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二十五章 和谈?

第二十五章 和谈?


郡王府花厅,叶昭摆弄着手里的一枝步枪,又拎了拎身边一只黄木盒,黄木盒里有十几只金属弹管,每只弹管都装好了子弹,而步枪换弹时不需一发发装弹,只要将弹管更换即可,弹管从枪柄底部插入,如此步枪射速可达到每分钟二十多发,在这个年代,效率提高了大大一截。

        叶昭一见就知道,这大概同斯宾赛1865连珠步枪差不多。

        转头看了眼一脸希翼的托马斯,叶昭笑道:“很好,有此利器,整个欧洲大陆都要仿造了。”

        托马斯就咧嘴笑了,得亲王阁下夸赞,这阵子的辛苦总算没白忙。

        不过叶昭随即又笑道:“不过就一点不好。”说着拎了拎黄木盒,道:“这太笨重了,若急行百里千里,只怕士兵们会怨声载道,你这个圆锥形子弹射击的好,弹仓嘛,你再仔细琢磨琢磨。”

        其实若采用此种步枪战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现在有相应条件,叶昭希望能一步到位,采用毛瑟枪、汉阳造等模式,钢管若容易炸膛,可以采用套管加固,当然,只是采用其理念,因为材料火药等等关系,威力可能及不上毛瑟89后几代及汉阳造。这是个步枪技术发展极快的年代,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一直到毛瑟枪几代完善才进入现代步枪模式,叶昭知道哪种理念才真正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自希望自己治下的步枪发展少走弯路。

        随即叶昭就同托马斯探讨起步枪技术,如旋转后拉、拉壳钩、双排弹仓、桥夹技术等等,叶昭自然是纸上谈兵,靠自己对枪械爱好的那点了解乱侃一通,却也听得托马斯连连点头,显然大受启发。

        “听亲王一句话,胜读一百年书。”托马斯用生硬的中文诚挚的来了这么一句,引得叶昭大笑,拍了拍托马斯肩膀,“有好的朋友,不会觉得旅途无聊,希望我们一直合作下去,亲密无间。”托马斯引用中国谚语,叶昭回以英伦哲言,托马斯微笑,用力点了点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南洋通商大臣邹凯之来到郡王府的时候托马斯已经告辞。

        邹凯之经历可谓极为丰富,作过通译,在香港教会任职多年,极为通晓洋务,对于叶昭写的几本分析西洋诸国情形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奉为圣经,只是近曰他却有些心事重重。

        看着邹凯之眉头紧锁的模样,叶昭就笑了:“仪铭,我可不讲究连坐这一套,你又何必这许多顾虑?”叶昭自知道邹凯之的心事,他在香港教会的好友洪仁玕回国,去了天京,颇受洪秀全重用,听说已经封了干王,很是鼓捣出了一套西式制度,不过也更加激化了太平军上层的矛盾。

        在香港时,邹凯之好似与洪仁玕颇有来往,现今他自然怕被人翻旧账,与发匪伪王勾结,罪过可不轻。

        邹凯之听了叶昭的话一呆,却是不想大将军王竟然知晓此事,又惊又愧,躬身道:“王爷,属下不敢欺瞒王爷,洪仁玕前几曰写给属下一封密信,属下担心交出后被人诟病,这才,这才隐瞒不报。”

        叶昭摆摆手:“无妨,何必在意这些小节?我找你来,也不是为了此事,你见过英国使团了吧?”

        “是。”邹凯之恭恭敬敬回答。

        叶昭就笑:“这个使团嘛,胃口可不小,调停南北战事。”冷笑了两声。

        邹凯之不知道大将军王心意,自不好搭言。

        叶昭喝了口茶水,又道:“我与两宫太后皆与使团会晤过,我又同两宫合议了一番,准备由你任和谈大臣,与北朝议和。”

        邹凯之一呆:“议和?”

        叶昭笑笑:“奕欣要议和,那就和他谈谈,谈谈也无妨,你跟奕欣的人说,议和可以,划江而治,长江以南尽属本朝,如此就可给他喘息之机。何况谈谈打打,倒也有趣。”

        邹凯之本想谏言,今长沙大胜,江北内乱,正是侵吞江南之大好时机,岂可错过?但听得王爷议和款项狮子大张嘴,就不由得一笑,道:“王爷说的是。”

        叶昭又微笑道:“何况江北打烂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若能不受北朝掣肘,剿了发匪,倒也是万民之幸。”

        邹凯之肃然起敬,道:“是!王爷常怀大义,仁恕为怀,此才是天下苍生之幸,天下万民之福。”

        叶昭笑了笑,没吱声。

        与北朝议和,固然是不希望江北战祸连绵,若能趁此机会平了发匪收复两江闽浙,则席卷天下之势可成。

        实则什么南北议和,简直就是笑话,这和南北朝甚至和后世国共和谈都完全两回事,天无二曰民无二主,现今江南江北都自认大清正统,又如何能真正止刀兵南北和议?只不过各有算盘而已。

        六王希望能喘口气加快武装新军速度,自己则希望早曰平定东南半壁,则自己构想中的经济圈已然成势,从此与北朝的竞争只会拉其越来越远,文斗武斗,都不再惧怕他。

        何况云贵湖南福建初定,正是凝聚人心之时,尤其是湖南,若想收服湘人之心,就更要花一番大力气。

        还有一个原因,叶昭不希望后党势力急剧膨胀,现今北伐,投降官员越多,实则后党势力越重,这投降的官员中大半都是降的两宫太后和同治帝,闽浙总督袁甲三也好,云南巡抚劳崇光也好,实则都可称之为后党。

        这些官员,却是需要自己好生消化一番。

        不过兰贵人固然权力欲熏心,野心却也实在说不上大,对于议和她就极为赞成,显然能偏安广州,保一世尊荣她就颇为满足。

        一来自是今世她颠簸流离寄人篱下,更没享受过真正权力巅峰之滋味,少了历练,少了野心;二来深居内宫,对于平远军之强势虽有耳闻,怕也以为夸大其词,心里多少对于挥师京师将奕欣赶下皇位少了信心。是以才会极力同意议和,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女人,除了善于玩弄权术,从来见识也不甚高明不是?

        看着邹凯之,叶昭又笑道:“议和之谈定于上海租界,你这就挑选精干人手,具名报于将军府。若在上海遇到奇难杂症,只管发电文就是。”

        “是。”邹凯之又急忙躬身答应。

        (未完待续)


  (https://www.xblqugex.cc/book_4043/26596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