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八零之炮灰只想搞事业 >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远处赶过来的正是王家婶子。

        同样是大嗓门,声音远远传来,不同于赵会珍的尖锐,王婶子嗓音中透着爽利、热情。话落音不久,邻居王婶子带着一位二十来岁的男青年,从北边走来。

        “清宁丫头,你搁在地上,叫王忠给你提回去。”

        刚吃了她家白菜肉包子,宋清宁此刻对这一家人满是好感。闻言,也不多做客套,眯起一双漂亮的眼睛,笑着回道:“谢谢婶儿,那就麻烦王忠哥了。”

        青年突然耳根子红了,像他妹妹一样容易害羞。

        王婶子豪爽地笑:“谢啥?远亲还不如近邻,以后有啥要帮忙的,就来我们这儿,叫上你三个哥哥,不够还有你王叔,还有我娘家兄弟,总不能看着有些人欺负一个小姑娘。”

        话虽是对着宋清宁说的,可她脸却是朝着赵会珍家门口的方向喊。

        宋清宁心下感激,跟着王婶子一起往回走。

        王忠默默地提着粮食袋子走在后面。

        他回来的路上,就听他娘说,后邻居老于二叔家新过门的儿媳妇是个有文化的高中生,还辅导他妹妹英语。

        这个时候,村里会英语的人,可太稀罕了。

        但英语却是升学必考科目,也是多少农村孩子的短板。这倒不赖孩子们学习不用功,而是基础教育,实在太过落后。

        就如王秀儿,直到初三才开设英语,老师还是半路出家培训了三个月,回来赶鸭子上架,以前人家教的是体育!

        这也是无奈,乡村中学本就没什么英语老师能分配到这儿,附近其他的乡村,也是如此。王秀儿那学校更是惨淡,三年的课程集中在了初三下学期,让学生们四个月学完全部课程,直接中考。

        王秀儿原本是王家四个孩子里面,成绩最好的一位,若无英语卡壳,其他科目成绩真能冲一下考上中专。

        而这个时代,上了中专,就意味着国家分配,以后定会有铁饭碗,人生命运从此改变……

        二人走在前面,王婶子连连感谢宋清宁愿意教她闺女。

        几番道谢下来,倒是说得宋清宁不好意思了,她最初教王秀儿功课,也不过是想为了吃口热乎饭。

        再后来,发现秀儿特勤快,就打算教教她英语,哄着她,给自己烧个土灶,干点活。

        宋清宁实话道:“婶子,您也别客气,我和秀儿是互相帮助,刚才秀儿去还帮我生火煮饭来呢,家里很多器具,我也用不熟。”

        王婶儿听这话,更是一把揽住她胳膊,往自家拉:“那丫头干了点啥活,还值得说,那不是应该的?你一人在家,不方便生火,就来我家吃饭,千万别和婶子客气,不然我要生气了。”

        “嗯,好。”

        宋清宁真没打算客气,至少在她想到其他解决温饱的办法之前。

        王婶子还像是怕她不来似的,接着说:“秀儿那丫头真不让人省心,学什么洋文,这个谁会啊?她自个倒是勤快,每天早晨嘟嘟囔囔背课文,唉哟,说是考试要考的!这科过不了,没学上的,你说,学这洋文有啥用?这不是折磨人么,还好现在你来了,她这考试也算有着落。”

        “不怕你笑话,你要有空,就多来婶子家吃饭喝茶,顺带教教她。别的不敢说,婶子这做饭的手艺,就咱们这村啊,除了于二哥,没几个人比得上我!”

        “的确,包子很好吃。”宋清宁听了连连点头,又说:

        “学英文有用的,可能目前觉察不到,以后王秀儿去了大城市,学好英文用处很多。咱们国家越来越开放,将来,会有很多外国人、外国企业进来,英语好除了升学优势,就业机会也更多。”

        “去大城市?还有外国人?”王婶儿高兴地拉住她的手:“还是你懂得多,文化高就是不一样,让秀儿多跟你学学。”

        宋清宁点头,看来,最近的热乎饭有了着落。

        快到门口时,一路沉默的王忠突然开口:“宋家妹子,这袋子里的粮食还没磨,我们家后天要去磨面,要不……磨好了一起给你?”

        这个提议正中宋清宁下怀,简直是瞌睡了就有枕头,她甚至想说,如果能蒸成馒头再给她,就更好了!

        谁知,还没等她答应,王婶子瞪了他一眼,道:“等什么后天,回去把这口袋粮食倒在咱家,给宋家妹子换成一口袋精面,不更方便?你待会去东屋里,装满了拿出来。”

        这热情可是实实在在的了。

        尽管没亲自磨过面,宋清宁也知道磨面要产生糠这种东西,可不是三十斤粮食就能出三十斤面的。

        王家婶子这为了闺女学习,还是颇费心思。

        宋清宁拦住王忠,谢了她的美意,眨了眨眼,笑道:“那不是太麻烦王忠哥了,婶子,不如这样,以后晚上我教王秀儿功课时,就在您家吃了。这袋子粮食就放在您家,当是我提前交的口粮。”

        “那哪儿成!你来我家吃饭,还用交什么口粮,这不尽让人笑话嘛!”

        王婶子一听就不干了,对方愿意辅导她闺女,那就是老师,哪儿能让老师教完课,吃饭还得交粮?

