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当奸商 > 第601章 立威(一)

第601章 立威(一)


“无聊啊,怎么不无聊?可你这一天天的,除了在军营忙活,便是去找你阿若姐,什么时候想到过兄弟我啊!”

闻言,郑润笑道:“今天不就想起你了吗?有出去放风的好机会,你想不想去?”

“想啊,怎么不想?我在这军营中,每天面对一帮大老爷们儿,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听何珍也想出去溜溜,郑润心中大喜,凑到何珍跟前,低声道:“我这次要跟着师父去打常州,师父的意思,是让你跟我去,以后,咱哥俩便绑在了一起,以后我若做了将军,我去哪儿,你便去哪儿,咱俩不分开了。”

何珍笑道:“好啊,既然徐元帅有这个意思,那咱哥俩以后便在一起,以咱哥俩的能力,难道将来在这义军中,还出不了头?”

“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嗯,定了,咱们一起跟着徐元帅去打常州,我早就想上战场见识见识真正的打战,结果你们打采石矶的时候,我在练兵,你们火烧蛮子海牙的时候,我还在练兵,你们工天应天的时候,我还是在练兵。

这次,说成个啥,我也要跟着去常州见识见识,本来,我还琢磨怎么跟你父亲说说,卸了这练兵的差事,这下好了,不用说了,有徐大帅背书,我终于能出去了。”

在任命徐达为大元帅的第二天清晨,徐达便带着五万兵马出了应天,直奔常州而去。

临行前,郑乾给将士们训话,对他们说,此次出征,一是为了征讨来犯之地,二是为了扬应天义军军威,因此,此次出征,严戒将士们烧杀抢掠,如有犯者,军法严惩。

看着出征的儿郎走远,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郑乾这才带着手下文臣武将,返回了应天。

其实,在郑乾心中,并未十分将这张士诚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一定能战胜张士诚,原因很简单,这张士诚和自己一样,都是泥腿子出生。

二人起点相同,虽说张士诚占据南方富庶之地,财力上要胜自己一筹,但张士诚身边,并没有像宋濂、刘伯温、李善长这样的高人辅佐,这财力,只是决胜的因素之一,便不能完全影响战郑乾在参加郭子兴义军之前,名字叫郑重八,这个大家都知道,这张士诚,跟郑乾的起名方式也出奇的相似,原名叫张九四,而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信和张士德分别叫张九五和张九六和张九七,简直土的掉渣。

这张士诚,是泰州兴化白驹场人,出生在“亭户”人家,亭户,就是生活在驿亭附近的百姓。

从10岁开始,这张士诚,便跟着乡亲们,靠撑船运盐为生,后来,他的三个弟弟也步了他的后尘。

这盐,是暴利行业,元廷为了填补财政空缺和军队开销,不断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但此举,富了朝廷,富了贪官儿,唯独没有让东南沿海的盐民们日子变得好过。

在一帮子盐民中,张士诚年纪并不算大,但因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在盐民中,威望却很高。

虽然张士诚自己也穷的揭不开锅,但乡亲们有困难,张士诚总是慷慨解囊,慢慢的,身边便围拢了一大帮子人。

张士诚这帮人穷的揭不开锅,而盐又是个暴利行业,利益动人心,于是,张士诚决定铤而走险,带着几个胆子大的人,在给官府运盐时,夹带点儿私盐,偷偷贩卖,牟取利益。

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不长,张士诚等人的作为,便给白驹场富户发现,这些人,便以举报张士诚为要挟,不仅让张士诚他们白干活儿,还非打即骂。

是个人就有血性,张士诚兄弟被如此压迫,岂有不反抗的道理?元至正十三年,32岁的张士诚决定不再忍受这样的屈辱。

于是,张士诚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弟,以及李伯升、吕珍等十八人,冲入盐警邱义家中,将邱义乱棍打死,随即,又冲入当地富户家中,开仓放粮,这便是张士诚领导的著名的十八扁担起义。

张士诚造反后,很快身边便聚集了一万多人,他们攻下泰州、兴化,元廷见张士诚造反,拿了“万户”的委任状,想要招安张士诚,但张士诚嫌官儿小,诱杀高邮知府李齐,占了高邮,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

这泰州是元廷重要产盐地,张士诚不仅占了这里,还把元廷知府给杀了,元廷如何能忍?

于是,元廷丞相脱脱亲自出马,率百万大军直奔高邮而来,将张士诚团团围住,誓要灭了张士诚。

当时的张士诚,手下并没有多少兵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本以为必死无疑,结果这时,剧情出现了神反转。

这丞相脱脱,在元廷中有个对手叫哈麻,二人在朝中是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见脱脱迟迟未能灭掉张士诚,哈麻便觉得这是个扳倒脱脱的机会,于是指使亲信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奏劾脱脱,说脱脱出征三月,略无寸功,而且半个朝中官员都跟着脱脱出征,这脱脱,太势力太大。

