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新技术
马口铁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简单的对比一下两种测距仪我们就能发现:合像式测距仪利用一根水平长管作为基准长度,在其两端设置物镜组,物镜组的光轴垂直于测距基线,测距时分别产生关于目标的影像。一侧在目镜中成的像只有上半部分,另一侧只有下半部分。由于测距基线的的存在右侧的像相对左侧的像偏右。通过旋转偏光镜使上下两像重合。通过测量偏光镜旋转的角度就可以换算出与目标的距离。
体视式测距仪与合像式测距仪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在目镜中成像后,测距人员通过在左右目镜中同时观察测距仪两端对同一目标所成的像,由人通过视觉感官来对目标进行感觉。此时通过前后移动目镜中的光标,当操作人员感觉目标与光标重合时直接读出距离数据。
体视式测距仪的误差之所以小于合像式,是因为其测距是依靠测距员视差直接感觉距离,直接得出距离数据,而合像式测距仪是通过对准上下两部分的像,只要没能将像完全对准(而这是十分困难的),误差就将在角度对距离的换算中会被放大。
所以在远距离上视线张角较小时,体视式测距仪的精度将优于合像式。而且体视式测距仪对于不规则外形的目标也具有测距能力,所以体视式测距仪常用于校射和防空。
合像式测距仪虽然远距离测距精度不高,但是相对于体视式测距仪来说,其对于人员的操作压力较小,而且得到近处目标距离的速度更快,精度也较高。所以虽然远距离精度对于体视式测距仪处于劣势,但用于对本方舰队航行时航迹标绘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此时的目标是近距离编队中的友舰和固定的航标,而且此时需要较快的数据率,同时可能需要快速转换测距的目标,而对精度要求较低。所以合像式测距仪一般适用于这种场景。
当然不管是合像式测距仪还是体视测距仪都属于光学测距仪,对光学玻璃和磨镜工艺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搞得定的。其对使用的人员还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并且反应速度比较慢,并不适合一两千米内的炮战。
对坦克兵来说,迫切需要一种测距速度更快更准确的测距仪。而很显然不管是合像式测距仪还是体视式测距仪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唯一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也只有激光测距仪了。不管是反应速度还是精度,激光测距仪都能完爆上面两种传统的光学测距仪。唯一的问题是,当时落后的工艺制约了激光器的体积和功率,而且早期的第一代激光测距仪对人眼还有一定的损伤。
当然对于急迫的红军装甲兵来说,这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在充足的资金投入下,刊用的装甲兵激光测距仪在1944年上半年就诞生了,最初的那一批装备给了T-54坦克。这直接导致T-54的战斗力直线上升,配合D-10T和新的100毫米滑膛炮,终于可以在远距离上精确的狙杀德国坦克了。
当然,也只有少数T-54和原IS系列的重型坦克才能享受安装激光测距仪的待遇,这一批坦克也仅仅装备给近卫部队,毕竟第一代激光测距仪的造价颇高,并不是廉价的T-34和T-35能够享受的。
不过红军也没有停止改进T-34和T-35的火控,虽然不可能给它们安装昂贵的激光测距仪。但在李晓峰的建议下,红军装甲兵开始在低档坦克上普及测距机枪。所谓的测距机枪其实就是跟坦克炮同轴安装的重机枪,在1500米左右的距离上,该机枪的弹道特征基本跟坦克炮一致。
具体的使用办法是:当炮长发现了敌人之后,立刻进行测距,然后按照测定的距离装订测距仪机枪的标尺,再立刻打一个短点射。之后观察测距机枪曳光弹的弹着点,如果击中了目标,就立刻用坦克炮射击。否则,则说明测距失误。按照测距机枪弹着点进行修正之后再次射击,直到命中目标为止。
实事求是的说,测距机枪的性能有限,不过是火控设备发展早期的“对付”的办法。对于提高远距离射击的命中率效果有限,尤其是对射击远距离移动目标不是特别给力,而且操作比较繁琐,尤其是在测距一项上并没有本质的改进。
不过在1943年,这已经是很高大上的解决方案了,至少广大红军坦克手还是比较欢迎这个方案的。很快在1943年7、8月份。一场给T-34和T-35改装测距机枪的工程就风风火火的展开了。
而从1943年10月开始,德国坦克兵就突然发现红军坦克手的远距离交战能力直线上升,不光是那些“珍稀”的T-54远距离炮战变得很凶悍,连带着广大“爬虫系”的T-34和T-35也开始拓展交战距离,让德国坦克兵和反坦克炮兵苦不堪言。
关于测距仪的话题暂且说到这里,回到之前的主题——导航。激光器的实现使激光陀螺仪得以实现,但是以当年苏联在这个领域的基础,很快搞出刊用的激光陀螺仪还是很为难的。李晓峰很快发现,第一代激光陀螺仪仅仅能在实验室里少量制造,体积和精度都不说,这个成本就断然无法接受。无奈之下,某仙人也只能作弊,采购了一批20世纪60年代水准的激光陀螺仪装备给红军远程航空兵使用。当然,数量是比较有限的,基本上每个轰炸机团大概能分到两到四部。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对于当年的大机群地毯式轰炸来说,并不需要每一架轰炸机都装备激光陀螺仪,一个编队有两架装备有激光陀螺仪的导航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其他的飞机跟着飞就OK了。