        宋清宁摇摇头:“婶子要是不收,我就不去了。”

        “唉,你这孩子,真是跟老于一样憨实!这样咋行……”王婶儿说到这,叹息一声,不忍道出对方家短,含糊着跳过,又看了眼赵会珍宅子的方向,说:“我是怕你吃他们的亏,罢了,以后那家人要是敢欺负你,你就来告诉婶子,我上门替你出气!”

        宋清宁笑开了,意外的还收获了个小靠山,虽然她一贯不用别人帮她出气。临别,王婶儿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一定来家里吃晚饭。

        宋清宁也不客气,只说请她给自己留一碗就行。她打算去一趟供销社,买点日用品。

        王婶子:“最近的供销社在镇上,往那边走,你这么走着去,得走到啥时候?叫王忠骑车子送你过去吧?”

        说话这会子,王忠已放下粮食,推了辆自行车出来。

        宋清宁骑着老式二八自行车,去往乡镇供销社。

        她没劳烦王家二哥送,但能有车子骑,少走几十里路还是能轻松不少,她没跟王家人多客气。

        只是,这二八自行车可真够沉,脚踏板只能往前蹬,没法往后倒,远不如后世小巧自行车好骑。好在她腿还算长,够得着脚踏板,不至于骑得太勉强。

        宋清宁想着便有几分自嘲,还挑三拣四了,她自己目前连一辆不好骑的车子也没有……

        迎着乡间三月春风,她再次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

        宋家村她是不能回去了,不然继母再把她嫁到别处,更是麻烦。

        若她闹腾着硬杠,逼急了她那心狠手辣的继姐,让她提早动手的话,说不准自己哪天又不明不白掉进河里,或是井里。

        那可就亏大了!

        在她积攒到足够的实力之前,还是先别和江丽以及江家那群人硬杠。宋清宁面无表情地蹬着踏板,寻思着自己的出路。

        于家宅子目前看来还是最稳妥的栖身之地。毕竟,按着书里的情节,她那名义上外出打工的“丈夫”,五年都不会回来。

        撇清关系,还不是当务之急。

        其实,她也不太清楚为何于越会独身在南方漂泊那么久,书中主要围绕江丽和沈艺的撕逼大战描写,对他们这类边缘角色着墨甚少。宋清宁隐约记得,书里唯一提到的,就是于越在老家早已没了牵挂……

        嗯?

        宋清宁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不是还有于老爹么?难道,过不久,他也去了南方?

        暂不想那么远,她准备走一步看一部,先把住宿环境弄得稍好一点。

        ……

        心思百转间,二八自行车已停在了供销社前。

        打量着这片比附近民宅明显高出一倍的红砖建筑,宋清宁嘴角扬起,她以前倒是在电视剧中见过这种老式供销社。

        这种时代特色产物,在不久的将来,就消失在了市场的洪流中,被零零散散的个体户代替。

        职工也大多下岗,而那些个体户经历了十几年的兴衰起落,又被网购抢了生意。

        但目前,供销社还是兴盛的,也是附近村民购买生活物资的主要渠道。宋清宁在几组柜台前转悠,饶有兴致地看着货架上摆的物品和标价。

        这些物品太有年代气息了!

        大多数她只在后世的时光展览馆、纪念馆中见过,现在,它们都成了生活中最为平常的物件,宋清宁一一看得仔细。

        此时,偌大的厅里也没什么顾客。

        几个服务员分散在各自柜组后,或坐或站,有在擦拭摆放货品,也有在聊天闲说话,或做些其他事。

        离她最近的销售员正在织毛线,穿了件大红毛衣,白皮肤小眼睛,头发烫了洋气地小卷,散在脑后,即便来了顾客,她头也不抬,毫不搭理,只顾织着手中的毛线。

        宋清宁乐得这样,正好她逛着看,并不着急买什么。售货员忙他们的,她自得地看自己的。

        只是,其他顾客就没这般自在了。

        又进来了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裹着小脚,颤颤地走到柜前,粗糙干枯的老手从怀中摸索一番,摸到了手帕,小心翼翼掀开,拿了张毛票出来,说:

        “俺买洋火。”

        穿大红毛衣的售货员头也不抬,手指飞快翻动,织着手中的线,说:“没有。”

        老太太攥着那张毛票,紧张地问:“怎么会呢,今上午村里还有人刚买回去,俺没赶上让人捎带,走了几里路才到这,赶着天黑前回去还得烧火用呢。”

        “我都说了,没有!”红毛衣售货员那双小眼睛,翻着白眼,语气很不耐烦。

        棕色毛票都被捏皱了。

        老太太站在柜台前不走,年迈的声音中不自觉带上了哀求:“丫头,你帮帮忙,家里洋火都用完了,买不着今晚回去饭都没法做……”

        售货员这才停下手中的毛线活,抬起头,皱眉训斥:“叫谁丫头呢!谁是你家丫头!什么社会了,放尊重些!现在都得称同志。”

        老太太连忙点头:“哦、哦,对!叫同志,你看俺这记性,人老了脑袋不好,对不住了,小同志,劳烦你,给找找、洋火……”

        售货员哼了声。

        老太太正待再开口相求,突然被她这一声哼打断,意识到了什么不对,连忙改口:“哦,不是叫洋火,叫什么火来着……唉哟,出门前临家媳妇还和俺说来着,不是洋火,叫……”

        老太太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突然灵光一闪,嗓门都因激动拔高了几分:

        “想起来了!俺买、柴火!”


  (https://www.xblqugex.cc/book_52314322/160242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