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燎原 > 第三十三章 水中鏖战

第三十三章 水中鏖战


  初雪方晴,烟波浩淼。

  三艘高大的楼船劈波而出,呈品字形,直奔粱山而来,楼船四周,是数百大小不一的战船。

  楼船上层建筑分成三层,高达十丈以上,可以载一千名士兵。

  在大宋灭南唐的战争中,水师与战船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大宋内河水师的战船大量使用了车船。

  大宋车船以使用转轮数量为标准分级,一组两个转轮称为一车,从一车直至二十多车甚至三十多车,车数越多,船体一般也越大。车船轮桨并用,在内河湖泊可以完全不靠风力而达到很高速度。

  大宋主要使用的,是以八、九车以下为主的中小型车船,但朝廷对高大的楼船也异常的迷信,凡水师必配备楼船。

  女真人从林海雪原中走出,在与高丽人的战争中开始接触、学习海战。

  女真人立国后,在攻宋之战中,频繁与宋朝水师交战,很快便学会了水战,组建了水军。

  而战船,几乎都来自于宋朝内河水师的缴获。

  当先的楼船船首,两名金国将领不时以手指点江山,正是此次负责剿灭张荣水军的万夫长浦察鹘拔鲁与副将完颜忒里。

  浦察鹘拔鲁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元帅左监军完颜昌(挞懒)的女婿。

  浦察鹘拔鲁与完颜忒里脸色并不好看,在粱山八百里水泊中转悠了三日,连张荣水军的影子都没见到一个。

  粱山寨中,也早已人去寨空。

  就在浦察鹘拔鲁以为今日又将无功而返时,数十艘小船自东面出现在视线中,在短暂的停滞之后,掉头而逃。

  明显看得出这是一次意外的遭遇,那些小船逃得很混乱很慌张。

  二将看出那些小船正是粱山水军常用的二车战船,在水面之上不仅灵活机动,而且速度奇快。

  战船船旁设有四轮,每轮有八叶桨片,通常载有十几二十人左右。

  这种被称为飞虎战舰的宋军战船,后世记载为数年之后(一一三二年)宋将王彦所创造。

  但事实上,这种战船是唐朝就已出现的。

  历史上,南宋抗金名臣李纲曾有过详细描述,在他的《梁溪全集·卷一百零三卷·与宰相论捍贼札子》中说道:“荆湖间车船乃唐嗣曹王皋遗制,其大有至三、四十车者,挟以双轮,鼓蹈而进,驶于阵马。”“飞虎战舰,傍设四轮,每轮八楫,四人旋斡,日行千里”。

  浦察鹘拔鲁急令掉头追击。

  三艘楼船行动缓慢,掉头转向之时更为笨拙。

  浦察鹘拔鲁不肯错失良机,便令所有小战船先行追击。

  完颜忒里提醒道:“宋人素来狡诈,这张荣更是鬼计多端,要谨防有诈。”

  浦察鹘拔鲁闻言,让楼船上的士卒们小心敌人偷袭,却没有留下小战船护卫。

  可以更谨慎些,但没有必要。

  浦察鹘拔鲁是这么认为的。

  三艘楼船掉过头,向东追去。

  在它们身后,突然出现了两百余艘二车战船,高速冲向了三艘楼船。

  楼船刚刚掉转船头,船尾仅安装有一门炮,一炮一石,不仅缓慢,而且面对灵活的小船也难以命中,而护卫的数百艘小船早已没了影了。

  楼船两侧的炮弩在这时也发挥不了作用,因为再转向以船侧对梁山水军的战船已经来不及了。

  梁山水军的战船如飞,在三艘金军楼船周围往来穿梭,开始发起攻击。

  浦察鹘拔鲁一面急令擂鼓召唤小船回防,一面士卒们靠近楼船女墙垛口向下对准梁山水军射箭。

  金人不习水性,但射术皆精,在楼船上居高而射,仍然有很高的精准度。

  不断有梁山水军中箭落水,血水染红了楼船附近的湖面。

  两百多艘粱山二车战船,近三千名梁山水军,仗着灵活快速,不断向着三艘楼船奋力投掷火罐,射出火箭。

  梁山水军用的投掷火罐,是由一种小口瓮制作,先将鸡蛋磕破取出蛋黄蛋清后灌入火油,然后用十数数十枚灌油鸡蛋填入窄口的粗陶瓮内。

  火罐投掷上敌船后,跌在甲板上,瓮碎油溢,然后无数火箭落下,一触即燃。

  三艘楼船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而闻鼓而回的金军小战船也现出了身影来。

  梁山水军一声呼哨,向着西面快速逸去,很快消失在金人的视线中。

  蒲察鹘拔鲁眼见火势太大,已没法再救,士卒们纷纷跳下湖去,却因不习水性,不少人在扑腾呐喊中沉入湖中。

  完颜忒里看着正飞速回援的小战船,劝道:“将军,弃船吧。”

  蒲察鹘拔鲁死死的盯着梁山水军逃逸的方向,一脸的愤怒与不甘。

  完颜忒里再三劝说,蒲察鹘拔鲁才跳下甲板,落入水中,被一艘小战船救起。

  徐宁、赵嬛嬛站在粱山寨前的点将台上,正好可以看见这幕水战的整个过程。

  在徐宁左边靠后半个身位的地方,站着一个中等个子,肤色黝黑的布衣毡帽汉子,三十来岁的样子,浓眉大眼,看起来一副憨厚的样子。

  如果没有人说,怕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看起来就一寻常渔家汉的中年人,就是屡败金人的张敌万。

  看着退去的金人船队与仍在熊熊大火焚烧的三艘楼船,徐宁轻松的说道:“张大人,好戏看完,我们说说正事吧。”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5517220/6808117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