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24章 痊愈

第224章 痊愈


  孙传庭被撤职后,抚顺主官位置空出,平辽侯暂时没精力顾及抚顺事务,更别说是选拔新官员上任。

  整整一个腊月,开原一团乱麻,诸事繁杂,商业凋敝,谣言丛生,陆续有汉商和外番商人遇害,张潮带人查了好几日,还是没找到什么头绪。

  平辽侯的这个年怕是过不安稳了。

  刘招孙意识到,这次在背后搞事的黑手并非等闲之辈,不是张潮能搞定的。

  开原亟需建立一支专业的情报力量。

  腊月二十四,袁崇焕和康应乾带着三千多战兵,返回宽甸驻地。

  临行之际,刘招孙特意召见了袁嘟嘟。

  平辽侯对部下照例一番勉励,勉励袁崇焕在宽甸认真做事,继续招兵买马,做好屯田和马政工作,为辽东供应更多的粮食和战马。

  袁崇焕向平辽侯保证,宽甸将时刻做好准备,随时跃马鸭绿江,拯救对岸那些受苦受难的新义州百姓。

  刘招孙对朝鲜国的策略是蚕食鲸吞,逐步消化掉这块土地,培养代理人的方式在朝鲜是行不通的。

  徐霞客带回来的情报显示,萨尔浒战后,日本在朝鲜南部活动增强,新任幕府将军德川

  和分裂混战的蒙古不同,朝鲜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历史,封建化水平也不是草原部落所能比拟,更重要的是,朝鲜国体量超过千万人,实力不容小觑,朱棣时代他们甚至有攻打大明的野心。

  面对这样的对手,只能慢慢蚕食,若像隋炀帝唐高宗那样举兵攻伐,最后只能在这片苦寒之地上折戟沉沙,刘招孙不会重蹈前人覆辙。

  袁崇焕明年在宽甸的任务,便是继续吸纳朝鲜流民,进一步将对岸的新义州掏空,给汉城的朝鲜王制造压力,待时机成熟后,便出兵吞并新义州,将其纳入开原版图。

  泰昌二年,受小冰河气候影响,朝鲜各道粮食减产,北方的新义州更是重灾区,天气干冷,田亩抛荒,大批朝鲜百姓逃难到对岸的宽甸城。在平辽侯的指点下,袁崇焕早早在宽甸储备了十几万石粮食。等明年开春,新义州青黄不接时,会有更多人渡江投奔宽甸,袁崇焕对此轻车熟路,顺势将他们编入屯堡,让他们为开原战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两人聊到最后,刘招孙想起朝鲜旁边那个更强大更麻烦的邻居,沉吟片刻,对袁崇焕道:

  “还有一事,需袁都察加以留心,帮本官做好!”

  “请平辽侯示下。”

  见刘招孙神色凝重,袁崇焕连忙俯首听命。

  “袁大人可知,壬辰、丁酉战役(万历援朝)后,神宗皇帝发平倭诏以告天下,号令周边藩国与大明一道,封锁倭国,不许片帆驶往倭国?”

  袁崇焕久在岭南,从嘉靖年间起,广东便屡屡遭受倭乱,粤民对倭寇恨之入骨,万历皇帝对经济封锁政策,他自然是知晓的。

  “下官当然知道,万历二十八年,神宗皇帝下诏,将倭国从太祖规定的‘十五不征之国’中除名,将其归为‘元恶’,对倭国采取禁防之策,万历三十二年,为威慑倭国,在复州设参将,金州设守备,调登州水军驻守旅顺,又在黄骨岛设水军······同年,辽镇单游击在朝鲜釜山会见倭国橘智正时,让他转告:“告于家康,务要专心学好,不可阳与朝鲜讲和,阴怀异图。”(注释1)

  刘招孙满意的点点头,对袁崇焕不由刮目相看,此人不仅有实干之才,而且博览群书,事无巨细都有所关注。

  对于朝鲜和日本,平辽侯也需提前布局。

  此时日本正处于幕府统治初期,第二任幕府将军德川秀忠和他父亲德川家康一样,面对国内大名林立、教乱频仍的局面,急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壬辰战争后,日本处于被东亚各国孤立的状态。两任幕府将军一改丰臣秀吉时代侵略扩张对外政策,希望寻求与明朝建立直接贸易关系,力图进入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体系。

  刘招孙决定利用德川幕府的这种心理,在大明与倭国之间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

  “本官听闻倭国商人在朝鲜多有贸易,朝鲜却一直瞒着大明此事,神宗皇帝在位时,对我官有知遇之恩,对开原亦有再造之恩,本官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本官要为大明彰显正义。你回宽甸后,派可靠人手,前往朝鲜南部,秘密打探查他们与倭国贸易的证据,将证据送回开原,等时机成熟,便可以此为借口,向李倧发难。”

  袁崇焕沉思片刻,小心翼翼道:

  “平辽侯是想取代朝鲜,与倭国直接贸易?”

