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铁骨 > 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

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


不过只是短短数月,作为大明南都的南京,就已经不见了丝毫鞑虏之气。百姓身上不见了清虏用刀子强迫换上的马褂,即便是那曾经剃只留金钱鼠尾头虽不过只长出了数寸,但百姓仍然欢喜的戴上了网巾——这是高皇帝命名的“一统山河巾”,也正因为其特殊的含义,才使得当年清虏才会严禁网巾。

        而此时的南京,无论士民工商男子皆带着这“一统山河巾”,其间的喻意自然不言而喻,在他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其对“一统山河”的期待。

        普通人尚是如此,身居高位者自然也不例外。

        “砰!”

        一声铳响于世子府的后宅响起,这南京城中的世子府,自然是延平王世子郑经的府邸。今年刚满18的郑经,在月前经郑成功授意离府另辟世子府,同时设立幕府。

        虽说幕府刚立,但在郑经的幕中却也是英杰云集,不仅有江南各地的青年俊才,同样也有王府官吏子弟,而冯锡范正是其中之一,而作为其侍卫,深得其信任。

        “这自生火铳便是江北的自火铳?”

        接连试射几之后,又一次举起手中的自火铳,郑经颇感兴趣的看着冯锡范,问道。

        “现在江北的忠义军都是用这种自火铳?”

        尽管作为延平王世子的郑经对于朱明忠并没有多少好感,但并不妨碍他对江北的军器充满兴趣。毕竟这江北军器犀利已经为人所共知。

        如果有忠义军中的军械官在这的话,一定能认得出来,郑经手中的自火铳正是忠义军中三钱自火铳,与现在忠义军以6钱火铳作为制式火铳,那些用三钱鸟铳改制的三钱自火铳主要用于训练,毕竟相比于前者,其弹丸、火药都减少了五成,训练成本自然下降了一半。

        而除了训练之外,江北各城的守备部队,也大都使用这种武器,其实这正是忠义军特点,尽管同样身为忠义军,但地方守备部队在忠义军的序列中,却一直担任着二线部队和补充部队,至于野战部队则集中于北方,也正因如此,郑经得到的才是三钱自火铳,而不是正在取代五钱铳、三钱铳的六钱自火铳。

        “回世子,现在江北忠义军至少半数皆改用火器!这自火铳正是江北所独用!”

        冯锡范回答着世子的问题时,又把话锋一转。

        “属下还听说去年朱明忠之所以能够兵败达素,全凭这自火铳犀利,其自火铳全用三钱鸟铳改制,若是我军也能将三钱鸟铳改为自铳,如此一来,他日临阵时,自可凭兵器犀利破敌兵阵!”

        “去年就用上的军国利器,到现在还没献给父王,世人皆言他朱明忠于大明尽是赤胆拳拳,以我看来,他所谓的赤胆忠心,不过只是沽名钓誉罢了,若不然,于父王这边又岂会有这些私心!”

        郑经出一声冷笑,说道。

        “他的私心又何止是将此等军国利器藏私,两淮盐税全部为他截流,这江北更是如同其私有一般,父王麾下诸将,又岂有像他这般藏私之人?”

        一直以来,对于据战江北的朱明忠,郑经从没有任何好感,甚至在他眼中,朱明忠根本就是狼子野心之辈,所谓的“忠义”不过只是打着的旗号罢了。

        “大奸似忠,那人不过只是面似忠心罢了!”

        世子的话让冯锡范的心底略微冷笑一下,他能够理解世子为何对朱明忠的不满,究其原因再简单不过——自北伐以来,他朱成仁虽然看似出于大将军麾下,可是从他夺下南京那天起,就不断夺走属于大将军的荣誉,以至于世人只知的朱明忠,而不知大将军。或许大将军能接受这一切,但是世子对此却早就是满腹的不满。

        “还有那银元,自古以来,无朝廷许可,又岂有地方铸币之事,他居然擅铸银元!且不征籍口不征火耗,如此一来,江北不收火耗,江南却仍收火耗,不正是陷父王于不利之中,父王对此居然视若无睹,真是……”

        提及银币的时候,郑经的脸上带着怒容,他出府开幕之后,所上书的第一件事就是江北擅铸银币,可谁曾想,这件事最后却不了了之——按大明律,银两本就是由商号私铸,江北只不过是改银锭为银币,所以并不违反大明律,毕竟江北并没有铸制钱。可谁都知道,江北的银币截然不同于民间自铸的银两,而是等同于制钱。

        “其实,王爷也是顾全大局!”

