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老朱一辈子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样!
风中小燕子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很快。
大明的科举制度开始了正式改革!
全国各地设立学堂。
建立从稚子到成年的教学体系。
采取公私合办的方式。
国家每年拿出一笔银子对这些学堂进行补贴。
学生可以选择上学或者不上,并不强制。
朱高炽知道,在大明如今的生产力条件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今是肯定别指望义务教育的…
那样的负担太重,意义也不大!
自然科学都还没怎么发展,只能再继续培育了。
不过。
就算只是初步补贴,并且参与了公私合办教育的方法。
需要的银两户部随便算算,也高达500万两!
每年!
这笔银子,朱高炽大方出了。
如今,朱高炽的生意越做越大。
睿王府已经垄断了整个东北亚的贸易。
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来自东瀛的银矿开采。
为朱高炽带来了海量的银两!
算起来。
朱高炽在睿王府积累的银子数量,已经高达上亿两!
这才只是短短三年时间!
这期间。
朱高炽为大明财政也上交了1亿两白银!
说起来,还得是对外贸易。
大明朝一年开采的银矿不过300万两。
算上私矿,也绝超不过1000万两。
而如今,对外贸易,每年输入大明的银子,就达数千万两之巨!
同时。
因为朱高炽旗下的商业带动了整个大明的商业繁荣。
大批商人、地主老财,开始释放出自己存在家中的银两,积极参与到了大明的商业 活动中!
毕竟。
现在赚银子比什么时候都来的容易。
就应该扩大投资!
譬如,如今的长城内外,开了几百家纺织厂…
东南沿海,走私活动愈发猖獗。
如今的大海商,比起当年的蒲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加强基础教育。
科举改革的第二条,就是考试内容!
从身体素质,到各学科学习,全部革新!
并且每年都有新变化!
从四书五经,拓展到了自然科学!
朱高炽初步确定了物理、术数和化学三门。
每年,随着知识的更新。
官府会向天下学堂印发相应的教学内容。
并派遣官员到各地巡回演说、讲解。
当然。
八股文的地位也没有削弱很多。
总体上。
四书五经的考教成绩还是要占到总成绩的5成。
这一条是朱元璋加上的。
毕竟,老朱还是知道什么对维护自己的统治有好处的。
科举改革的第三条,便是当官制度!
以后,哪怕是进士出身的官,也必须先从吏员做起。
大明将官分为九品。
一般情况下,进士出身的官,起步就是七品。
而吏员是什么?
没品!
只是负责最基础的工作。
不过。
落到一个县城里。
吏的权力就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大明虽然治理着全国六千多万人口。
但对于公务员的任命实在是吝啬到了极点。
全国上下,包含六部三司等衙门算在一起,有“编制”的官员数只有两万四五!
而当年南宋一朝,官员数量尚且可以达到三万四千多!
南宋土地面积和人口远远少于大明,但官员数量还比大明多三成。
这样的情况下。
也意味着南宋的基层治理水平要远远高于大明!
而大明,则基本就处在皇权不下县的地步!
县城以下,听吏员的!
作为一群没有编制的吏员。
这些人没有理想,因为升迁无望。
这些人没有原则,因为管理松散。
而他们的权力,又十分的大。
整个县,从税收到司法,再到政策执行,只靠一个县令是不行的。
几乎全都要靠这些吏员。
而他们常年居于县城,因此势力也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强到了县令就任,也不得不 任由他们摆布的地步。
铁打的吏,流水的官。
最终。
整个大明的基层基本都被这些吏员掌握了。
无底线的腐败加上无上限的自由,让这些吏可以肆无忌惮地欺上瞒下。
老百姓对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
朱高炽还不敢动这套制度。
毕竟,官员还太少。
国家财政的底子太薄。
百姓的受教育水平不足。
更关键的是,社会生产力还是农耕文明的水平,纵使朱高炽强行将工业文明那一套 管理制度套过来。
只怕也未必能适应。
倒不如继续培育,只是做一些边边角角的修补和增强。
而观政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
可以让这些拥有官身的人在一开始不掌握过高的权力,同时更加熟悉政务。
吏的工作是直接接触刑名律法和税收农作。
这也是各部所需要的干才!
等他们锻炼的差不多了,再继续提拔任用到更高的位置上。
这一条制度,起码比上来就让这些家伙做知府、做县令来的好!
而且。
朱高炽还特意要求。
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庶吉士,也必须在县、府、州、省轮换任职满10年,方可返回中 枢!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杜绝那些不接地气的官!
要知道。
庶吉士的正常升迁路径,是先在翰林院、国子监之类的地方,任个清贵职位。
这个时候。
他们通常都是五六品的官。
此时,或者着书立说,或者修史教课。
等到学问做的差不多了。
基本也就可以继续提拔了。
或者下到地方任个知府,锻炼一段时间,回六部。
或者干脆直接在六部内部升迁。
这些高高在上的庶吉士对大明制度和现实情况一无所知!
朱高炽是坚决反对这种事情的。
毕竟。
庶吉士未来就是执掌大明朝政的人,这个群体如果都是一些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 人,国家大事也就别想治理好了!
南京。
紫禁城。
宣政殿。
朱元璋看着眼前十岁的睿王朱高炽,心中感慨万千!
老实说。
老朱一辈子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样!
很多事情,他一眼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和弊端,但却很难立刻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 方案。
甚至对于这个问题本身,他都没有理清关键所在!
而这一次,随着关于科举制度改革的事情落下帷幕,朱元璋已经发现了朱高炽的治 国才能!
虽然只有10岁,但他的眼光之深远,布局之周密,做事之稳妥,确是连太子都比不 上的。
这孩子…
不能继承皇位真是朕最大的遗憾!
可是。
老朱这个人,开弓没有回头箭!
既然选中了太子作为继承人,那就别指望他会改弦更张。
何况太子朱标,同样人品贵重,做事稳妥可靠。
未来纵然不能做一个开创之君,但做一个守成之君,却一定极有建树。
(https://www.xblqugex.cc/book_67450454/212120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