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妹纸带我去探宝 > 章三七 让墙

章三七 让墙


  “这么讲来,的确好有道理。”

  “是不能藏六尺巷里啊。”

  事关国储嫡位,怎样小心谨慎都不为过,张廷玉自然不可能把有关事物留在自己家里,那几乎等同谋-逆造-反。

  简单思索后,小郑和两姐妹都认可了许鼎的观点。

  “所以,六尺巷应该没有错。但东西又的确不在六尺巷中。”

  胖子最后总结道。

  “那又会在哪里?如果不在六尺巷,为什么扇子的线索就指向了这里呢?”

  看看许鼎,又看看表妹,张瑞秋好像走入一条没有出口的死胡同,彻底没了方向。

  “所以,我方才明白过来:‘六齿象’引出‘六尺巷’,却又非为‘六尺巷’本身,其实际目的…却是为了这个!”

  说着,胖子忽伸出一手,一下莫名拍在一旁那块标有“六尺巷”三字的大牌上。

  “这个?”

  三人不由齐愣。

  “你们看,牌上还写了什么?”

  胖子微笑着,手指随之向下一移。

  小郑和张陈姐妹赶忙循着看去,又是一惊。

  原来,就在“六尺巷”三字下,竟还录有一首字体小巧的七言诗。如果不是被特别指出,倒真容易忽略过去。

  这时,许鼎却已开声放吟: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啊,这是家祖的诗!”

  诗才念完,张瑞秋直低呼起来。

  “不错,这首‘让墙诗’正是文瑞公,也便是衡臣相公的父亲张英所做,收录于那封著名家书中。”许鼎点点头:“当年文瑞公在帝都为官,但不少家人仍居于桐城老宅。一日,张氏与比邻的吴家因为修筑院墙的距离远近而起了龌龊。两方争执不下,张家人就送信到帝都,希望文瑞公给桐城当地的地方官打声招呼,惩戒邻居。却没想到文瑞公只是寄回一份家书,其中就录有这首‘让墙诗’。看过家书,张家人遂不再强争那尺寸之地,反把自家院墙推倒重建,往里回缩了三尺。而邻居吴氏见了既感又愧,同样把自家的院墙亦缩进了三尺。如此,三尺加三尺,就在张吴两家的宅地间留出了这条宽六尺的巷子。自此,六尺巷的典故便在华夏一再流传,成为近邻亲善的典范。”

  “原来是这样。”

  听完许鼎的解说,小郑与陈蝈儿也了然过来。

  “那许大哥的意思是,扇子上的‘六齿象’实际是暗指此诗?”

  张妹妹已有些明白过来。

  “用一柄扇子引出一首诗?”

  陈蝈儿眨眨眼睛,似仍有些不信。

  “这并不出奇。”许鼎看了眼陈蝈儿,道:“既然已确定宝物并非藏在六尺巷中,那么六尺巷本身就不该是扇子所要指向的直接目标。而剩下的最大可能,便是这首开启六尺巷典故的七言了。”

  “的确。”

  仅按逻辑推理,胖子的解释通顺自然、并无明显牵强处,陈蝈儿不觉点头。

  “而且,‘让墙诗’是文瑞公所作,流传甚广,本无秘密可言。衡臣相公用一把玳瑁扇巧引出父亲的故诗,一则是形成一套双保险似的连环遮掩,二则也不易引起旁人注意。这便是典型的‘灯下黑’。”

  胖子又道。

  “许大哥,那便是要从这首诗的诗文里再去探索宝物留存的线索了?”

  张妹妹秀眉紧蹙,似乎感到为难。

  “是的。”许鼎点点头:“以诗作谜原本就是华夏传统,也是文人雅士的爱好所在。”

  “好难哪。到底该怎么破解呀?”

  对于ABC的张瑞秋来说,能完整读下诗句已是难得,更勿论猜诗解谜了。

  “那里有处茶社,我们先进去坐坐,喝点水,再一同慢慢参详吧。”

  没有立即回答,胖子想了想,又一指距此不远的一座茶楼,道。

  “好啊,正好再用点点心,也到中午了。”

  小郑立时响应,当先一步赶去茶楼查看有无包厢。

  待胖子等人进了茶社,发现客人其实不多。

  小郑已选下一处位于二楼的独间雅座,并点了一壶毛峰、一壶冻顶乌龙、一壶花茶以及各色点心若干,充分照顾到各方口味需要。

  “来,都擦擦手,喝茶吃点心。”

  茶社服务不错,下单后很快就将茶点一一送上,还附带四块热气腾腾的湿毛巾。

  许鼎招呼着各人擦手净面,又为两姐妹各倒上一杯花茶和乌龙,自己与小郑则选取了毛峰。

  “恩,好茶。”

  毛峰是徽地特产,出自著名的黄山山区,故又称徽茶。

  胖子端起茶杯,先满口嗅过杯内冲起的白色水雾,再仔细查看清碧微黄的茶汤,最后轻啜一口、闭目细品,才长叹一声,只觉齿舌间滋味醇厚、回甘悠长。

  “可惜晚了些。如果是谷雨前后的新茶,滋味更好。”

  小郑是本地人,自然对毛峰更为熟悉也更有发言权。

  一边说着,他又为许鼎和两姐妹夹上米糕、煎包等小点。

  “许大哥,你觉得那首‘让墙诗’,到底该怎么解呢?”

  心中有事,才吃了几口张瑞秋就又停下,可怜兮兮地看向胖子。

  闻此,陈蝈儿与小郑亦住了筷。

  “其实也不复杂。”胖子则不紧不慢地夹起一只汤包塞嘴里一通嚼了咽下,又品了口黄山毛峰,才徐徐道:“既然推断宝物所在就隐藏在这首七言中,我们直接解诗就是了。”

  说着许鼎伸出一指,直接自杯中沾了茶汤,就在面前的木桌上书写起来,却是一笔极精神的颜体楷书。

  哪怕从小不读书的小郑和几乎未接触过书法的张妹妹,看着仅用手指“草草”写下的七个茶字,亦感漂亮非常,更觉其中隐隐涵有某种雄浑古拙之气。

  而从小就下功夫钻研国学的陈蝈儿,更是看得双眸闪闪、一眨不眨。

  “许大哥,您临过《八关斋记》碑帖?”

  待胖子写完七字,陈蝈儿一下插口道。

  “是,学过几年,还是小时候的功课。”有些意外陈蝈儿的眼力,当即一笑,又道:“咱们还是先说诗。”

  “是。”

  三人立即精神一振。


  (https://www.xblqugex.cc/book_52800/207948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