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 第28章 潘璋和王双(求票)

第28章 潘璋和王双(求票)


  曹恪循声望去,发现三里远处,一条与官道平行的乡间小路上,两拨由健男壮女组成的乡民分别从道路两端的树林中冲出。

  曹德瞧见那边情形不对,当即将手一招,喝道:“停止前进,原地戒备!”

  将令下达之时,两百个曹氏家兵不约而同地停住脚步,稍后在曹德的指挥下,举起长枪,转过身来,眼睛盯着那些乡民。

  曹恪已然勒住马,朝那边张望。

  那边道路上,两拨乡民各有好几百人,穿着颜色不一的破烂衣服,有的手持木棍,有的手持锄头,有的手持铁锹,嘴里都骂骂咧咧的,朝对方逼近。

  曹恪正暗自猜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见有个斥候策马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跑到官道上,在曹德面前停下,禀道:“道路南边三里处,发现两队乡民,都拿着农具,好像是要械斗。”

  曹德听说原来是乡民械斗,不是冲着自己来的,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道:“知道了,继续侦查,若发现异常,立即禀报!”

  斥候应了一声,打马而去。

  曹德又将手一招,喝令手下:“继续前进。”

  众人这才打马的打马,迈步的迈步,朝东边缓缓而行。

  曹恪一边骑马赶路,一边朝着乡民那边张望。

  两拨乡民已然在距离对方不足三丈的地方停住脚步,互相指责谩骂。

  有个头裹红色帻巾的中年男子骑匹黄马,下了前方官道,沿着不远处的田间小道冲上乡道,在两拨乡民中间停下,似乎是要劝架。

  那个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两个身骑黑马的年轻后生。

  曹恪犹豫片刻,道:“阿翁,那边快打起来了,您不派人过去看看,劝解一番吗?要是闹出了人命怎么办?”

  曹德道:“此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乡民械斗,自然应该由这里的里长管。里长不管,有亭长管,亭长管不了,有三老管。我们出面算怎么回事?”

  汉时县以下地方行政组织,由乡、亭、里三级组成。

  十里一亭,亭有亭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

  里长就是唐宋以后的村长。

  亭长相当于后世的乡镇派出所所长。

  三老,主掌教化。

  曹恪想想也对,这里百姓之间的纠纷,的确不关我事。

  自己一个军司马,老爹一个邻郡的郡守,凭什么去管这个地方的民间纠纷?管得了吗?

  此时已是黄昏。

  红日西斜,很快就要落山了。

  曹德望望天边那轮夕阳,道:“天就快黑了,我们加速赶路,赶到潘渡亭部休息一晚,明日寅时再走。”

  按理来说,曹德所部人马在野外休息,应该自行找个地方安营立寨才对。

  可是曹德觉得自己才这么点人,并且是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部曲兵,在野外安营扎寨不是很安全,毕竟世道太乱,山贼土匪多,还是到亭部投宿为好。

  再说,人家除了扬武校尉这个身份之外,还是兼领的东平相。

  堂堂郡守,赴任途中到亭舍中休息休息,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亭部,就是包括亭长在内的亭中吏员办公的地方。

  亭部之中建有亭舍,作为驿馆,供传递官府文书的邮差换马休息之用,平时也招待过往客商和达官贵人。

  众人又走了三里许,来到潘渡亭部附近。

  曹恪大老远就看见一根高约一丈有余的汉白玉石柱立于官道边上。

  石柱上面雕刻着形状似蛇的图案。

  中间有块长约两尺,宽约一尺的石牌,上面用隶书刻着“潘渡亭部”四个红色大字。

  石柱顶部,有一个半径大约两尺的石制圆盘。

  圆盘上蹲着个形状似狗的雕像。

  曹恪知道那根柱子叫华表,常被人建在宫殿、帝王陵墓、亭部等建筑前面,作装饰之用。

  华表顶上蹲着的那只像狗一样的神兽,叫什么来着?没记错的话,应该叫望天犼。

  曹恪跟随众人来到华表旁边,见那根石柱后面,有座很大的四合院,占地近四亩。

  这个院子周围的房屋就是亭舍。

  曹恪在院门前下了马,不等问话,便看见一个自称本亭亭父的白发男子走了过来。

  亭父,是亭长手下亭卒之一,负责亭舍的日常管理,开闭扫除,迎来送往,招待客人。

  那个亭父走到曹德面前,得知他的身份,并听说他和他的部下要在这里过夜,便热情地请众人入内。

  毕竟,人家投宿,也是要给钱的。

  从那个年纪已过六旬的亭父口中,曹恪得知本亭亭长现在到外面办事去了,不在亭中。

  根据曹德的吩咐,亭父给众人开了十间客房,同时又让亭卒将曹恪等人的坐骑悉数牵到后院马棚中喂养。

  至于五辆辎重车,也被车夫解开,马匹牵到马棚,车厢拖到屋檐下寄放。

  此时天还没完全黑下来。

  曹恪正要去客房吃饭,忽听见亭舍外面官道上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须臾,有个士兵过来禀道:“司马,有好几百个乡民正朝亭舍这边而来。”

