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渐入佳境
霖玥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插翅难飞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郎悔
王静没有一竿子把陈秀丽的想法打死,而是告诉她这所学校的考试难度很大,一年级的考试内容,里面涉及的部分拔高题甚至包括初中知识,君君虽然聪明,但考上的概率几乎没有,没必要浪费时间去考试。
“这样啊,我还以为只考一年级的内容呢,那君君肯定考不上。”陈秀丽改了主意。
王静偷笑,“而且,太早寄宿也不好,将来和你不亲,有你哭的时候。”
“是呢,”陈秀丽彻底放弃了送君君寄宿的想法,“孩子就是谁带得多,和谁亲,今年我开始忙了,君君和我妈经常呆在一起,姥姥就是她心里的第一名,我已经退居二线,也就是最近我陪她多了,才算好一些。”
王静又给她提供了另外一个办法,“想来省城,不用急,高一过来就赶趟,你等她中考完事的,要是成绩好,大把学校抢着要,实在不行,我们学校给她兜底。”
有了王静这句话,陈秀丽彻底放下心来,王静所在的高中可不是普通高中,那是省重点。
九月份的几场雨过后,山上的蘑菇开始长出来。和山野菜卖不出市的狭小市场相比,蘑菇的市场要大得多,小鸡炖蘑菇这道东北名菜,早已家喻户晓。而且大部分蘑菇可以晒干存储,并不影响其风味,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商贩大批量收购蘑菇。
这也就意味着,陈秀丽在收购蘑菇的成本上,要远远大于山野菜。
但同时,蘑菇的销路也不局限于出口,不论是本地的东北市场,还是外省市,需求一直存在。
不过,陈秀丽仍然想主做出口,原因无他,利润高。
红姑在大连的销售公司,初具雏形,已经像模像样地投入工作。
公司开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和岩井商贸敲定下半年的供货单。
陈秀丽赶在第一茬蘑菇出来时,亲自去山上捡了几筐,一半烘干水分成了蘑菇干,一半加工成湿货。
金美淑略有些嫌弃地翻着蘑菇干,担忧道:“这玩意晒干也不好吃啊,能行吗?”
第一茬出来的蘑菇是大腿蘑,因为蘑菇的根部极其粗壮而得名,很多吃了一辈子大腿蘑的东北人都不知道,它的学名是牛肝菌,不单是在中国,即使是国外也享有盛名。
陈秀丽心里也没底,大腿蘑鲜食肉质鲜美,又滑又嫩,晒干了以后发硬,这边通常都是采下来直接吃掉,或者用盐腌上,现在家家都有冰柜,也有不少人把它冻上。
“也许,小日本和咱口味不一样。”
产品用大客车捎到大连,就剩等消息,在没有准确的结果之前,陈秀丽没敢大规模收购,每日收上几百斤作罢。
河源商贸的事,无论何时回想起来,她都胆战心惊,陈秀丽不认为自己还能有那么好的运气,再碰上一个岩井商贸。
蘑菇这边收的少,厂子里来的人却不少,金美淑的新品研发出来了,她想试水小包装的桔梗咸菜,做成甜辣口味,既能当菜吃,也能当零食。
9月正好是桔梗收获的季节,8毛钱一斤,有大把的人过来卖。
几天以后,红姑来了消息,大腿蘑晾干的方式不对,需要切成片状,岩井商贸要求再送一批样品过去。
陈秀丽加班加点,开动机器,不敢有丝毫拖延,毕竟再折腾一个来回,大腿蘑该过季了。
这次比预想中的快,两天就来了消息,岩井下了订单。
50克的大腿蘑切片要10万袋,鲜货要5万袋,杂蘑2万袋,松树伞干5万袋。
陈秀丽和金美淑看着货单,欣喜之余也不免头大,她们都担心完成不了。
蘑菇的生长和气候环境息息相关,有的年头蘑菇多,有的年头就少,这是老天爷说了算的事。
正发愁的时候,红姑的电话来了,给二人吃了定心丸,原来她已经和岩井报备过这个问题,并且写到了意向协议里。
“红姑,可真厉害,把日本人都搞定了。”金美淑由衷佩服没见过面的红姑。
单子有了,剩下就是加班加点的干活了。
陈秀丽做样品的时候,测算过鲜货变成干货的折损,要想达到岩井的供货量,光大腿蘑就得买入7到8万斤。
单靠太平镇收的蘑菇,不够。
她马上联系了桓清县的陈晓明,桓清县也是有名的蘑菇产地。陈晓明听说能挣钱,忙不迭地答应下来,这两年苦苦支持药材园,家里早已是入不敷出,媳妇对他颇有怨言。
陈晓明没经验,岩井的要求又比较高,陈秀丽直接从厂里派了一个收购员过去,头一天收的货,第二天用车拉到厂里加工,即使收货有些不如意,也能及时纠正过来。
两线作战,到了9月末,太平镇的大腿蘑进入尾声,陈秀丽总算收够8万斤。
大腿蘑没了,榛蘑相继进入了旺季,岩井的订单不收榛蘑,但在省城和南方市场,榛蘑的影响力比松树伞还高,所以陈秀丽照收不误,她不能只盯着岩井一处的单子。
忙碌的日子持续到了十月中旬,天气冷了,几场霜冻之后,蘑菇再也不出头,养精蓄锐,只待来年。
去掉岩井的订单,厂里此时还剩4万袋杂蘑,10万袋榛蘑,1万袋松树伞。
这点产品,别说出口,铺东北的市场都不够。明年还得继续扩大收购范围。
大连的销售公司,在陈秀丽的坚持下,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电子商务部,名字叫得很高大上,其实只有一个员工,专门负责在淘宝经营店铺,卖厂里的产品。
红姑觉得没必要,一单一单地出,远不如走外贸和商超供货来得量大。
已经体会过网购便捷的陈秀丽,有另一番见解,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网购,她的网店赚不赚钱是其次,有这个渠道,很重要。
大连有红姑坐镇,青岛市场,陈秀丽也没有放弃,小王带着蘑菇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销售公司的成立,给了小王很大的压力,原本厂里只有他一个销售,现在不仅人多了,还是在大连本地招聘的大学生,他们有文化,会外语,相比之下,自己除了能吃苦,似乎没有比他们更优秀的地方。
但成功,或许需要吃苦,却又不仅仅需要吃苦。
所以,这次去青岛,他也卯足了劲儿,想要做点成果出来。
(https://www.xblqugex.cc/book_54747930/41423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