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起云来 > 第九章 饮恨欲撤兵

第九章 饮恨欲撤兵


第九章

        蒙百煜并没有什么局促不安,而是很淡然的说道:“想过,但是您身体不好,年岁老大还一身旧伤,又长年处于军中,我若外出为将您怎么办?”

        “还是等您什么时候退的吧。”

        一句话给老爷子噎的够呛,感情儿还是老子耽误你前程了?

        可见他蒙氏一族的基因历来如此,谁也别埋怨谁。

        蒙老太爷哼哼唧唧的吧嗒吧嗒嘴:“明天你去延津口瞅瞅,先探探地形,再回来商议从何处渡河。”

        蒙百煜知道这是他爹在撵人了,反正自己也无所谓,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他都不缺。

        等老爷子退了就算他不能立即接掌北疆军,也不会等太久。

        差的不过是威望罢了,正如他爹所说,自己还没独掌一军,独挡一面过,所以也就无可无不可的耸肩走了。

        第二日天不亮蒙百煜就拔营启程了,只带了五千人奔赴延津口。

        其中陷阵营骑士一千,降卒四千,胆子不可谓不大,且青出于蓝!

        蒙弋此刻的六万大军构成很杂,降卒占了大半,所以他并不急于渡河。

        到了河边就已经表明了立场,自己已经放低了姿态乖乖来了,至于我什么时候过去?看情况!

        他也不敢现在渡河,如今正值汛期,贸然渡河定然损失惨重。

        况且他还没准备好,只要不过河敌人就轻易寻不到他的破绽。

        若被人发现他的大军是由大半降卒组成的,朝廷这边还好说些怎么着都是自己人。

        顶大天被皇帝骂几句,降降级,罚点俸,不然还想杀头不成?

        欺君罔上?不存在的!

        你一纸相召,我千里来援,他娘的还想杀老子头?

        你又没指定说带什么兵,带多少人,对吧?

        降卒怎么了,降卒是不算兵还是不算人?

        若是被敌人发现那才叫个功败垂成!

        所以他要趁这段时间抓紧整训与编练,那三千骑兵已经被他马放南山般的洒在了方圆百里之内,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别想瞒过他的眼睛。

        陷阵营骑士则负责巡视军营,以震慑那些降卒,而先登大戟士则作为教官,督导操练降卒。

        最后那一万步军才是真正的主力,每天除了必要的演练外,就是吃饱了睡,睡好了吃,一直在养精蓄锐。

        陷阵与先登都是自成体系的营级建制,定员都在五千人。

        如今被蒙老太爷各自带出来三千,剩下的则留在了邯郸辅助李呈泓跟薛正雄二人。

        再加上那三千被当成斥候的骑兵和一万养膘的步卒,他的麾下兵马其实只有不到两万人,那四万降卒只可小用,不堪大用!

        本来按照北疆的既定谋划肯定是要先靖平河北在转而南下助战的,可惜圣命难为。

        朝廷与洛水国对峙已近三载,压力与日俱增。

        如果在不能一战而灭其国,收获战果,怕不是就得撤兵以待来日了。

        据说朝中罢战和谈的声音已是一日多过一日。

        其实以当前的局势对北疆来说,不过是先吃鱼还是先吃虾的问题,可却没得选择,蒙弋被迫南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任北疆先平了河北,首先朝中那一干文武大臣就不会答应。

        一来功高震主,二来朝廷颜面受损。

        届时若河南战事失利,朝廷损失惨重,你北疆却进退自如,皇帝颜面何在?

        若河南战事顺利?

        还是北疆功高震主,朝廷颜面尽失!

        因为这不单是河南战局的问题,而是一个谁主导谁的问题。

        对弘治皇帝来说就是个无解的两难之题,所以只能在其未扫靖河北前令北疆军南下参战,且不惜一切代价!

        可以说只要北疆军不过河,就会一直掌握主动,哪怕只是驻扎在河北隔河观望!

        既可震慑洛水之威,亦可来去自如。

        可皇帝会让蒙弋如此嘛?

        答案显而易见,必然是不可能!

