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零四章 清算辽臣

第一百零四章 清算辽臣


  西线,第一军基本稳定了涿州形势后,军正牛皋即率部进抵易州涞水县。

  大帐内,牛军正接见了辽知易州事州高凤派来的使者。

  “高知州遣小人来,是想请将军宽限两日。”

  啪!

  牛皋一掌重重地拍在案几上,怒视来使。

  “啥?高凤前日才派人找俺主动约降,今日就要变卦,是不是觉得俺好说话,专门消遣俺!”

  使者被牛皋的气势所摄,赶紧磕头求饶。

  “将军,将军息怒,实是紫荆岭的兵马还没有撤回,知州大人担心会留下首尾,让——”

  牛皋腾地站起,对帐外传令兵喝道:

  “传令,聚兵!”

  下完令,其人才转身对来使道:

  “你现在就赶回去,告诉高凤,真想投降就别跟俺耍花样,等我大军抵达易县城下,就只收俘虏,不接受投降!”

  “是,小人这就回去!”

  易州的使者出营不多时,牛皋便点齐兵马,出了涞水县,向易州治所易县进军。

  当日申时,第一军将士进抵易县西北十里处,前出的斥候就见到了高凤率易州文武跪在了官道上。

  易州既下,南京道西线便全在同军掌控之中。

  随后,东线玉河渡大捷,北辽政权投降的情报也送到了第一军。

  留下少量兵马整训易州降军,牛皋率部继续西进,翻越太宁山、紫荆岭和五回岭,向西京道蔚州飞狐县进军。

  东线,燕京投降的次日,徐泽便命兵马四出,接收析津府周边州县和关隘、烽堡。

  朝廷已经投降,有降臣随军传旨,接收工作比较顺利。

  三日时间内,同军便相继接管了昌平县、潞县、怀柔县(顺州治所)、安次县、漷阴县、武清县、三河县等地,并控制了析津府进入西京奉圣州的关隘居庸关。

  仅有檀州守将质疑朝廷的旨意,坚持要见到前段时间经檀州北上联络金人的知枢密院事曹勇义,才肯奉旨献城。

  奉命接收檀州的张雷自不会满足其人的要求。

  不开城,就开炮!

  在同军猛烈的炮火下,守军半个时辰都没坚持到就发生了哗变,这个头铁的守将被自己的部将砍了脑袋。

  檀州请降,析津府北上中京道的通道也被打通。

  燕京城中,除了夜间继续执行宵禁以外,其他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

  徐泽没有再随军队征战,其人坐镇燕京,主要盯着三件事。

  其一,接管文书典籍,对照户籍资料,核查燕京军民;

  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其前提是编户齐民。

  国家政权绕开宗族和部落,直接以户为单位来管理治下百姓,是谓“编户”。

  编户的同时,废除落后的部落、血缘贵族封建制度,让所有人都成为国君的直属臣民,是谓“齐民”。

  编户齐民再配合赋税政策,中央才能通过财政手段直接或间接干涉地方,从而实现国力的统一调度和使用。

  成熟稳定的政权治理国家,第一步必然是编制户籍。

  辽国全面承袭唐制,能维持偌大的国家两百年,自然也有户籍制度。

  但契丹族早期的社会结构比女直族还要更简单更落后,直接进入户籍制管理显然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辽国的治民政策又融合了一些部族社会本身固有的某些制度,采取户籍和部族管理并行的制度。

  而在具体的户籍管理上,也非常混乱繁杂。

  按生产资料划分(并不全是),有正户、转户(相当于赵宋的客户);

  按民族成分划分,有国族、汉户、番户;

  按人身自由划分,有宫户、奴户、驱口和投下户等;

