炮膛冷却,大明炮手在佛郎机人指导下自己调试角度和方位,自己点火发射。

第二回合的炮击开始,又是连续七轮。

待炮声响过以后,不知谁喊了声:“林丹汗退了!”

城墙上一片欢呼,察哈尔人被大炮打怕了。

林丹汗不是退兵,只是退出大炮的射程,准备安营扎寨。

袁崇焕看着郑乾,不用问,他也知道,皇帝不会轻易出兵,他会继续利用坚城和火炮,不断消耗察哈尔人的意志。等什么时候敌军撑不住了,大明的军队才会出城迎敌。

再看郑乾,他在和索菲亚说话,但说的不是城下的战斗,不是察哈尔的林丹汗。

郑乾望着城外,感叹道:“京城附近雪有及膝厚,有的地方根本没法行走。为何隔着不远的宣化城,还有大同,更西边的陕西,却没有多少雪?”

索菲亚解答不了他的疑惑。

眼下已经出了正月,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时节,宣化城外雪不多,但是草也没有生出来,暂时看不到什么

鸟。

小冰河期,气候异常。

郑乾翻阅大明历年的奏疏,还看了山西、陕西各地的县志,发现这两个省都是产粮的,而且数量并不

少。

当然了,与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差一些,却远比西南,甚至比福建、湖广等地要好。

郑乾来到宣化,并未深入到陕西、山西的腹地,但他从史料中还是能看出,关中平原是从春秋战国便存在的“鱼米之乡”,山西同样不是后世认知的黄土高原,这些地方都曾经土地肥祅。

土地肥妖的背后,便是人口众多。在历史上大型的人口迁徙中,比如最有名的“大槐树的故事”,其实是大量山西人搬家去了山东等地。

郑乾感慨啊,如此风水宝地,莫不是被这次小冰河期给毁了?

他可以在春天到临后兴修水利,可以大规模推广新作物,但郑乾阻止不了冰河期的到来,阻止不了山西、陕西环境的恶化。

这一次,他只想到后世那句有名的话:少生孩子,多种树!

大明朝不能少生,要多生孩子,多种树。

索菲亚听他说的有道理,可是与城下的战斗有何关系?

郑乾问他,你不觉得察哈尔人不足为虑吗?

索菲亚不服,察哈尔人刚才的失败是因为火炮,也是因为他们重视不足,以为宣化城还是清泉堡和张家口。待他们清楚宣化的城防,准备好攻城器械,察哈尔军的威力不会小。

郑乾觉得,现在不怕林丹汗攻城,只怕他退走。

林丹汗可能猜出皇帝在城里,但他并不知道此处汇集了多少军队。

十多天前,察哈尔军队侵扰蓟镇,王在晋闭城坚守。

郑乾听闻后不为所动,猜测这只是林丹汗声东击西的伎俩。果不其然,察哈尔军队不多,并无攻破莉镇的能力,只是在城外赖着不走。

蓟镇被攻击的两天后,两万察哈尔军攻击大同,看起来气势汹汹。还没等郑乾做出反应,大同那边孙传庭的急报来了,这支军队不战而退,五十里内已经探查不到踪影。

郑乾更加确信,左右两侧的进攻都是试探,察哈尔人的后手拳还在蓄势待发中。

没用他等,林丹汗的主力进攻清泉堡,然后.进攻张家口。

看起来,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

结合审讯晋商得来的信息,郑乾认为问题出在粮草供应上。

正因为晋商被抓,还有田生兰、黄云龙两人带着粮食运往陕西,林丹汗自以为是的“买卖”没有做成,他们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没法继续蛰伏在草原的边缘地带,只能选择速战速决。

如今十余天过去,林丹汗的军队并没有得到有效补充,粮草问题将更加严重。

郑乾判断,用不了十天,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只能退兵回去。

到那时,便是我大明军队扬眉吐气的时候。

郑乾将再次重申,察哈尔必须向大明称臣,正式成为大明的属国,林丹汗每年至少两次进京见驾。

大明会开放多处马市,无论是大明子民还是察哈尔牧民,大家都可以自由来往,选择任何一处地方居住。

另外,察哈尔要提供两万精锐骑兵,协助大明对女真的战斗。

其余还有很多要求,双方还有洽谈的空间,但这三点必须做到。

郑乾计划在三天后,再次派使臣交涉。

林丹汗统一草原的梦该醒醒了,就凭他现在展现出的战斗力,哪怕野战面对面,大明军队未必输给他。

何况还有虎视眈眈的女真人,以及蛰伏着等待机会的科尔沁部,加上那么多已经背叛他的部落,林丹汗只有敌人没有盟友,自身又疲软到如此程度,等待他的要么是灭亡,要么接受郑乾提出的条件。

三天后,大明的使臣如约而至。

林丹汗哈哈大笑,知道我们察哈尔草原男儿的厉害了吧?知道我们察哈尔人也有火炮了吧?你们的城墙是不是摇摇欲坠?你们城里的小皇帝是不是想跪地求饶?