        就算弘治皇帝心胸宽广,那些士族大臣也不会答应。

        所以一封经弘治皇帝授意,中书舍人杨析执笔,以兵部侍郎杜宪文的名义,从年初晋升征东主帅的黄震晟手中传出,略带威胁的信件,就这么被送到了蒙弋手中

        ——————————————————————

        当洛水国听闻北疆军即将南下参战的消息时,就已经做好了全面防备。

        中原四路诸侯与洛水国已结成攻守同盟。

        眼看河北覆灭在即,唇亡齿寒的道理无需多说,联合是必然之举。

        不然赵、魏就是前车之鉴。

        虽然对北疆铁骑的赫赫凶名有所忌惮,可好在还有黄河天险相阻隔,且北境之兵不善水战,不习舟楫。

        而中原各路诸侯国则碍于玄雍王朝跟北疆铁骑的双重淫威,只能紧紧的团结协作,报团取暖。

        洛水国早就尽起大兵与玄雍朝廷对峙于函谷,孟津一带。

        中原诸侯盟定后,宋宣侯之军就布防在洛水国身后,于黄河沿岸驻守,以防北疆南下。

        齐恭侯的青州水师则负责封锁黄河水面,巡梭游弋,伺机突破进入河北,与赵魏两路诸侯取得联系,届时里应外合打破僵局。

        鲁仁侯与襄文侯则是合兵进驻南阳,拱卫盟军的侧后方与输送粮草,而洛水国的南阳之兵则抽调大半回军增防洛伊。

        对峙已近三载,两军前线尽在洛水国境之内,庄家不得耕种,商贾不敢出境。

        这般年年入不敷出,早已经掏空了国库。

        如今是百官无银,士卒无响,比玄雍惨了何止是一倍?

        可以说当初有多么的得意,如今就有多么的狼狈,只能为曾经的狂妄而默默承受着。

        在如此下去个一年半载,都不用打,他自己就该崩溃了。

        好在如今盟约已成,一国四诸侯同舟共济,攻守同盟,共御玄雍北疆。

        粮饷方面也得到了盟军支持,暂时缓解了形势。

        所以说任何战争都不止是沙场的胜负,最重要的还有国力的比拼

        旬日后,蒙百煜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因为那封信是被他截下来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朝廷有意退兵了

        蒙弋看过信件后也是十分恼怒,这信是从新安函谷的黄震晟手上传过来的,其意不言自明,这是在逼他过河!

        无论这封信是出自谁手,真实与否他都要尽快做出决断,要么早日过河,要么背水一战!

        若真如信中所言朝廷撤兵,那后果将会非常糟糕。

        早不撤晚不撤,偏偏等自己到了撤,什么意思?

        如今中原诸侯联盟已成,此刻青州水师就巡梭在他的左近!

        此时撤兵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且不提赵魏两路诸侯会不会全力突破北疆的封锁,与中原诸侯国取得联系。

        就是青州水师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届时没有了朝廷在关东方面牵制,河南诸侯也定然不会任由河北被北疆扫灭。

        自己若退,必然会遭到盟军衔尾追击,若是不退,就要面临着背水一战,以北疆一军独抗河南河北。

        以他目前不足两万的正规军,实在是无力守住两处河滩渡口,况且人家还有青州水师,那就不止两处渡口了。

        河东方向也定然会被洛水国大兵占据,对自己围追堵截,到那时别说是退守邯郸以待来日了,甚至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河南联军过河后也必定会第一时间邀赵魏两路诸侯加入盟约,在如此大势面前不管赵魏两人之间有何深仇大恨,都只能暂时放下恩怨,顺势而为。

        若有不从就以他们现在这副苟延残喘的状态,相信不用在等北疆,中原盟国就顺手给他灭了。

        刚脱虎口,又入狼群。

        而对他北疆而言到时河北所占之地恐怕顷刻间都要拱手相让。

        那就不仅仅是几年来的流血与努力要付之东流,能否安然返回晋地都是为未可知。

        若信中所言为虚?怎么可能!

        朝廷不会不知道洛水国的窘迫状况,即使不打也能耗死对方,那为何还要逼迫自己过河呢?

        当然是怕洛水国狗急跳墙了。

        继续对峙下去,率先承受不住的必定是洛水国的中原同盟,到时在逐个击破方为上策。

        朝廷不傻,文臣武将,能人志士也不在少数,当然不可能看不到这一步。

        但洛水国在崩溃之前必然会临死反扑的在玄雍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常年的对峙使洛水崩溃,他玄雍也好不到哪去。

        你北疆有黄河阻隔,可朝廷就该损失惨重甚至无力再战了。

        到时两败俱伤,你北疆好下来收拾残局

        那这贪天功劳也太大了点吧?这玄雍是不是也该就此改姓了?

        所以不管出于哪一种情况,对他蒙弋跟北疆政权也好,弘治皇帝与玄雍朝廷也好,其实都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只不过在这场三方博弈,两方下棋的中原棋盘上,只有弘治皇帝一人输的起。

        其他那些被强拉壮丁的棋子看客,微不足道。

        洛水败则国亡,北疆输则权灭。

        朝廷现在既可以撤兵自保,也可以聚兵灭国。

        些许声望的损失在国家政权面前不足挂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朝廷顷刻间重新掌握主动,真正的做到了进退自如。

        可以说在蒙弋接旨南下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被弘治皇帝牵着鼻子走了。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棋手跟棋子间的身份转换易位。

        弘治皇帝的棋力之高,当世罕见!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9372975/175247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