从1943年9月开始,德国人明显就感到奇怪了,明明他们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手段干扰红军的无线电导航设备,但是苏联的重型轰炸机却总能准确的找到轰炸的目标。哪怕是一片漆黑的夜晚,进行了严格灯火管制的城市依然会被红军轰炸机找到,然后炸成一片火海。
对于红军究竟是如何精确导航定位的,德国人始终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倾尽了一切努力企图破解这个秘密,但是在KGB的严防死守下,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不光是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连带着盟友英美也是直挠头。同样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的他们也面临着导航问题,哪怕是大不列颠离德国更近,但是在德国人采取了严格的对抗措施之后,导航问题依然迫在眉睫。导致英美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升级己方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而他们也很想知道红军究竟是如何做到精确定位和规避干扰的。尤其是后者,他们的兴趣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苏联不可能向英美公布激光的秘密,好容易领先了将近20年,苏联自然不可能拱手将这个领域的优势送出去。为了迷惑英美,KGB散布了大量的假情报,并有意的误导英美。
比如宣称苏联制造出了极高精度的机械陀螺仪,引诱英美在这个领域投入大量的宝贵资金。还比如苏联宣称发明了一套全新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这套系统能完全避免德军的干扰。这也使得英美花费了大量的气力去刺探红军所谓的新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秘密,从而暴露了一大批潜伏的间谍和被收买的变节的叛徒。
英美当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企图搞清楚苏联的导航之秘,但是最后不论是极高精度的机械陀螺仪还是所谓的新式无线电导航系统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以至于英美最后下结论认为红军之所以能够精确导航唯一的可能是培养了一批极高素质的领航员,这一批牛人让红军避免了德军的干扰。
一直到20年后。当美国人制造出激光陀螺仪后,才有一种猜想:会不会在当年苏联人已经发现了激光的奥秘呢?
一开始,自傲的美国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认为以苏联的理论和工业水平根本不可能在1940年代制造出刊用的激光陀螺仪。一直到1965年,也就是李晓峰退居二线的那一年,大批量的解密了二战中的超级机密,其中激光陀螺仪赫然在列。那个时候美国人才发现在这个领域他们已经落后了苏联太远太远,当他们刚刚开始使用激光陀螺仪的时候,苏联已经广泛使用第二代光纤陀螺仪了。
当然,李晓峰也没有把所有的鸡蛋全部放入激光陀螺这一项上。惯性器件的导航虽然抗干扰能力强(无法干扰),但是惯性器件有累积误差,当航程足够远的时候,偏差量就会被越放越大。仅仅依靠惯性导航是无法满足军事需求的。
必须有其他手段辅助惯性导航。从而更精确的导航。为此,李晓峰命令KGB的相关机构开展了新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研发,这也就是所谓的TACAN系统,全称是Tactical Air Navigation System(战术空中导航系统),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塔康系统。
塔康系统是一种近程极坐标式无线电导航系统。历史上是美帝在40十年代后期开始研发,1952年投入使用。其原理是:从飞行器上每秒发射30对、间隔为12微秒的询问脉冲对(成对发射的脉冲)。
当地面台收到询问脉冲对后发射同样间隔的回答脉冲对。而飞行器把收到回答脉冲对的时间与询问脉冲对的时间相比较。得出脉冲电波在空间传播的时间,从而得到飞机到地面台的距离。
这就完成了测距工作,当然这还不够,还必须能够侧向。而侧向工作则由地面台发射九个呈现心脏形波瓣的调幅形式脉冲信号。这一调幅包络包括由旋转心脏形图样的15赫方位信号和由九个波瓣旋转产生的135赫方位信号(这两个信号的相位与地面台相对飞机的空间方位有关)。
具体的原理就不细说了,反正通过对比上述两个脉冲信号,并应用除波瓣技术,飞行器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方位信息,从而实现定位,再配合惯性导航设备进行比较,自然能得到精确的定位信息。
这一套塔康系统从1944年开始研发,一直到1949年才投入使用,基本能够满足500公里以内的导航要求,对于红军的前线航空兵来说是非常的实用。
当然。李晓峰还是不会满足了,在此之后,他竭力推进红军对卫星导航的研究,从1950年开始预言。一直到1965年苏联第一颗实验型GLONASS升空,在15年内烧掉了200亿美元。这笔巨资让当年的政.治局异常的肉疼,可谁让李晓峰强烈地坚持呢?
