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爱卿,不必叩行大礼
一梦恍惚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皇上,老奴,老奴学识浅薄,只知道唐朝时,确实是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说的就是凌烟阁功臣中,个个大将军英雄了得,战功了得,凭着累累战功,个个封公封侯。
…………。”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文化渊源流长,历朝开国皇帝开基立国,定鼎天下后,都会封公封侯,搞一个文臣武将英雄榜来,以便后世之人好熟知他这一朝的英雄人物和开基建业地艰辛创业故事来。
像刘邦建汉分封诸侯,包括后面的明朝朱元璋封公封侯,如果没有历朝大封功臣的事件,估计像什么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明朝的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些英雄人物的名字虽然也能被后世人从史书中知晓,但知名度绝对不可能流传到这么广,旦凡知道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些朝代的开国名臣名将。
而在这众多的分封功臣事件中,分封之后,还请名画师按真人模样高矮胖瘦神情举止都一五一十地给每个人都作一幅画给画下来,留诸后人瞻仰的,恐怕只有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和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自己不是个历史通,不过对云台二十八将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倒是多多少知道一些,尽管也不能全部都一一知晓。
听徽宗皇帝这么一问,这位李彦竟也不知道现在徽宗皇帝画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哪一位,好奇,是哪一位,不知自己知道不?
不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这些,难不成是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
一半由于跪的太累,一半由于好奇心驱使,杨云实在忍不住,把头轻轻一抬,偷眼一瞅,不过由于皇帝是坐在龙椅上,画是放在玉案上,即便偷窥,也还是看不到画上所画的是谁。
不过这一抬,终于也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不知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冥冥中就注定有这么一出,杨云头轻轻一抬,恰好徽宗也是眼视御案前方。
咦……???!!!前面何时还跪着一个人???!!!只见徽宗皇帝吃了一惊,不过旋即很快极镇定了下来,咦???!!!
随着自顾自的脑袋一个大问号,徽宗皇帝马上也认出了下面跪着的人是谁来。这不马植的贴身小管家姓杨名云来着的,上次和福金还一块儿躲在这丹青宫御床后面的小角落里,自己还误以为是福金不守妇道,找了个……。
不想,后来竟知道了一连串大事情。对了,正是今日要召见他。这,这,啥时候来的丹青宫,咋没禀报一声,就一声不响地跪在那儿了……。
这厢,四目一对,瞧着这徽宗好像貌似有点疑惑不解的表情,杨云哪敢怠慢,尽管不情愿,但依然慌忙又是一恭恭敬敬地头磕到地面,诚惶诚恐地道:“下民杨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爱卿,不必拘礼,你与朕也不是首次见面了,平身,不必大行叩拜!朕昨日令马植传命于你,朕今日要特地召见你!
呵呵,你何时来的丹青宫,既然已经来了,为何只恭恭敬敬地跪在那,也不吱一声,如何让朕知晓你已经来了……。”
还好,没被召见时,想入非非,想着万一召见时,会出现各种自己意想不到的情况,可千万要留心,不能给砸了,对自己今后不利。
比想象的好,这样的召见,有些出乎自己的所料,不过,没有自己想象的可怕和难对付,看来皇帝对自己的印象不差,只是这样的问话,自己可不能老老实实的应答。
“回皇上,皇上日理万机,日夜操劳,下民进来的时候,皇上正在闭目养神,小民怕惊扰到皇上,是以进来后,才没有向皇上问安,还请皇上治罪……。”
“喔……?是朕小憩的时候就进来了……?”
不待杨云回话,只瞧李彦已是开口道:“回皇上,杨小大人的召见,本就是安排在方才皇上小憩的那会时刻,除上次福金帝姬带杨小大人误闯宫中与皇上有数面之缘外,本次召见,是杨小大人第一次见皇上。
方才引路的公公来报,杨小大人已被带到时,皇上正在小憩,老奴念杨小大人可谓是首次觐见圣上,若是本应召见的时间,却让他在门外侯等,不免会让杨小大人内心惶恐不安。
是以,老奴就令引路的公公命杨小大人直接进来,小大人进来时,皇上还在休憩,为免扰皇上休憩,杨小大人自然是只能跪侯皇上醒来才能问安。
皇上醒来后,忧钦娘娘和恽王心切,全身心沉醉于钦娘娘和恽王之事,是以,这才毫无发觉杨小大人是何时已来了这丹青宫内……。”
“喔……?原来是这样……。”
于无声处听惊雷,细微之处见本事。杨云跪在下面,心中一警,不由得暗暗佩服。这一小小不惊人的解释,别看就跟平常唠家常似的,没啥稀奇,其实细细一思之,就能发现里面蕴藏的大智慧。
这一小小唠家常式答疑,不着任何痕迹,徽宗不知不觉中心中疑惑就全消。这就是李彦的本事,已经不知不觉中就成了皇帝最信任内心最放松的人。
前世看影视剧中,包括一些历史书上,太监常常是边缘化的人物,卑微低贱,无甚本事,除了给皇帝以及后宫中的女人们更衣端屎倒尿干些低贱的活外,其它别无一处。
在许多的影视剧中或者历史事件中,常可以看到有许多爵高位尊的高官大臣,或者满腔才华自认为有卓越见识满腔抱负和无比热忱忠心朝廷国事的所谓正义良臣忠臣,常常劝谏皇帝某事某事……。
这些所谓的良臣忠臣劝谏皇帝,苦口婆心,满腔忠勇,甚至到了不惜下狱杀头或者满门抄斩的地步,但到最后,依然劝谏不了皇帝。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9283494/212117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