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印子王郭连城李豫 > 第64章 墙头草秘密倒戈

第64章 墙头草秘密倒戈


“绫儿怎么可能入你的总督幕府?”

        “她可是你的君呀!”

        李豫接受不了的想法太多了,君乃臣长之外,眼前更不能接受女子为领兵。

        这成何体统嘛。

        他勾勒的大唐宏图里,可不存在这种情况。

        “绫儿还小不懂事,她就是好奇在贪玩而已,朕不会让她去做危险之事的。”

        “更不可能容许她混杂于军中,东奔西跑,又辛苦又危险。”

        “不行不行不行。”

        郭连城心知,李豫的想法不转变,是因为没看到实际结果。

        这个问题可以有耐心些,以长远的目光等一等再说。

        心思一转,郭连城开腔说道:

        “东都的百姓因为你的到来而心有忐忑,忐忑你的到来会带来祸患。”

        “这不,城外的动静,更在百姓心里增添了这份担忧。”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能太平过日子就行。”

        “若大唐连这点儿小要求都做不到,某天某个叛贼宣称自立新国,给百姓看到了更好的生存土壤。”

        “那时候,大唐又该怎么办?”

        “现在可不是你将目光集中于军营的时候,而是该去想想如何安抚百姓。”

        李豫的忧虑被郭连城的话勾起。

        是啊,百姓……

        “可是该怎么办呢。”李豫又开始苦恼。

        “整个东都人口不过一二百万,以户而言就是六十万户,每户的男丁都要履行徭役,剩下的都是妇孺孩童。”

        “国策命令百姓必须服从天子,但你这个天子的国策若能给百姓新的出路,这才是有效的国策。”

        理论李豫能听懂,但无法从理论上去推想出实际的:

        “恩公继续说?比如呢?”

        “缺钱,就让百姓去替你挣钱,百姓挣钱了,你才能收来钱。”

        “于你仍实控之地推行家主令,或能一解你现在无权无钱的困境。”

        郭连城把家主的推想,详细给李豫说道了一通。

        以设定的惩罚,倒逼女子承担更多责任,责任使养家的女子找到并走出更多出路。

        只要结果显示,无人受到惩罚,百姓有了出路,就也有了更好的生活。

        李豫恍然的听着,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以前他一向以为政令就是政令,出台政令的时候,只有出台者认为政令是为百姓好、为国好。

        从来没想过政令虽是命令,但也能以提供出路的形式来下达。

        “甚好,甚好,恩公的提议精妙绝伦!”

        李豫被打开了一条思路,眼前也再顾不上什么府兵、什么女子领兵。

        当即就小跑着回自己的务公殿去,起草将于两道先行推行的家主令。

        而郭连城也意识到了个事儿。

        为什么古典时代的百姓统计单位是户而不是人。

        户则有男,在当权者眼里,男才有用吧。

        若家主令能推行,以后人口统计时,就将以人为统计单位。

        因为女子的巨大作用也被当权者看到了。

        ……

        李适和不足五十员的保镖,一直守在城楼上。

        而行宫里,两天了也没来任何援兵。

        城外却阵仗浩大,元载和鱼朝恩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就这么待着数万兵力,僵持于城外。

        郭连城知道这两个货色没有篡朝的胆量,但李适可不知道。

        以前长安被叛臣带兵杀来多次,可不就是因为那些叛贼有弑君篡朝的野心。

        他们想抢的可不是实据地盘,而是君主的名号,意图立国、将李唐取而代之。

        总之这年头的君,是高危职业,想弑君的人实在太多。

        幸好朝中老臣,做臣做惯了,才没弑君的野心。

        ……

        元载此次带兵过来,满朝文武也来了不少。

        百官是想迎李豫回长安的,元载也是,但又不局限于此——

        从各地方发来长安的上奏多之又多,元载也带来了。

        曾参与安史之乱的朱希彩,于幽州发动了地方兵变,杀死了卢龙节度使,自命为卢龙节度使。

        于卢龙镇布告立国号“秦”,已公然宣布立国了。

        若唐廷毫无反应,卢龙镇的百姓自然要依附所谓“秦国”。

        长此以往,大唐疆域内,公然立国叛唐者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

        大唐将名存实亡!

        好不容易位极人臣,大唐却式微了,元载又如何能容忍。

        李豫这一跑,无数奏疏都被搁置。

        京畿道西南部的陇右道向来不安分,只因离京畿太近,怕被就近武力镇压,这才小动作不断、但大动作不敢有。

        不解决的话,万一陇右道也效仿卢龙镇。

        整个大唐的西南疆,恐也将失控。

        做大唐的臣,还不如依附陇右道。

        混乱又复杂的局势下,元载虽非贤良,却是大唐的忠臣。

        武力破门不成,他只能在严密护卫下,亲自跑到城楼门口处,大声呼喊:

        “请让陛下出来,臣有要务上疏!”

        “若天子不理朝政!我大唐将分崩离析!”

        “恳请陛下出来面见!”

        李适并不想搭理元载,但言辞之恳切及危急,他又不得不往心里去。

        “将奏疏放到城门外,其余人等退下!”李适回应道。

        元载吹胡子瞪眼:

        “除非将郭连城绳之以法送出来,否则禁卫绝不可能再后撤!”

        李适无语,看来对元载来说,奏疏再如何危急,也不如他跟郭连城的私人恩怨重要。

        阿父选择弃长安来洛阳,这个决定没做错。

        只是无奈走的太仓促,各地的奏疏都还是在往长安发。

        “殿下,百姓在城郊山脚处捉到了形色异常之徒,其人自称王缙、刘晏,口口声声要见殿下或陛下。”

        李适与城外对峙僵持间,城门侯忽然而来,告知此事。

        王缙和刘晏他当然知道,但根本不熟。

        记住这两个名讳,还是因为恩公郭连城曾让他试试收拢二人为自己人。

        “只有他二人?”李适警惕的问道。

        城门侯摇摇头:

        “总共有十二人,他们称是来为殿下谋事的。”

        李适有些惊喜,但不敢全盘相信。

        墙头草虽为人所厌恶,但不得不说,墙头草比任何人都更敏感于变化。

        阿父决定来洛阳重塑朝纲,这些墙头草估计也意识到了。

        思绪飘荡,李适权衡了好一会儿,终于说道:

        “带我去见见他们。”


  (https://www.xblqugex.cc/book_54709478/1198626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