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节奉义
士心本尊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夫人睡的可好?”
“我都忘了几时入睡……”
“不过睡的很舒心,我梦见心窍起明光,欢喜以为自己入了真学。”
“醒来果然是梦。”
……
翌日清晨,县衙厢房。
丫鬟环儿来换火炭,见夫人杨氏睁眼望床帐想事,走去搭话。
杨氏牵手坐起,讲述昨夜醉梦, 又说:“我还梦到,有点灵光落入腹内,进了胎子之中,你说这是不是吉兆?”
环儿转睛想昨夜公子‘灵针刺腹’,明白夫人此梦何来,笑道:“一定是吉兆。公子出生, 定是灵童。”
杨氏掩口而笑,问:“外面几更天了?官人可去县衙点卯了?”
环儿回话:“现在天光大亮, 都过辰时了。刚才老爷点卯回来,还问夫人起了没。又去忙公事了。”
杨氏闻言与丫鬟推窗望外。
见外面白雪明亮,阳光明媚,寒风清爽。
她心灵有所染,笑怪丫鬟不早叫醒自己,转思道:“官人可是操持给刘府送封赏?”
“嗯。”环儿点头说:“老爷今日要带领全衙官吏公人,去给刘公子送‘天子封赏’。”
杨氏耳闻想起之前撕毁他的书信,心生愧意:“那事官人可知道?”
环儿说:“夫人放心,奴婢守口如瓶。今日喜事一冲,我估计刘公子也就忘了。”
“不如今日夫人再去府上道喜,送些东西作为贺礼。”
“一来算作赔情,二来解他之疑。”
“你这个提议不错。”
杨氏笑赞,随与丫鬟商量送什么作为贺礼。
此时,府衙外、东城门、码头岸口三处张榜之地甚是热闹。
围观乡民百姓多达千众,众人纷纷谈论‘天子封赏槐花巷刘郎’。
“奉义君子, 好!我看刘郎当得此封。”
“非刘郎解灾救民, 我等无有性命在此说道。”
“我曾闻刘世才过去有个号,叫刘三第。也不知何人所起,若知是谁,今日把他扯来,叫他看上十遍!”
“君子不念旧恶,哪会和小人一般见识?”
“我看以后都要改口了,当称刘郎为奉义!”
“是也,当称‘刘奉义’!”
众人欢悦交口相传。
【刘奉义】这个新名号,很快便在坊间传扬开,更多百姓跑来看榜文。
而南城槐花巷里,亦是一片热闹之景。
一条巷子涌入上百人,其中孩童居多,成群结伴的挤在刘府门前,作揖道贺,讨要喜钱。
平儿福伯笑面各挎着一篮铜钱,发给来道喜的童儿,一人给五个子,够他们买糖吃。
买糖小贩就在巷口支摊,童子前脚得钱,后脚落到他碗里。
大人们挤在巷子两边, 笑说刘府过去之事。等着看官家来送封赏。
其中有几家富户奴仆,潘家书童与丫鬟燕儿也在凑热闹。
书童道:“今日刘府大喜, 我家蒙受大恩,当来道贺。”
燕儿点头,杏眼盯着巷尾道:“夫人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派我来盯着,何时官家封赏完,再登门拜访……”
“二夫人思虑周到,那你盯着,我回府报知公子。”
说着书童健步出巷子。
燕儿则走去巷尾,揪住一个多要喜钱的小孩说:“你都讨要两次了,还敢来讨喜?”
那小孩见被识破,笑嘻嘻挣脱跑掉。
后燕儿又把其他孩子驱散,对平儿道:“今日府上大喜,发些喜钱理所应当,却也不能凡要就给。如此万贯家财也要散尽。”
“哥哥、阿伯说是也不是?”
平儿福伯齐看她,点头称‘是’。
平儿颇有好感,问:“不知妹子在谁家府邸当差。”
燕儿笑颜说:“小妹是潘家二夫人身边丫鬟,今早闻贵府喜事,夫人命我来看,还想拜府道贺哩。”
两人说话时,阿九探出头,叫平儿问:“老夫人叮嘱买的鞭炮可买了?”
平儿打个激灵,手拍脑门道:“我把此事忘了,光顾着发喜钱。这就去!”
