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初唐风云 > 第九章关中危急!唐军夜袭?

第九章关中危急!唐军夜袭?


不知不觉已到了武德元年七月初,高墌城城主府书房,此时书房中只有三人,分别是秦王李世民、行军长史刘文静、大将军刘弘基。

    李世民坐在首位一脸凝重,摩挲着手中信纸一直没有说话。

    当长史刘文静忍受不住气氛要说话时,这时李世民沉声道:“二位大人都是我大唐栋梁之材,现在我朝遇到了大麻烦,如果应对不当,大唐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余今天叫你们前来就是要请二位和余一起共克时坚!”

    秦王说此话,刘文静和刘弘基对视医一眼后,一齐站立起来向秦王拱手道:“陛下简抜臣等于微末,现今大唐有难,臣等愿效死力。”

    李世民抬手示意:“二位快快请坐。”

    待二人坐定,李世民又将手中信纸交给二人传阅:“今早余就收到了从长安城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是圣人亲自手书。信中说了大军离开长安后发生的一些事情:五月下旬我大军出发,五月末圣人收到消息称,隋炀帝去岁被杀导致天下大乱,因蜀地没有比较强势的势力,前隋在蜀地各州郡官谁也不服谁,于是相互攻阀导致蜀地一片大乱。圣人认为这是个扩大地盘的好机会,遂命清河郡王李孝恭、太子左卫率李靖将兵五万击蜀地。击蜀大军走后不久马邑的刘武周进犯太原,齐王李元吉与刘武周部下宋金刚在城下野战不敌,不久又被刘武周军奇袭破城。元吉仅收拢溃兵五千逃往关中。到圣人给余写信时,刘武周亲帅大军紧逼关中,其前锋已到延州。如今关中少兵,满打满算才两万人,而刘武周大军却有七万人,圣人命余速速击破陇右之敌后回师关中或者是分兵数万回援关中,二位说说如今该怎么做?”

    二人了解到情况后也是面色凝重,长史刘文静更是焦急道:“延州离长安已经不远了,现在情况如此危急,余建议分兵,大将军留下防备陇右,秦王则领三万人马火速驰援长安!”

    大将军刘弘基则持反对意见:“如果我军分兵被秦军发现,他们一定能猜到我军后方有大事发生,秦军兵多,到时候他们只要把高墌城围住,再派轻骑追击,则我军回援之师不仅到不了长安,还有可能全军覆没。”

    刘文静听完脸更黑了:“那你说怎么办?不分兵回援的话,现在我们虽说有钩镰枪这个利器在,但正面最多只能胜上一两场,一但敌人有了准备那它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毕竟秦军实在是太多了。”

    大将军刘弘基并没有说话,只是脸色更加凝重,头上皱纹凝成了一个川字。

    就在他俩相对无言时,只听秦王李世民缓缓说道:“分兵回援会全军覆没,正面又不能速破当面之敌,那我们就夜袭。我军密探已经探知这几天秦军军纪涣散,士兵无心恋战,从这几天秦军每次攻城只是应付了事就可知道。更重要的是伪秦皇帝薛举不知什么原因这几天人已回折墌城,这正是我们夜袭的好时机。”

    “大王请三思啊!”这时刘文静与刘弘基也顾不上思考如何回援关中,轮番劝解:“大王一定要三思啊,这或许是秦军的诱敌之策,万不可上当!”、“伪秦皇帝薛举此人最擅使奇计,大王应当慎重考虑啊!”

    李世民耐心听他们说完后,郑重道:“二位无需担心,余已做好万全准备,还望二位大人倾力相助!”说完起身向二人深深一辑。

  

    虽然刘文静和刘弘基苦劝,但秦王李世民依然坚持夜袭,二人也只好相助秦王把事情办好,以确保万无一失。

    …………

    晚上李萌处理了一天事务已早早到塌上休息,自从李萌来到这个时代,不知怎的,也许是这具身体正在长身体,李萌每天老是泛困,因此每天戌时末就睡了。

    不过这天刚睡下就被张辽叫起来了,说是秦王有事请他过去一趟,搞得李萌一脸懵,心说刚睡下就把人叫起来不带这么折磨人的。

    此时已是深夜,高墌城城主府书房中,秦王李世民看着眼前昏暗的灯光,心中有些烦躁。虽然白天李世民已经和军中两位高级将领商讨好了夜袭的对策,可是由于此战太过重要,李世民也无必胜的把握。

    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此时想到了李萌,想到了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

  

    李萌不多时便被秦王亲兵引到了书房中,李萌见秦王一脸沉重像是在思考什么,遂主动问道:“臣李萌参见大王,不知大王叫余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李萌,你看这几天敌军的军纪如何?”

    “这数天观察下来,敌军的军纪的确变差很多。”李萌如实回答。

    李世民收敛起表情,重又变的平静起来:“余已和长史、大将军商定明晚对敌军发动夜袭,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李萌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既然大王有此决定,那肯定有大王自己的道理,但余觉得敌军之所以这几天内军纪越来越涣散,其实是想引我军出击,到时秦军必定会在半道上伏击我军!”

    李世民听到此言先是一惊复又平静道:“你说的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但我军已经等不起了。”李世民又将关中现在的情况告诉了李萌。“所以我军现在是不得不动啊!”

    

    李萌闻听此言,也是惊的从坐席上站了起来,在书房中来回走动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说道:“大王,关中之局的确危急,但我们还是要应付好眼下。大王,不是余托大,余料定这次秦军必然会伏击我军!既然如此,我军可以将计就计………”

    李萌为何如此笃定秦军会伏击唐军,因为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公元618年,秦王李世民带兵到达今天的陕西长武,与薛举军相遇。

    李世民虽然年轻但很有军事才华,他很清楚薛举的实力,如果硬碰硬,那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李世民当然是不会干的。

    于是,他抓住薛举兵多粮少,想速战速决的意图,决定避其锋芒,“乃命深沟坚壁,以老其师”,打算把薛举的军队拖跨。

    可是没想到的是,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薛举竟然假装松懈,引诱唐军出战。

    关于这场战争,后世的记载中,有说是李世民当时病了,属下刘文静、殷开山擅自出兵;也有说是李世民根本没病,不过是打了败仗,给自己个台阶下。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反正唐军被打得很惨。

    史书记载:死者十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被俘。更严重的记载是,战胜之后的薛举,“收唐兵死者为京观”。能把唐兵的尸体堆成一座山,可见唐兵战死之多!

    …………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8067007/819198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