当然,在未来,政.治局会发现这两百亿美元花得实在太值得了。不仅一次性的解决了红军的精确定位问题,连带着在民用市场上也大大的捞了一笔,在未来半个世纪内创造了不下于两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关于新技术的话题就暂且说道这里,让我们回到战场上,看看四月初苏德两方的态势情况。就从北至南说起好了,在东普鲁士,依然是对峙的僵局。德军虽然没有能力越过犹太人建造的一道道钢铁长城,但是犹太人也没有反攻之力,国力有限尤其人力资源太珍贵的他们并没有多少机动兵力,宝贵的几个装甲师更多的承担着移动反坦克炮台的作用。他们就是救火队员,一旦发现了德军的突破点,就立刻机动前往灭火。
而这种独特的战术也给未来犹太人应用装甲部队留下了有悖于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犹太人希望获得一种装甲坚固而机动性又良好的反坦克平台。从一开始犹太人的装甲部队就是立足于防御的,这跟好朋友红军的崇尚进攻完全不同。这也导致红军的先进坦克并不能完全满足犹太人的需求。
在1960年代,犹太人发展出了独特的梅卡瓦坦克,这种发动机和变速箱前置,通过大量使用倾斜装甲堆砌出的这种超级重的坦克是个不折不扣的异类。它并不适合真正的装甲战,在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时,很容易被打瘫,好在犹太人当时具有一定的战场优势。能够控制住战场回收被打瘫的梅卡瓦然后进行修复,但是立足于防御的梅卡瓦充当移动炮塔使用还是不错的。
北线对双方来说都是僵局,真正复杂的是中线和南线,在中线随着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遭遇惨败。从明斯克一直到莫济里这一线德军处于全面的劣势和被动,基本上可以说丧失了维持战线的能力。如果不是红军之前进行连续作战消耗比较大,没有能力继续乘胜追击,将德军赶到白俄罗斯和东波兰边境线都不是大问题。
而南线德军的形势也仅仅是稍好一点,攻占了基辅对于德国人来说是政治上的强心剂,至少德国国内对此一片欢欣鼓舞。让希特勒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峰。
但是我们都知道,基辅并不是被德军攻占的,而是红军主动放弃的。红军之所以放弃基辅实际上是为了反攻,随着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返回基辅以北,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收复基辅以及合围歼灭曼施坦因集群和德军第17集团军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了。
对红军来说,实施这一作战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只要补给就位,只要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完成休整,就马上可以给德国佬一点颜色看看。请注意,在基辅方向红军的两个方面军集中了大约8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而与之对敌的德军仅有四个集团军,双方的实力差距几乎是倍数!
如果再考虑到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在未来红军的兵力将膨胀到至少12个集团军。而德军哪怕是再压榨一遍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炮灰也凑不出多少人,这么说吧,一旦基辅之战爆发,德国人将迎接一场狂风暴雨!
这场暴风雨将席卷乌克兰,一直将德国人赶到东波兰并威胁罗马尼亚。这么说吧,德国人的形势那真是药丸!
当然,希特勒是不可能服输的,元首始终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只可能是他和德意志。尤其是当元首找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性要塞、堡垒战术之后,他认为被动仅仅是暂时的,堡垒化的基辅等大中城市消耗掉布尔什维克魔鬼的有生力量之后,伟大的德意志将一鼓作气的夺取胜利。
不过,在当时看好元首这一套战术的人实在是不多,比如说曼施坦因就对这一套所谓的要塞和堡垒战术不屑一顾……(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一片雪1、frankregill、骑王和尤文图斯同志!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433/126194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