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戚闻坊2
天也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嘿,戚家就开个戚闻坊,哪里嚣张了?这不是很正常吗?朝廷的人忌惮?这,这我们小老百姓哪能想到这么多。不过说到朝廷,”
说话的兄弟压低了声音四处看了看道:“说到朝廷,朝廷怎么样跟人家掌财戚家又什么关系?别说现在的大墨朝,听说从之前好多个朝代前,戚家就一直存在了。
“据说从远古授予戚氏财道开始,就和温家一样,从古任职知道现金,中间几次改朝换代呀,但是无论哪家的人做皇帝,文理大道都不会变,各路各行行商也自行流转,戚家,和温家也就流传至今。朝廷没事找这两大家族的麻烦干什么?
“这两大家族也向来安安心心的耕耘财道和文道,从不和皇室扯关系,绝对不和皇室联姻。要说起来,彼此只能看得上彼此吧。温家和戚家除了常有通婚外,一般婚姻从不看门第,只看喜好。”
“怎么看门第?要我说没有哪家能比得上这两家底蕴深厚,只能看喜好了。”
眼见着自己一句话就让大家长篇大论的说了这么多,江三心里默默记下,又回到正题:
“你们刚才说的那个戚闻坊我大概了解了。听你们这么说,这戚家绝对不缺钱,既然研究商道,近些年开设这种坊,估计是想尝试引导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你们有所不知,人们言论的影响,对于一个商品的传播销售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交通不便的时候,商品运不到很远的地方,只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售卖,大家你知我知,好坏优劣基本上看手上的货物,言论自然没有什么影响。
“可是你们想,如果把这个商品运到很远的,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去卖,就像我这黄蚕丝,到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让当地的人接受,把东西卖出去。
“戚家设了个这样的机构,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性减低合作商家的压力,从而让长途行商变得简单,必定会有更多的远途贸易。长此以往,可以想象墨朝各地不同的商品会因此自动调配,不但经商的方式有所改变,大家的生活也会变的不一样。”
“那既然这主意这么好,怎么现在才开始实行呢?”
“这岂是说改就改的,在这以前,肯定有着各种条件条件的制约。比如,车马行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多,比如可能没有现在新皇开明治世这样的环境对不对?为什么戚家要这么做,说到底还要问戚家自己了。或许是拟定了某种发展方向,也有可能是出现了某个特别的人?”
说到开明治世的时候,江三不由的又想到了巡查史对于戚风一干人的追查,更加百思不解。这其中,一定大有他不可窥得的文章。
从江三开始说的时候,文良便目光定定的看着他。
江三咂咂舌,不知道文良看这么认真干嘛。其实他也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根据“常理”推断说说,殊不知他不经意的推断,已经大大超过一个正常小市民的范畴。
一个在此之前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人,却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轻飘飘一语中的道破玄机,足以证明江三其人内里有大智慧,还是个经商的奇才。
总之江三的一番话把一桌的兄弟唬得一愣一愣的,都觉得大开眼界,很有道理,呃……可能其实也不知所云。
“那吃完饭,我们就是去这戚闻坊看看吧。王二留下,文良你跟着。”江三一句话为今天的早餐收个尾。
原来之前那兄弟所言并不完全,进去一观才知戚闻坊所包揽的范围大大超过了他们所知。看得江三不由得在心中赞叹。
原来这戚闻坊商品估价只是基本工作,据介绍,戚闻坊此举是为了收集天下各路商品的信息,从而统筹划价。
另外,如果客户向戚闻坊交钱购买服务,还可以获得戚闻坊的信用担保。
信用担保也可以用各种方式,例如雇佣车船等地走夫人言为自己宣传;专门写一篇有一定格式的文章大量印发,归雇者自行使用或者随着商队运到各处城镇发传;甚至可以卖通有名望的商人,大红的优伶帮忙提点。换句话说,只要江三愿意出钱,戚闻坊可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让整个大墨朝所有地方的人都听闻你家的特产!
这是何等的力量?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只要这样名头打出来,泱泱大墨朝,买家各地源源不断涌出来,只会供不应求,生产多少都不愁销路。
江三内心一时风起云涌,一个商人谁不想自己的名号被世人都知道?
