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皇家发行商 > 第441章:吕家见闻

第441章:吕家见闻


吕家而今辈分最高的人是吕夷简正妻——马老太君,正式一些的称呼应该是秦国太夫人。要赵昕开口的话,叫声太夫人即可,当然,如果要更亲切一些,随吕正心叫奶奶也是可以的。

        马老太君是太子少保马亮之女,马亮是个能臣,历任各地皆有政声,但是喜财货,史书评价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吕夷简和马老太君二人的婚姻起初并不得到理解。吕夷简少时,其父蒙亨为福州县令,马亮见而奇之,把女儿嫁给他。马良妻子很不满地道:“嫁女当与县令儿邪?”吕家确实有高官,比如吕夷简的叔叔吕蒙正就是宰相,但是和吕夷简这支又有什么关系。

        马良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看重吕夷简的,史书中并未明确写出,但是他的这次选择,直接影响到了他的身后名。马良去世的时候,吕夷简任宰相,有司谥曰忠肃。若是没有吕夷简的帮助,以马良的名声,恐怕是得不到这个谥号。

        吕夷简去世之后,应该说,幸好还有老太君扶持着这个家,维系着与各个大族之间的往来,否则人走茶凉,吕家是否还能够有今日声望,可就不好说了。

        本来老太君都是住在寿州老家的,此番孙女大婚,还是嫁给当朝太子,吕家一跃成为皇亲国戚,换做旁人都镇不住这个场子,遂从寿州搬到汴京来,继续发光发热。吕夷简三次任相,在汴京自然是有不少宅院的,也不必担心住处问题。

        赵昕这一次来吕家,主要就是拜见马老太君,带的礼物中,有一半都是给马老太君的,具体的赵昕没有看,是曹婧操持的这些。

        此外吕家的主要成员,吕夷简长子吕公绰今年才离世,甚是可惜。次子就是赵昕的岳父吕公弼,本来是河北转运使,因为这场婚事提前回京了,估计会有升迁。日后不出意外的话,能够进入两府之内,但是作为外戚,想要太多的权力不太可能,荣华富贵少不了就是。

        三子吕公著,赵昕的恩师,如今在外任职,并未回京。四子吕公孺也在外任职,同样不曾回来,至于五子吕公餗而今在礼部任职,颇为清闲。所以,赵昕来吕家,只看见的自己的岳父还有五叔。

        此外,吕夷简还有两个女儿,也都嫁给名门。大女儿嫁给司封郎中王雍(宰相王旦之子),和王家联姻,奈何不孕,并未产下一儿半女,生活不是特别顺心。

        总的来说,这一次赵昕主要是认人,不仅是认长辈,也是认同辈,吕家同辈之人也有不少,几乎每一个分支都有三四个兄弟姐妹。加之吕夷简兄弟姐妹那一边的亲戚,这一次凑了好大一家人,足有上百人,举办得热热闹闹地,下人出入不已,忙里忙外。

        赵昕身为太子,这些场面自然是习以为常,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到达的时候一一拜见各个长辈,虽然辈分最低,但是因为身份地位,赵昕反倒好像像主人一样。

        在此期间,赵昕同时收了不少礼物,只不过是吕正心拿着,和嫁妆也没有什么区别。吕正心管就管呗,赵昕也不在乎这些。

        到了下午的时候,岳父吕公弼说自己有些乏了,让赵昕和吕家同辈多聊聊,增进一下感情,说完之后将吕正心一把拉走,也不知道询问一些什么,还是要交代一些什么。

        赵昕识趣地紧,不该问的不问,再说了和这些同辈在一起,自己也少许多约束。一般这个时候都是玩些文人之间的游戏,猜字对联这些,毕竟吕家世家名门,诗书传道,总不能打叶子钱,玩双陆吧。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如此准备的,为了在赵昕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一些人甚至为此准备了半个月不止,请了不少名门大家帮着揣摩诗词,探索对联,只是希望得到赵昕的赞美。不然呢,不会真的有人认为在宴会途中,短短三两分钟内能够七步成诗吧。不是人人都是曹植,况且人家那也是诗以言志,有情感在。

        事实上,赵昕也有准备,只不过比不上他们罢了。吕正心担心自家良人在家族宴会上出丑。在出发的时候,还向赵昕泄露可能会遇上的刁难,帮着赵昕化解危机。

        赵昕身受一流皇家教育,虽然对诗文这些不感兴趣,但是应付这场场面,还是绰绰有余的。

        几个游戏之后,赵昕将话题引导到不久前南征交趾一事上,众人自然是对赵昕一阵夸赞,把赵昕和卫青霍去病李靖这些不世出的名将相比,坐镇中军,“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听得赵昕自己都不好意思。他南下一趟,事实上并没有施加多少个人意志,只是按照宋巡等人的既有路线执行而已,远当不起这些夸奖。

        将话题引导到南征交趾一事上后,赵昕继续道:“岭南之地,人畏之如虎,以为瘴毒遍地,蛇虫出没,实则是大有作为之地。其地广而人稀,长夏而无冬,稻苗短至五十日可熟矣,使良田尽辟,则北地何愁军粮不足。”

        赵昕希望一批吕家子弟南下两广及交趾,帮着开发当地,不一定要去当官。事实上科举这条路也不是人人都能够走通,即便是吕家也是如此,否则宰执们一把年纪了,还会扯下脸面来争抢荫蔽的名额。

        总有些人要另寻出路,与其在家混吃等死,不如出海打拼一番,日后成就说不定比选择荫蔽当小官的同龄人要高。种植特产,南北海路交通,甚至于跨国贸易,哪一项不是至关重要。

        能够当官的,也有志于当官之人,想要在科举这条独木桥上闯个天地出来,赵昕自然不会拒绝,正好自己在朝中势单力薄,需要人手帮衬。若是有人无意于官场,不如去两广谋个出路来,无论是进入船厂任职,还是以吕家的资本开设一个新的公司都行。

        许多人被赵昕说动,但是毕竟是人生大事,事关重大,还是需要回家问过长辈才行。赵昕也不急,只要有一个就行,有一个赵昕就打造成积极分子,先进案例。


  (https://www.xblqugex.cc/book_68715100/172674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