  刘招孙没有直接回答袁崇焕这个问题。

  “倭国人口数倍于朝鲜,武德充沛,当年蒙古大军三次征日,皆惨败而归。本官比不上忽必烈,因此对付倭国,须从长计议,不能单靠武力,现以朝廷名义,与倭国贸易,以贸易公司为先导,通过某些利润更高的货物,比如鸦片,逐步侵蚀倭国商业,进而收买各藩大名,挑起各藩战争,最后再以武力征伐死硬派,各个击破,将其纳为开原体系。”

  袁崇焕听得瞠目结舌,没想到平辽侯对这弹丸小国如此上心。

  “刘总兵,当年太祖亲自定下十五不征之国,这倭国可是排名第一······”

  刘招孙知道登陆日本对这个时代的古人来说太过玄幻,他本不想多做解释,然而对于袁崇焕,对位于这个东亚文明冲突最前沿的开原主官,还是必要对他多说两句。

  “袁都察,这世上哪有什么不征之国?无非看你能不能够到。”

  “你博览群书,当知二十年前,万历皇帝曾计划从朝鲜出兵,登陆倭国,扫穴犁庭,彻底解决倭国祸害,可惜当时国库空虚,群臣反对,此事最终作罢。明国未能完成的事情,以后便由我们开原来做。”

  刘招孙说到这里,意味深长道:

  “你当本官耗费重金发展水师,只是为打劫天津?当然不是,倭国人口稠密,物产富饶,银矿硫磺储量丰厚,必须将其拿下,将其纳入开原体系,如此才能整合明国周边势力,用来对抗更危险的敌人。”

  袁崇焕似懂非懂问道:

  “大人是说对付红毛人?”

  袁崇焕在广东时见过不少欧洲传教士,与弗朗机人、葡萄牙人都有接触。

  刘招孙朝他点点头,笑道:

  “好了,先说这么多,你回宽甸还是集中精力对付朝鲜,征伐倭国是大事,不是三五天能说得清的,记住,先派人去朝鲜南边,和这些倭国商人搭上线,方便以后直接贸易。”

  随着马士英返回清河,宋应星返回铁岭,战兵也陆续返回各自驻地,开原只剩两个近卫军驻守,分别为近卫第一军和近卫第四军。

  第四军军长仍为戚金,这位戚家军老将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军队建设上,借着近卫军刚刚成立,平辽侯正在对这支军队进行改革。

  之前由戚金负责的战兵招募和练兵等工作都交给他的副官俞佑去做。

  俞佑是戚家军老兵,加入开原军前为浙兵把总,跟随戚金多年,他和林宇一样,都是江浙人。

  平辽侯下令在近卫第四军内进行战兵代表制度试点。

  刘招孙和戚金经过多次讨论商议,最终确立了这种类似后世党·代表的组织形式。

  从六千将士中选拔出五十名识字的战兵以及五名基层军官,五十五人组成战兵代表团,代表战兵利益的战兵代表,再由代表团中选出三人作为常驻代表,监督并建议主帅的决策行为,对军饷开支、死伤抚恤,也要进行监督。

  在成为代表前,他们须当众宣誓,向平辽侯效忠,向开原效忠。

  目前宣誓的内容还没最终敲定,不过可以参考后世加入某丽国时的誓词。

  如果不出意外,战兵代表团每年选举一次,由全体战兵投票选举,最终名单须平辽侯亲自敲定。

  得益于平辽侯一直坚持推行的私塾教育以及各营训导官帮助识字,开原战兵的识字率已经提高到百分之十二,远远超过这个时代其他军队。在识字率提升的基础上,外加强力执行,这种尚处于原始简单状态的选举制度才能得到贯彻执行。

  ~~~~

  腊月二十五日,刘招孙的身体终于完全恢复,已能独自骑马走路。

  一大早,这位天生闲不住的统帅,便瞒着诰命夫人,偷偷带上几名卫兵,轻车简从,跑去军队、工坊、商铺、学堂视察。

  他先后视察了第一军和第四军,战兵们见到这位勇武善战一人斩杀数十名后金巴牙剌的主帅,立即爆发出万胜呐喊声,这种狂热,很快也感染了刘招孙本人。

  在近卫第四军。

  当戚金和森悌陪同平辽侯经过战兵队列前时,五十五名新近选举的战兵代表团站在队列最前面,对着全身披甲,缓缓走过的平辽侯高呼万岁。

  “开原万岁!”

  “平辽侯万岁!”

  在代表团的带领下,五千战兵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声势震动全城。

  刘招孙心中微微有些震动,不过表面却是装着没事一样,继续挥手朝他的士兵们致意。

  总训导官森悌跟平辽侯视察下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嘴里嘟囔道:

  “一群仆街仔,吵死了。”

  嘴上骂骂咧咧,他心中却是惶恐不安,看这架势,这帮什么什么代表,很快就要取代各营训导官了。”

  腊月二十八日,又有一个女真商户被人秘密杀死,尸体抛弃街头。

  张潮他们仍旧一筹莫展。

  开原情报力量本就是一片空白,原先各种情报主要依靠外番商人们维护,现在得罪了这些商人,平辽侯感觉自己立即成了睁眼瞎。

  张潮虽然武功了得,然而做得了一个好卫兵,却未必做得好一个情报官。

  开原以商立足,这样频繁有外番商人被杀,谁还敢来做生意?

  刘招孙望向京师方向,无可奈何道:

  “沈炼,你现在在哪里?”

  参考资料:

  注释1:《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七册中华书局1980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5910279/6983550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