  曹恪心中一紧,正不知道如何应对,忽听见外面有个人叫道:“潘璋,王双,叫你们的人先回去,你们两个随我去亭部,今天得把这事给解决了。”

  听到“潘璋”、“王双”这两个有些熟悉的名字时,曹恪不由愣住。

  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潘璋可是历史上那位“孙十万”孙权手下的得力干将,江表十二虎臣之一!

  至于王双,名气虽稍逊一筹,可毕竟也是位猛将兄。

  不过这位猛将兄的命不好,最后的结局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蜀将所斩。

  潘、王二人是兖州人吗?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曹恪思量片刻,心说也许是同名吧,怎么可能那么巧,在一个地方一下子碰到两个三国名将。

  正寻思间,听见有人叫道:“行,行,行,给亭长面子,大家都回去吧。”

  又有一人叫道:“回去吧,回去吧。”

  须臾,又有人高声道:“不回去,俺们就在这等!”

  “对,俺们就在路边等。”

  乡民的叫喊声和农具击地的声音传进了亭舍内众人的耳中,振聋发聩。

  “行吧,随便你们。”这是那个亭长的声音。

  不多时,曹恪看见三个男子各牵了匹骏马进了亭舍大门。

  牵马的三个男子后面,还跟着两个青年壮汉。

  那两个青年壮汉都是二十来岁年纪,其中一个方脸,一个圆脸。

  方脸汉子穿件灰白色襜褕,剑眉星目,鬓若刀裁。

  圆脸壮汉一袭红色襜褕,满脸络腮胡。

  亭父见那些人进来,连忙迎了上去,对走在最前头的牵黄马的中年男子道:“亭长回来了。”

  他随即吩咐亭卒帮忙牵马。

  亭长见亭部门口及其附近有许多披坚执锐的士兵站岗守卫,不由愣怔片刻,问亭父:“亭舍中怎么来了这么多兵?”

  亭父道:“有上官驾临,在本亭暂住。”

  亭长“哦”了一声,举目四望,似乎是在寻找亭父口中的那位“上官”。

  此时,曹德也听到外面动静,从房中出来,走到曹恪身边。

  亭父连忙将曹德介绍给亭长认识:“这是曹校尉,兼任东平相。”

  又介绍曹恪:“这是曹司马。”

  介绍完二人之后,又补充了一句:“卑职已经看过他们二位的印信了,不是假冒的。”

  亭长带着身后一位随从上前,对曹德道:“卑职是本亭亭长,刚才在外面办事,不知上官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曹德笑道:“无妨,无妨。不知亭长姓什么?”

  “卑职姓杨。”

  亭长简单介绍了下自己,又指着身后一人道:“这是本亭求盗。”

  求盗,是亭长手下亭卒之一,负责缉拿盗贼。

  那个求盗朝着曹德、曹恪父子两个拱手行礼,道:“见过两位上官。”

  曹德朝求盗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俄顷,问亭长:“杨亭长,刚才我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是怎么回事?”

  杨亭长指着站在不远处的方脸男子和圆脸壮汉,道:“禀上官,不久前,本亭住在刁河里的潘家和住在陈坊里的王家为了块菜地的事,差点大打出手。卑职带着求盗等人赶到事发地,好不容易将他们劝住了,让他们到亭部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曹德颔首道:“杨亭长,你开始调解纠纷吧,本官不打扰你了。”

  杨亭长应了一声,转身走到方脸和圆脸二人面前,道:“我们到大堂里去说。”

  方脸汉子道:“去什么大堂,就在这里说吧,正好有两位上官在,我们也应该请他们来评评理。”

  圆脸汉子也道:“就在这里说事。”

  杨亭长无奈,道:“好,好,好,就在这里说。”

  又问:“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圆脸汉子道:“还能怎么解决?让潘家把地还给我们!”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9844733/7209857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