使臣忍住笑,轻声提醒,“大汗,察哈尔还有火炮吗?”

他们以前有,但是对于快速前进的骑兵来说,火炮总归是个累赘。

在今天,火炮刚运到,本以为可以和大明对射,结果悲催的发现,射程比人家短很多,没等运到地方,已经被轰成了渣渣。

林丹汗并未及时知晓,被使臣一通抢白,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即便明国火炮有优势,可连日来的攻击,你们的城墙还能守得住吗?还能守几天?”

使臣没好意思说,察哈尔失去火炮轰击,单纯靠简单的攻城器械,只要大明城墙上有足够的人,给他一百天也攻不破。

使臣决定恐吓他,当然了,恐吓的依据都是真的。

“大汗知道大明皇帝在城内吗?”

林丹汗非常自傲,早猜出来了。

“那大汗知道宣化城的兵力吗?”

说实话,林丹汗并没有认真想过,获取的各种消息不一致,有的说三万,有的说五万。

“大明最精锐的军队,除了有驻防任务的,已经聚齐。”

三万京营,加上天雄军、义乌军、保定军、秦兵、东江军,以及部分关宁铁骑、狼兵和白杆军,再加上原有的守军,加起来超过十万啊!

林丹汗半信半疑,如果使者说的是真的,拉出来打或许有胜算,如果人家坚定信心守城,他只能换一个地方进攻。

可是,粮草不支持,继续杀战马的话,他们迟早从骑兵变成步兵。

林丹汗此行不是要打胜仗,最终目的是和谈。

使者回答:“大明陛下说的清楚,察哈尔称臣、觐见,允许百姓自由贸易、自由来往,并提供两万军队供陛下调遣。”

林丹汗暴怒,明明是你们打了败仗,怎还提出如此过分的条件?

使者回答:“我军并未打败仗,清泉堡和张家口都是战略放弃,宣化城下才是陛下亲手选定的决战地点。而且,陛下说了,有两条军中密报可以告知大汗。”

第一条信息,城内根本容不下十万军队,因此京营中的骑兵大概六千人,还有两千关宁铁骑已经离开,他们会联手夺回清泉堡。

第二条信息,我大明孙传庭将军统帅一万秦兵,在大汗来的那天,已经启程去张家口。至于能否夺回要

塞,大汗应该比外臣清楚。

林丹汗怕恐吓吗?作为黄金家族的传人,广阔草原的霸主,谈不上雄才大略,至少胆量还是有的。

使者被斥退,大帐内是气呼呼的林丹汗,还有他的弟弟粆图台吉。

粆图鼓足勇气,劝道:“大汗,若不能及时破城,恐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时间长了,草原上难免生

变。”

是啊,可破城谈何容易。如果那个使者说的是真的,宣化城内真有超过十万的军队,又有城池和大炮,自己这点人全死在这也赢不了。

尤其是最近几日,他已经得到消息,西面进攻大同的忽而脱台吉不知去向,极有可能已经返回草原。而东面的扎哈台吉也有移动的迹象。

如果这些部落先行返回草原,林丹汗和他们的矛盾公开化,他们只剩下造反一条路。

到时候,损兵折将的林丹汗还能镇住他们吗?真要是动起手来,人家毫发无伤,咱还能打的赢吗?

和谈是唯一的出路,林丹汗的进攻为的是和谈,只是条件与自己想要的截然相反,如果同意了大明皇帝的要求,他草原雄鹰的梦彻底破灭,察哈尔将沦为大明的附庸属国。

次日,林丹汗发动更为猛烈的进攻,他仍然心存侥幸,期盼一场意外的胜利。

问题是,宣化城稳如泰山。

原因出在火炮上,两百年前蒙古人席卷亚欧大陆,靠的是火炮攻城。可人家十门大炮矗立城头,你的那几门早早的报销。

在失去火炮的轰击之后,蒙古人靠马冲、靠手刨、靠双腿双手爬,根本奈何不了这座坚城。

城头上,守军每半日一轮换,他们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倒着班朝下扔东西,伤亡几乎可以忽略。

林丹汗隔着老远观瞧,他愈发觉得,胜利无望。

粆图又一次劝他,算了吧!

就这么走了,林丹汗心有不甘。

消息传来,清泉堡遭到明国近万骑兵的袭击,已经失陷。

刚过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一个坏消息抵达,张家口的两千守军被明军团团围住。

失去张家口和清泉堡,意味着后路断了。

林丹汗示意粆图先别说话,稳住军心,即便真的要撤退,也要等晚上再说。他盘算好了,宣化城牢不可破,张家口被围,清泉堡被夺回,他只有冒死突围而去。

但不是现在,必须坚持到天黑,三更造饭,四更出发,待天亮之时,此处除了尸首,空空如也。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8975700/821425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