可是现在只能从最基础的做起。
商品估价倒是方便,只需要交五十文。
黄蚕丝早就登记在册,江老三获得了一张戚闻坊拟写的信息涵。
这东西就相当于商品的良民证,有了这个,上门推销的可信度会大大增加。这年头,凡是正经做生意的人基本上都会讨几张戚闻坊的信息涵。
想来江三“没有身份证明”的酒卖出去不少,还要多谢酒是个常见物什,识货的人多。
因为黄蚕丝只产于平安镇的特殊性,信息涵上的估价在原价的八倍到十倍之间,末了还加了一句根据当地习惯和需求,价格浮动很大的标注。
想着卖黄蚕丝应当是个慢工细活,在这里应该卖不出好价钱,还要尽快等到漠文安排好安安的事情以后再慢慢计议。所以江三问了戚闻坊的伙计一句:“漠文城有较大的戚闻坊吗?我准备到那里再做打算。”
“啊?漠文?那肯定有呀,怎么可能没有,还是很大很大的呢。”伙计的声音透露着惊讶。
江三失笑,才觉得自己问的多余,这个边上的小镇都有,漠文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怎么可能没有?
交谈期间,江三看着店里的伙计忙忙碌碌接了好几单生意,很多人都是用银票来付。心想不愧是戚家,随便接的几单都是超级大生意时,定睛一瞥才发现收来的银票基本都是十两二十两的面额,比他认识中大商贩因为运百两上千两的银子颇为不便才会开具银票的情况小了很多倍。
“怎么这么点儿钱,又不是拿不动,为何要用银票?”
“无论多少的银子,总是揣在衣服里沉甸甸的麻烦,哪有一张银票方便?有银票当然用银票喽。”伙计嘴上答着,低头记账。
“可是银票毕竟本来是一张纸,想要买的通肯定要大商贩来担保,过程极为麻烦,哪里是日常随随便便就能用的?”
“嘿?你是外地人不知道?戚家上古时期被授予财道的时候就是在漠文古城,咱们周围这一圈呀都受戚家影响极深,商业新运行方式基本上都是从先从这里流传开来,你们那里开始用银票,可是我们这里都不知道用了多久了,早就形成一种体系了。这些银票都放心用,绝对等于白花花的银子。”
伙计这才抬起头来,眉飞色舞讲话的时候,额头上的抬头纹仿佛在嘲笑江三是个老土包。
江三笑容讪讪,没想即将要去的漠文居然是戚家深居之地,再回想自己刚才问的漠文有没有戚闻坊的话可就是相当白痴了。
离开镇上的时候,王二在崔文门前站了好久。
江三问他要不要还是敲门去看看。
他摇摇头:“不管怎样,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我又不能做什么,还是不去打扰了吧。”
后来人跟着江三走了,头还向着原地,马车上时不时回头望一下,好像下一秒就会反悔,却最终也没有说出别的话。再后来,王二每日巡查整个车队更为勤快了些。
……
一路再往北上,天气好像一下子就冷了起来。
车轮压过满地干枯焦黄的落叶,发出寂脆弱的噼啪声。
大家都多加了件灰扑扑的衣服。车头江三竖抱着安安,头贴着他,轻轻哼着不着五六的市井小调,后面是一队风餐弥月的伙夫并几车防水布包裹严实的货物。
此情此景,好一副商旅风尘图。
同伴的还有好多路或并排或错开的商队,各有各的旗号、货品、口音,别无二致的是赶路的风尘仆仆。
除了很多商人和来往的平民以外,来漠文城的居然还有很多灾民。
水患北迁的灾民一般战斗力没这么强,迁不到这里来,这些灾民大多来自西北各路,北方匈奴南下,在边境烧杀抢掠,手无寸铁的村民难阻铁蹄,被洗劫一空后难以生存,才来到西北最大的城池:漠文城寻求庇佑。
还有一些局部地区,多年干旱,河水断流,自古依水边成片绿洲而活的人无以为继,只能举家搬迁。
天气渐冷,过往的商贩走卒都穿起厚厚的衣物,这些灾民却依旧分不清颜色的破布勉强蔽体,望之觉寒。
往上看,所见是重砖砌成四层楼高的暗色城墙,城墙上两座极高的望台中间一隙,就是双开的城门了。
各色斑驳的人群经此穿过一色十步厚重的城墙,就是漠文古城。
(https://www.xblqugex.cc/book_33804875/181589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