        冯锡范见世子满面的愤愤不平,便说道。

        “若不是王爷念其功在大明,又肩负守卫江北的重任,又岂会容其胡来!”

        冯锡范口中的“胡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正好付和了郑经的不满。

        “父王待人虽谈不上持之以宽,可是对朱明忠此人实在是太过宽纵了!”

        摇头感叹着,郑经又说道。

        “成功成仁,现在时人只知他朱成仁,又岂知若无父王,又岂有今天大明的中兴!父王若是对其再似这般宽纵,只恐怕……”

        眉头紧锁,郑经的目中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忧虑,他看着远处时,神情越显得凝重。

        朱明忠、朱明忠……

        他从未曾考虑过此人是忠是奸,其实这根本就所无谓,就像张煌言一般,他朱明忠虽说出自父王麾下,但其绝不是父王的亲信,这才是最关键的!

        “世子,属下倒是听说一件事!”

        见世子有了兴致,冯锡范才继续说道。

        “属下听说,那朱明忠以江淮经略衙署的名义上书王爷,称欲对仕清伪官加以清算,从而明正典刑,令天下人不敢再为为清虏效力,不敢再为汉奸!”

        提及此事时,冯锡范的脸上带着喜色,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自取灭亡。

        “哦!”

        冯锡范的话,让郑经的眉头猛然一跳,然后看着他急声问道。

        “此事当真?”

        “回世子,若是不错的话,现在王爷他们肯定正在讨论此事!”

        “好!”

        郑经一听,立即吐出一个字来。

        “若是他姓朱的,当真提出此议,到时候本殿定会支持他,此等好事,我等又岂能反对!”

        别说郑经不会反对,就是王府的官员之中,同样也是无人反对,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件好事——对王爷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大将军,以下官看来,此议甚好,甚好,非但抄没伪吏家产,可以用于充实军需,而且又能威慑屑小,令其不敢再像过去一般肆无忌惮为满清效力,助纣为虐!”

        抄家!

        这是好事!

        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身闽省的府中官员来说,他们与江南士林本就没有太多的瓜葛,甚至可以说,江南士林本就瞧不起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对江南事清官员家产动手的建议,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非但不会反对,他们中的一些人,反倒觉得是件好事,尽管表面上抄家可以解决二十余万大军的军需,但他们所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作为提出者的朱明忠,必定尽落骂名!

        对于南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非但可解决军需用度,如此一来,正像成仁所言,不需一兵一卒,既可瓦解清虏于北方各省统治,南直隶、江西以及浙江本就是文教重地,出仕官员岂止万人,他们或是于京中,或是于地方,凭此一招,即可令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事亲至孝者,必定弃官返乡,而留任者恰正是不忠不孝之铁杆汉奸,如此铁杆汉奸者,纵是没其家产,流其家人又有何妨?”

        即便是王忠孝面对这件事中所带来的利益,一时间也无法找出拒绝的理由,他非常清楚,这件事对王爷的益处。自夺下南京之后,王爷的声望一直为江北所压制,也正因如此,而江南士林人心又大都为张煌言所用,朱明忠的建议对于王爷来说,非但没有任何损害,反倒有利于王爷,如此一来,王忠孝又岂会拒绝。

        “此议一出!只恐怕天下士民之心离乱徒生啊!”

        相比于王忠孝等人的赞同,郑成功又一次看着那份公函,这份公函是朱明忠的呈请,在接到这份公函的时候,他甚至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毕竟但凡稍有理智者,都知道,作为这一建议提出者的朱明忠,从而非但不可能获得丝毫利益,甚至可能从此为士林所唾弃!

        甚至可能尽失民心!

        何谓民心?

        民心从来都不是老百姓的心思,而是士林的心思,毕竟对于也许终生都不会离开村子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更相信那些读书人话语,这人心之所以在大明,正是因为读书人心在大明。

        而现在,朱明忠这一招,尽管有邀好遗老之嫌,但却得罪了另一群人——数万出仕满清以及赴满清科考的士子。

        “废除其功名,勒令其退还取清虏功名后积免的钱粮,再加上了流徒仕清官员的家人,没其家产,成仁……”

        眉头微略一皱,郑成功满腹疑惑的说道。

        “到底为何行此昏招?”


  (https://www.xblqugex.cc/book_68933/259485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