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知遇之恩VS挚友之仇!姜维泪目:我不如也,丞相!
一剑光寒十四洲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弹幕:
——“这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权力游戏啊!”
——“卢邬玄这种人就该查,当总统的哪有不贪的?”
——“楼上的键盘侠收收味,人家卢邬玄可是棒子国最清廉的总统之一!”
——“从工地干到总统,结果最后把自己作进去了,啧啧……”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吗?郑周永怎么就信了这种人?”
——“说实话,能爬到这个位置的,哪个手上是干净的?别装了。”
——“当年要不是郑周永提携,李民博现在可能还在工地搬砖呢!”
……
看到这知遇之恩的故事,古人不禁感慨万千。
一个普通工地管理员,能被企业会长一眼相中,这般机缘当真是可遇不可求。
这位会长确实有伯乐慧眼,不拘一格选人才。
寻常人家出身也好,没有背景也罢,只要有真本事就敢重用,这般气度确实难得。
若是人人都有这般胸襟,天下又何愁人才凋零?
不过这后生倒也争气,没有辜负知遇之恩,愣是把工程做出了名堂。
看来这世间,不管是哪个时代,有才能的人若是能遇上懂得赏识人才的贵人,那真是可以平步青云。
遇良主者昌,遇良臣者强。
这知遇之恩的重要性,真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只可惜后来这小子变了性子,辜负了提携之恩。
唉,这后生怎地就不明白,一个人若是连知遇之恩都能忘记,那还谈什么大作为?
这般无信无义之人,就算爬得再高,终究也是靠不住的。
……
三国位面。
诸葛亮看着天幕上的内容,不由得捋了捋胡须。
这后世的桥段,倒是让他想起了当年在隆中的往事。
那会儿自己也不过是个躬耕陇亩的平民,要不是先主三顾茅庐,自己怕是真要在田间地头过完这一生。
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
一个明主的赏识,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这后生倒是和自己有几分相似,都是从最底层做起。
不过这性子嘛,啧啧,怕是比那司马懿都要差上几分。
至少司马懿还知道要等到主公百年之后才露出獠牙。
……
姜维望着天幕,也是深感共情。
那时自己不过是魏国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却被丞相一眼相中。
当年在街亭初见丞相的场景,那番提点之言,直接为自己拨开云雾见天明!
能遇到这样的明主,确实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想想自己从小郎官到后来被委以重任,还真是走了一段不可思议的路。
若不是丞相赏识,自己怕是到现在还在魏国当个籍籍无名的小官。
这知遇之恩的分量,确实是无法轻易用言语来表达。
跟着丞相的那些年,学到的不仅是带兵打仗的本事,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丞相常说,主公的知遇之恩要时刻铭记在心,这话现在想来越发觉得有道理。
一个人的际遇,有时候真的就在一念之间。
庆幸当初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要说李民博当总统时期最让华夏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他在汶川地震后的表现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李民博成为第一个来到灾区的外国元首。】
【他不顾余震风险,专程来到四川都江堰看望灾民。】
【在灾区,李民博还与当地小朋友互动,给他们带来了棒子国小朋友的慰问信。】
【这一举动让很多华夏人对他的印象分飙升。】
【在李民博执政期间,棒子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有声有色。】
【他推出了“747计划”,立志实现7%经济增长、人均收入4万美元、跻身世界第7大经济体的目标。】
【棒子国在他任期内成功举办了G20峰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反观他的前任卢邬玄,在经济方面就没那么让人满意了。】
【卢邬玄执政时期,棒子国经济增长率一度下降到3%以下。】
【房价飞涨、就业困难,这些问题在卢邬玄任期内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不过卢邬玄倒是在反腐方面动作不小,连自己的亲哥哥都不放过。】
【他还推动棒子国的分权改革,主张把首都从首尔迁到世宗市。】
【但这些改革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让他的支持率持续走低。】
【到卢邬玄任期后期,他的支持率甚至跌到了个位数。】
【这也让很多棒子国民众对他的执政能力产生了质疑。】
【不过有意思的是,卢邬玄虽然政绩平平,但在卸任时却创下了一个纪录。】
【他是棒子国历史上第一个任期结束后,主动搬离首尔回老家的总统。】
【说白了,这两位总统还真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是经济派,干实事有一套;一个是理想派,想法是好但效果差强人意。】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时候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
春秋位面。
“回啊,你看这后世之事,可有何感悟?”
孔子轻抚胡须。
颜回思索片刻,回答道:“老师,弟子以为这后世之人虽有治国之能,却似乎过于注重富民之策。
那位李民博确实善于经邦济世,但治国之道,恐怕不止于此。”
“善哉!”
孔子欣慰地点点头:“你既已看出这一点,那可知为何前任虽德行可嘉,却难获民心?”
颜回看着眼前正在劳作的农人,若有所思:“弟子以为,治国如同耕田,既要播下仁德之种,也要懂得耘耕之术。
只重其一,都难成大器。”
孔子指着田间的庄稼说道:“你看这庄稼,光有肥沃的土壤还不够,还需懂得耕种之法。
同理,治国既要有德行,也要有治世之能。
那卢邬玄重德行而疏民生,李民博重发展而薄仁义,都未得其中之道啊。”
颜回若有所悟:“老师的意思是,为政之道在于德才兼备?”
“正是。治国如同耕田,既要让百姓吃饱,也要让他们明理。
德行与能力,缺一不可。
可惜这后世之人,总是难以两全。”
……
明代位面。
王阳明望着天幕显现的内容,轻轻摇了摇头。
一个重实务轻道德,一个重理想轻实践,都是落入了执一而偏的误区。
这不就是知行未能合一的表现吗?
卢邬玄倒是懂得存天理、去人欲的道理,可惜光知道还不够,还得能做到才行。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至于李民博,倒是很会做事,但好像对内心修养又不太够重视。
(本章完)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5927529/212113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