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盗墓被直播了 > 第九十四章 汤沐之资

第九十四章 汤沐之资


  “宝志和尚是谁?”

  曹七七想了想:

  “宝志和尚为南北朝时金陵高僧,世称宝公、志公,他是南北朝时建康(南京)人。七岁出家于钟山道林寺。关于他的事迹,大多散见于《南史》中。宝志和尚留在世上的痕迹宝公塔和三绝碑,就在如今南京中山陵灵谷景区。”

  “宝公塔与志公殿相毗邻”

  “宝公塔是梁代名僧宝志和尚的墓塔,即文学作品中的济公和尚。”

  “梁代古塔为五级石塔,建在南京钟山独龙阜,明初建孝陵时迁至灵谷寺”

  1935年为建阵亡将士公墓,宝公塔被迁至志公殿附近。

  据记载,其棺椁内有一石函,内有一只陶钵,钵内保存有宝志的佛牙、舍利,此外另有一方石碑,石碑上记载了宝公塔从独龙阜迁徙灵谷寺的经过。

  三绝碑原本在宝公旧塔前,后迁至志公殿内,因碑上刻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李白所作像赞以及颜真卿的书法,故称“唐贤三绝碑”。由于战火毁坏,历史上曾有多次重刻。到清代第三次重刻时,碑额上端又增添乾隆手书“净土指南”四字。。

  “唐贤三绝碑”始刻于唐代,是为了纪念梁代名僧宝志和尚而立。

  据历史记载,笃信佛教的梁武帝特别敬重宝志和尚,并尊其为国师。宝志去世后,梁武帝特地出资在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建佛塔(该塔在建明孝陵时移至灵谷寺)安葬。与宝志同时代的画家张僧繇还特地为其画了一幅全身像。

  “三绝碑”中的第一绝,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根据张僧繇的画摹绘的志公像。吴道子的这幅画线条流畅、体态飘逸,因此就成了宝志的标准像而被刻在石碑上。

  不久,诗人李白游金陵时见到此画,顿发思古幽情,信笔写下了四十字的像赞一篇。又过数年,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又将李白的像赞以正楷重誊,并刻于碑中宝志像的上方。于是,“李赞、颜书”就各自成为了“三绝碑”中的第二、第三绝。

  如今,从旧拓上见到的“三绝碑”内容并不止这些。分列于宝志像左右两边的还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题写的《宝公菩萨十二时歌》;而碑最上面的“净土指南”四字,则是乾隆帝第二次下江南时书写。

  曹七七顿了顿:

  ““三绝碑”历经历史上数次毁刻。最初刻有唐代三大家真迹的原碑保存时间是最长的,一直到宋末元初才因战火毁坏。元代重刻时又增赵孟頫书写的《十二时歌》,此后明人笔记中就称之为“四绝碑”了。可是“四绝”的名字很快就随着碑的被毁而被淡忘了。当清初再次重刻时,人们都习惯用它最早的名字“三绝碑”。如此反复,“三绝”之名就一直延续下来”

  “说回宝志和尚其人一生充满神话色彩的宝志”

  “难道还有玄学故事?”

  众人感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和尚。

  “是的”

  曹七七说道:

  “宝志和尚生于东晋末年,历宋、齐、梁朝。他整日提著的杖头上所挂的刀、尺、佛,据说是用谐音暗示未来的三个朝代:

  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

  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

  佛可掸尘,预言陈朝。”

  而他的预言总是很灵,且名声越传越大,连梁武帝都特别敬重他。上千年沿袭下来的寺庙撞钟习俗,也始于宝志。

  有一次,梁武帝询问宝志如何解救地狱中的痛苦,宝志回答:“惟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梁武帝下诏要天下寺院击钟。

  有关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

  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据清末文人蒋瑞藻先生在《小说考证》中说:实则南宋初无济公是人,乃因六朝宋宝志而伪传者也。”

  “这么邪乎?”

  “真的假的,老妹儿,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曹七七呵呵一笑:

  “史书这么记载的”

  “《梁京寺记》记载梁武帝天监十三年,梁武帝用二十万钱为圆寂的宝志禅师修筑定林寺前冈独龙阜。永定公主用汤沐之资,在其上造五级浮屠。”

  “浮屠?”