元顺帝听了奏报,是心惊不已,略无寸功,元顺帝倒不十分在乎,但半个朝中官员,都跟着脱脱出征,却让元顺帝如坐针毡。

觉得这丞相脱脱,势力确实太大了些,恐怕不加以控制,会成为伯颜第二,于是一纸诏书,把脱脱给发配到了吐蕃。

张士诚见状,喜不自胜,趁着百万元军群龙无首,不仅击溃元军,还收拢了不少溃兵,实力急剧膨胀,元至正十五年,淮东大旱,派兵进入常熟。

元至正十六年,郑乾攻占太平、应天等地时,张士诚接连攻下平江、湖州、松洲、常州等地,这才与郑乾有了交集。

虽然眼下,这张士诚地盘比自己大,而且兵力也比自己强劲,但郑元境却自信,自己与张士诚有一拼之力,原因很简单,据探子反馈回来的情报来看,这张士诚“似有器量,实无远图”为何郑乾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呢?原因很简单,这张士诚面活心软。

张士诚占据姑苏后,手下兄弟便有些心满意足,开始沉浸奢靡生活,而张士诚,对这些手下,也很宽容。

如果当大哥,张士诚绝对是个好大哥,但要争霸天下,这张士诚便落了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士诚对待自己的手下,宽容两个字都无法形容,准备的说,是放纵。

有人打了败战,在张士诚面前哭上一鼻子,张士诚心一软,这事儿就过去了,回家躲在府上吃喝玩乐上半个月,再见张士诚,张士诚便原谅自己了。

如此作为,让张士诚手下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反正反了错,也没什么大事儿不是?

郑乾甚至听人说,这张士诚有些将军打战的时候,还带着丫鬟、小妾,这要是能专心打战,才是见了鬼了。

郑乾认为,张士诚手下这些人,已经没啥斗志了,而自己手下那帮桿将,无论是徐达、汤和这些老人,还是胡大海、常遇春、郭英这些后起之秀,再或者是郑文正、郑文忠、郑润这些小辈,到了战场上都是桿不畏死。

这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决心和斗志上,自己这边占了上风,若是还败给张士诚,那真是天理不容。

这应天到常州的距离并不算远,短短三日,五万大军在徐达、廖永忠、俞通海的带领下,便过了扬子江渡口,到了镇江地面。

这一路,让徐达对攻占镇江、拿下常州,信心又多了几分,原因很简单,自从宋濂、刘伯温这些人到来后,便四处写信,联络自己在江南的门生故旧,不遗余力给郑乾扬名声。

应天郑元境郑公的仁义之名,已经传遍了徐达所过之处,每到一处,当地百姓纷纷站在远处观看,见徐达所率的五万大军对百姓秋毫无犯,百姓们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有不少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还走到军前拜见徐达,问徐达什么时候能够把自己的家乡,也纳入郑公治下,享受跟应天百姓一样的待遇,甚至有不少青壮,纷纷跑到徐达义军前,要求加入义军。

对于百姓的好意,徐达拱手谢过,对百姓的问题,也是一一解答。

见想要参加自己义军的青壮实在太多,便笑着对围拢在自己军前的青壮道:“这次去攻打常州,是一场硬战,我徐达这次带着的,全是应天义军中的勇士,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

乡亲们想加入义军可以,应天义军随时欢迎,但要上战场,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否则去了战场,就是送命,应天义军从来不用百姓当炮灰。”

徐达说完,围观义军的百姓纷纷叫好,对应天义军的感观,又高了几分。

跟百姓道别,上路好久,徐达脸上还是挂着笑意,郑润见状,笑着道:“师父,若是天下百姓都这么欢迎咱应天义军,那咱拿下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徐达笑道:“放心,只要咱们把百姓放在心上,拿下这天下,也用不了几年。”

说说笑笑,徐达大军,便进了宜兴地面。

这徐达出应天,并不是什么秘密,即便是徐达想掩饰,五万大军,这么大的目标,也瞒不过众人的眼睛啊。

等徐达到了镇江地面,镇江守将邓清、赵忠二人,早早便收到这个消息。

收到消息后,主将邓清,便立刻动员镇江军民,摩拳擦掌,打算与徐达拼个你死我活。

邓清的信心很足,认为宜兴城,必能挡住徐达脚步,让徐达撒羽而归,但这副将赵忠,就没有邓清这么乐观了,此刻,正眉头紧锁,想着如何说服邓清,退往常州。

张士诚占据镇江也就才几个月的时间,而占据镇江后,张士诚也没有对镇江百姓过多安抚,反而在镇江大肆盘剥,把镇江大量财富,运回姑苏,赵忠并不觉得,这镇江百姓对张士诚有多拥戴。

而郑乾在应天任用章溢、叶琛等人,大肆垦田,造福百姓的事情,也传到了镇江,这事儿,不仅在镇江百姓之间流传,赵忠也听说了。

实话说,郑乾做的这件事儿,不仅老百姓心动了,就连赵忠自己都心动了,虽说乱世之中,实力为尊,但各路诸侯手下的军卒,大部分都是来自底层百姓流民,都是为了一口吃的,这才铤而走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各路诸侯四处征战。

说到底,他们只是丧失了土地的百姓,对他们来说,双手拿锄头,比拿刀枪更得劲儿,若是有一个能让他们老老实实种地过日子的地方,赵忠相信,这些底层士卒,一定会放下武器,老老实实拿起锄头。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8975700/81840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