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38章 义仓

第38章 义仓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众人围绕着社仓制度展开讨论。

“按户口征收,按户口发放,表面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对小户来说负担更重,毕竟大小户的承受能力有别。”

侯君集的观点一针见血,他看待问题的视角独特而犀利。

虽然他是统兵作战的,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的能力。

或许说,唐初的这批官员们都是这样。

他们的才能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游刃有余。

“难道要按照田亩征收,再根据人口发放吗?”岑文本提出疑问。

“为何不行呢?”李二反问道。

岑文本脸色一僵,缓缓回答道:“陛下,此举等同于拿富人的钱财去救济穷人,大户人家必然会强烈反对,地方政府也会陷入两难境地。”

魏征叹息一声,附和道:“是啊,即便采取同样的措施,依旧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只是反对者由大户变成了小户而已。”

“父皇,儿臣有一言想问诸位大臣。”

李承乾开口请求开麦。

李二允许了以后,李承乾便开口说道:“请问各位饱读诗书,动摇汉朝统治的黄巾之乱,是因为大户反对,还是小户反对?”

“可有王朝不是死于这些大户在青黄不接的年代用高利贷的方法土地兼并造成的农民起义的手下?”

“我的话说完了。”

一言既出,群臣和李二都有些恍惚。

要不是看人,这段话都像是魏征说出来的。

魏征看着周围人的目光,也是有些麻木。

别看我啊,又不是我教的。

不对,我也是太子的老师,这些家伙肯定因为太子的想法受到了自己的影响。

魏征觉得自己也得去医学院找里面的医生看看脊椎了。

自己的脊椎,再这么背锅下去,可能得出点问题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田亩征收,按人头分配吧,不用担心阻力太大,李大亮的手上还有数千刚刚经历过战争的精锐呢。”

李二最后下定了决心。

“而且也别叫社仓了,干脆叫义仓,正好借此机会在凉州进行均田制度,对于那些敢于隐瞒土地的家伙,严惩不贷。”

“拟旨吧。”

一道明旨和一道暗旨从长安城发到了李大亮的手中。

散朝后的皇宫。

一高一矮,一壮一瘦的两道身影在青花石铺就的道路上走着。

在他们身后,是远远吊着的侍卫和宫女宦官。

“不知道这个摊丁入亩,是哪位高才推荐给你的?”李二想到前几天李承乾上奏的奏折。

经过他和长孙无忌的深入探讨,发现这个措施确实可以有效地延缓土地兼并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能极大地减轻那些拥有少量土地的贫民的沉重负担。

然而,这个方案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必然会遭到大户人家的强烈反对。

特别是像五姓七望这样拥有广袤田地的世家大族,他们肯定会极力反抗这项政策。

甚至有可能不惜煽动底层百姓起来造反。

因为基层的舆论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只要他们稍微歪曲或错误解读一下,原本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就可能变成对老百姓的残酷迫害。

“是谁提出了这么有远见的建议呢?”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

“是普光寺的姚广孝大师。”

“这位大师精通儒家、佛家、道家的学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姚广孝曾经亲身经历过前朝末年的大动乱,对基层社会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李承乾接着说道:“而且大师说,这种事情也只有像父皇这种马上天子才能实行的下来,等到再过几年,到了那些读书人口中的盛世以后。”

“摊丁入亩就难了。”

李世民皱起眉头,他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逐渐稳定,这些高处的大臣就会变得安逸起来,不再愿意冒险去改变现状。

而真正能够推行这样改革的,确实需要一位具有强大决心和能力的统治者。

“这些人会依附在我大唐的社稷当中啃食着百姓的血肉迅速壮大。”

“而且这些世家,向来是有家无国的。”

“九品中正制下的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往后还有众正盈朝的我大明。

东林党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文官总是有办法将国家玩完的。

他们总是觉得就算是改朝换代,王朝也需要他们这些人来做官。

可是没人想过,新的朝代会带来新的勋贵。

最不缺的,就是为他们卖命的读书人。

“普光寺阿,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位大师我居然不知道。”

李二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个天下,不知道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我,我还不知道的呢。”

普光寺是当初李承乾生病的时候,李二为了帮李承乾祈福,特意建立的皇家寺院。

“听说你最近沉迷于工坊?”李二话音一转,将话题岔开了。

卧屮!谁在背后打我小报告。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我只是想要看看,能不能铸造出更加强大的兵甲而已。”

李承乾脑袋一转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

“我不是说不好,只是身为太子,你是不是过于沉迷了?”李二淡淡的说道。

“听父皇这么一说,儿臣确实有些沉迷了。”李承乾低头认错。

........

.........

“母亲的病情还是不见得好转,我还是很担心啊。”李泰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

韦挺紧紧跟随在李泰身后,听到这句话后,他立刻安慰道:“殿下的孝心天下皆知,殿下的才华,也是天下共知。”

【韦挺出身自关中望族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京兆韦氏,去天五尺】

李泰微微侧过头,嘴角轻轻扬起一抹笑容,轻声问道:“他们还说我什么?”

韦挺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恭敬的语气回答道:“他们说越王殿下志向远大,心地善良。”

“只是……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

李泰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看着韦挺:“这样还不够吗?

韦挺似乎明白了李泰的心思,他故意吊了一下对方的胃口,然后缓缓说道:“最重要的是在陛下那里的影响。”

韦挺提到陛下的时候双手合抱,对着皇宫的方向恭敬地行了一礼。

“我知道,现在我比起大哥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李泰深深感受到了危机。

尤其是李承乾率军征讨吐谷浑回来以后。

以及...

在那首词的影响下。

不管是官场还是士林,支持李承乾的名声大大增加。

谁让李承乾,既嫡又长呢?

不过还好,因为前几个榜样的原因,李泰倒是觉得自己很有机会。

“你有什么办法吗?”李泰朝着韦挺询问道。

“殿下的文学菀还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韦挺说:“我仔细的思索过,陛下当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文学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需要......”

李泰侧耳倾听。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5479354/19517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