阿九笑着目送,转眸看眼燕儿:“妹妹别站外面了,进来说话。”
“哎!”
燕儿应声跨过门槛,款款道个万福。
阿九招手引她进后院去见公子。
刘府后院聚着一众巷邻,男女老少挤在正房门口,与房内刘公子、老夫人欢谈笑语,玉娘母女隐于背后。
见阿九带春燕过来,刘彦示意领到书房,与母亲说一句,便去书房相见。
片刻春燕从书房出来,面带高兴之色,走时不忘欠身一礼。
刘彦提袖点头,等她走后对阿九道:“王氏来时,迎她一下,叮嘱见老夫人,莫提过去恩情。”
阿九领喏,望外说:“不知陆夫人来不来。昨夜公子以文光安抚其胎灵,今日她心性该会好些,但求她来了,莫搅闹喜事。”
“娘子多虑。”
刘彦回想昨日道:“陆夫人心性再坏,也不会在此封赏礼仪上搅闹。”
主仆说话,忽听院外传来明锣声响。
声音由远至近,跟着院里巷里嘈杂降下。
少时,福伯平儿入后院,告知老夫人、公子:“官家送封赏已至巷口。”
院内老少邻居喜笑开颜,分视刘家母子。
刘彦淡笑吩咐他们准备降香迎奉,随接母亲挽手出府。
身后众邻一拥而上,帮着平儿福伯挂鞭炮、抬香案,众声欢谈四起。
迎接皇恩御赐有一套礼数章程,高门大户礼数繁杂十多道,刘彦精简为两道,先是出门迎赏,后前院降香。
这般不失礼敬,亦省掉繁杂礼节。
见刘府大门敞开,巷子里铜锣声收了,众目齐望巷尾跨门而出的刘氏母子。
刘彦身过母亲,眼望一条巷。
两边百姓林立,中间衙门众官,包括陆知县、周县丞、范县尉、郭主簿、孙押司、韩都头、沈都头等二十余众人。
最前方有六名公人,为首两人持锣鸣礼。
身后四人竖抬匾额,匾额用红绸遮盖,另外还有两人端着御笔和黄金。
陆侯与左右县丞、县尉互视一眼,领步走到头前。
范县尉高喝一声:“皇恩到,刘世才接封!”
刘彦迈步上前,相距一丈躬身施礼,阿九则扶着刘氏行跪礼。
依大周礼法,凡有功名的读书人接封不用行跪礼,包括入公堂、见上官、吃官司,皆可以站着,此乃大周太祖皇帝钦定。
陆侯见他家礼数到了,接请天家皇恩,口念封赐圣旨。
圣旨乃翰林院草拟,文词皆是官话,大概百字,乃赞许他相助治疫,后段说封赐之号、封赐之物。
刘彦怀以礼敬,但心思却在天子书信上。
昨夜回来他读了天家玉书。
那封信写的颇有意思。
天子书中不用‘朕’,而用‘我’。
比如有一段这样写:“君子思出六法治疫,我读了之后深以为然,治疫不应只治人,还要医治民心……”
诸如这样的话,信中比比皆是。
读起来,好似远方旧友来信,全是质朴白话。
所以今早刘彦与天家回信,也沿用他的行文,写下八百字,连同汤圆一起交给杨万山,托他去府城转交两位翰林。
陆侯读罢圣旨,一声‘钦此’,刘彦收了礼数,阿九扶老夫人起身。
周县丞笑颜说:“天家封赐在此,请刘奉义查点。”
刘彦回笑抱拳,走到牌匾前,亲手扯下红布,见【大节奉义】四个御笔金字射入眼眸!
巷里众百姓并肩接踵,争先张望,交头接耳问识字的匾额写什么。
而刘彦感应文字金光入眼后,他身性那座尊经阁被套上红光,阁楼内亦出现一块同样的匾额!
他心灵抖擞,多半步近看御笔金书,暗道:“天子暗藏敕令,竟把四字施加在我身上。”
“这四字,今后将伴随我终身了。”
“他年我若有违【奉义】之号,必将失节灭道!”
“古之帝王封赐,皆有敕令加身,赵王君对我是真封。”
……
(https://www.xblqugex.cc/book_62846762/7069798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