  “浮屠,即佛也。”

  曹七七叹了口气:“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

  “汤沐之资是啥?”

  人们对这个名词有些蒙。

  “难道是年龄?”

  曹七七一头黑线:

  “神特么年龄,暴露了吧,你们之前就是划水了”

  曹七七气呼呼道:

  “汤沐之资,汤沐源于:汤沐邑”

  “汤沐邑”这个词语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而贵族受封的汤沐邑,则是一种食邑制度。

  《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公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书》:“其人揖让乎汉天子之朝,其汤沐邑之入,稍稍厚乎汉相公卿。”亦省作“汤邑”。

  秦汉以前,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

  秦汉推行郡县制,承受封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利,食禄已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可以世袭。

  从官员等第上说,如果一个县成为汤沐邑,官员的级别可能会有变化,举例来说:东汉桓帝时以汝南郡阳安封给女儿为汤沐邑,于是该邑长称令,公主死后,阳安令复降为阳安长。令的级别略高于长,见《后汉书·孝桓帝纪》。

  所以,汤沐之姿,意为从自己的赋税等收益之中拿出的钱,也可以说理解是自己家的私房钱。

  “原来是这个意思”

  众人恍然大悟。

  “这古人就喜欢整这些文绉绉的名堂,搞得老夫这个博士还以为自己是个文盲”

  “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也对,毕竟隔行如隔山”

  曹七七忽然想到什么:

  “提及永定公主,就不得不说南京一处古寺:永庆寺”

  永庆寺位于南京城内五台山东侧,此寺庙就是永庆公主舍宅为寺所建,故名永庆寺。公主又捐汤沐之资,在寺内建五级石塔一座,全用白石砌造,故称白塔,而永庆寺又名“白塔寺”。

  朝代更迭,寺内建筑均告坍废,惟存一塔,明清年间几经修缮。

  据《金陵梵刹志》卷二十记载,明代永庆寺当时寺内主要建筑计有:山门三楹,天王殿及正佛殿为五楹,立佛殿、伽蓝殿、观音殿、祖师殿及禅院均为三楹。另建宝塔一座,钟、鼓楼二座,回廊二十二楹,方丈室十楹和僧院十四房等,规模颇为可观。明代著名文人顾辚曾来此游览,盘桓终日。

  太平天国时期,仅存白塔毁于战火,寺庙亦遭严重破坏。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后存佛殿一座,硬山顶,小瓦屋面,抬梁式木结构,方梁,驼架上有样云图案,通面阔五间,进深十一檩,后窗棂为木质雕花图案,皆为佛教故事。寺内曾存铜佛一尊,风格古朴,应非近代之物。

  1995年上海路拓宽马路时,该座大殿被拆除。

  “好了话题奔偏了”

  曹七七敲了敲手边的下马坊:

  “大家应该听说过孝陵卫”

  “地铁站嘛,我知道,经常下来”

  有人张口就来。

  “滚犊子”

  曹七七气不打一处来:

  “孝陵卫原本为明孝陵的卫戍部队,现如今的孝陵卫地址、孝陵卫镇、孝陵卫街、孝陵卫西桥等地名,均因“孝陵卫”而得名。”

  卫”是明代军队编制的名称。

  明代各省辖区均分为数个防区,每区设卫戍守。卫下设所,有千户所和百户所之分。每卫有5600人左右,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长官称指挥使。各卫听命于省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都司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卫所驻地均为军事重镇或要害之地。

  明孝陵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故设孝陵卫驻守此地以戍卫。

  孝陵卫的官兵共驻扎了267年,直到明朝灭亡。此后,孝陵不再有驻军把守,遭到严重的破坏。

  康熙、乾隆南巡谒陵时,都觉得孝陵应当保护,特设守陵监两员,陵户四十,并拨出司香田若干。

  到清咸丰三年,孝陵地区又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场,孝陵和灵谷寺等地面的木结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时人有“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径泣铜驼”的诗句,描写了孝陵的荒芜情景。

  “当年孝陵卫是皇家禁地,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曹七七拍了拍身旁的下马坊:

  “就是这里”

  “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这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

  


  (https://www.xblqugex.cc/book_54223185/6642625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