  其中,宫户、奴户、驱口都是奴籍(辽国很多奴籍人口),投下户身份要略低于正户,但还是自由民。

  这还不算,还有宗室、僧侣等“另籍”人员。

  以上制度本身就够复杂的了,而王朝末年,灾祸连年,流民四起,大户又趁机扩张隐瞒人口,导致辽国户籍管理更加混乱。

  尽管徐泽随军带来了大量的行政人才,但仅仅三天的时间还是太短,远不足以将燕京的户籍彻底盘查清楚。

  这段时间,只够大略理清燕京户籍现状,先恢复坊市里户为主要结构的户籍和治安管理,稳定燕京内外的正常社会秩序。

  其实,徐泽也不需要彻底搞清楚燕京户籍。

  他只需要从宏观上了解治下的人口和经济结构,然后再制定更契合燕京实际的社会改革步骤就行。

  强势的征服者不需要看被征服者的脸色,燕京百姓必须适应同舟社,而不是反过来同舟社适应燕京。

  其二,审查清算辽国食利群体。

  正常情况下,异族入侵导致的社稷覆亡,通常都会血洗原政权的皇族宗室。

  而在这之前的灭国战争中,又会有大批脖子硬的旧食利者在战争中被屠杀。

  并且大国的国都通常不会在边境线上,国都被攻破之前,新政权很少会征服其所有领土。

  战后,还需要大量的行政人才去治理这些地方。

  除了征服者自己的人才外,被征服者剩余的行政人才也会被大量保留使用。

  所以,正常情况下,异族征服者的需要接手旧政权的“负资产”并不多。

  但同舟社对辽国的征服非常特殊,显然不在“正常情况”之列。

  北辽政权只占有南京道一地,存在的时间也仅有短短的一个来月,是典型的短命小朝廷。

  可在耶律淳篡位之前,燕京就已经接收了辽国东京、上京、中京等地跑来的官员。

  而天祚帝仓惶西逃,又让一些捺钵随行官员留在了燕京。

  不仅如此,建福新政权建立后,耶律淳为了稳定人心,又大封群臣,提拔任用了一大批人。

  如此一来,北辽朝廷虽小,却是编制齐全,官僚充足得很。

  再加上享有特权的僧侣、勋贵等,食利者总数惊人。

  正是因为耶律淳让这些人看到了继续食利的希望,他们才会“坚定地”支持其人取代耶律延禧做皇帝。

  但同舟社进军太快,北辽举国动员的兵马在玉河渡输得干净彻底。

  除了战死的萧干和时立爱,以及被俘的萧干等人外,北辽朝廷其余文武官员和宗室贵族、后宫嫔妃等,一个都没有逃脱,尽皆被一网打尽。

  通过正面打击,一举击溃辽人的骄傲,认清同舟社是必须尊崇的强者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但通过战争涤荡旧食利者的目的却没有实现。

  辽国经历了从道宗皇帝后期就开始长达数十年的混乱,人心早就散了。

  玉河渡一战失败后,满朝文武就毫无气节地直接投降了。

  显西门外,面对侵略者的羞辱,除了萧德妃这个弱女子,竟然没有一人敢于直面徐泽的拷问。

  这些人早就盼着强大而又仁慈同舟社接管燕京,以避免自己被野蛮金人掳走的悲惨命运,丝毫没有“不食周粟”“十万人投海殉国”之类的觉悟。

  同舟社毕竟不是蒙昧野蛮的蛮族政权,也不是毫无底蕴的造反者,被征服者都已经跪地求饶了,任凭徐泽喝骂羞辱都没人殉国。

  面对如此“温顺”的食利者,征服者要是还喊打喊杀,未免做得太不体面了。

  但正是这一庞大的食利群体拖垮了两百年国祚的大辽,新兴的同舟社政权自然不会再重复旧政权的故事。

  这些人再温顺,也逃脱不了被清算和剥夺特权的命运。

  但在具体实施上,徐泽自然不会做得那么粗糙。

  三日前,其人在显西门外借“大辽是如何灭亡”之问分化辽臣,就是第一步。

  当日时间太晚,来不及让辽臣一一发言,走了形式,选了几个“可用之人”后,徐泽便率军进了城。

  大部分降臣被单独隔离,徐泽要求他们各自写出书面的辽国灭亡原因分析。

  这些人写的材料,除了极少数经秘书室审核认为有价值外,绝大部分都是相互推诿责任的瞎扯皮,其中又有大部分人将矛盾指向了李处温。

  上屋抽梯卖主子的李元帅表错了决心,不仅没有得到征服者的赏识,还成了众辽臣宣泄国破之恨靶子。

  徐泽公务繁忙,稍微瞄了几眼这些人供述后,便命林完(朱提已经外放)将这些材料都送给李处温自己欣赏。

  得知众人这么恨自己,心忧小命不保的李处温彻底撕下了脸皮。

  其人不眠不休,写了厚达百页的“悔罪书”,一一列举其他人罪过,想要将所有人都拖下水。

  正事不行只会钻营的李处温又一次会错了意。

  徐泽虽然看不上这群烂泥扶不上墙的辽国臣子,但也没有兴趣砍掉所有人的脑袋。

  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一些经手实务的辽臣必须暂时保留,要处理他们也得等到顺利移交完相关工作再说。

  而且,处理这些人也用不着李处温跳出来攀咬。

  同舟社虽是侵略者,却也是打着“替失国的天祚皇帝主持正义”之旗帜兵伐燕京的。

  谁不老实接受改造,谁就是罪臣,就送谁去见耶律延禧,何须脏了同舟社的手?

  不过,“罪大恶极”的李处温就不用交给天祚帝了。

  徐泽虽然不喜欢野蛮刑杀,但新旧之交,杀几个民愤极大的奸臣,却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https://www.xblqugex.cc/book_72726832/6484068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