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 第133章 买煤过冬

第133章 买煤过冬


第133章  买煤过冬

        张安想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黄二爷,看看老人家怎么考虑的。

        黄二爷想了好一会儿,才跟张安说先一起下山吧。

        虽然老爷子也知道这老牛就丢在这里,可能会遇到其他的野兽。

        但是一直在这里等,也不是个事,主要是不知道大家啥时候能找到这里来。

        还不如赌一把,先下山去找大家,再来拖牛。

        如果等到回来的时候,这牛真出事了,那也是自家的命。

        因为自己没考虑周全,现在满村的人都在山里两眼一抹黑的找自己,本来就已经是给大家添麻烦的了。

        听到黄二爷的话,张安就带着黄二爷下山去找大家。

        走过烂石林,穿过前面的沙树林,张安是顺着刚才来的地方原路返回。

        因为他来的时候,在路上留了印记,为的是让后面的人能找到自己。

        运气很不错,刚刚走出沙树林,就看到了山下有好几道晃荡的光线。

        这肯定是村里人找过来了,这些光线都是手电筒的光。

        张安看到这些电筒光,就开口朝着光源的方向大声喊去。

        “我是张安,我找到二爷了。”

        张安既然能看到光照,证明离的不远。

        果然声音传过去以后,立马传来了大家回应的声音。

        两伙人一伙朝上走,一伙朝下走。

        没走一会儿,大家就汇合在了一起。

        原来这是大家分头去找,最后都没人找到。

        而且大家都不是瞎找,找的时候还是会注意看有没有人走过的痕迹。

        这山里现在大多是狼鸡林,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有没有走过的样子。

        所以一些地方明显就是没有人走过的踪迹,大家就原路返回了。

        也正好遇到了黄明从家里拿来的电筒,大家总结了一下刚才找过的方向。

        就只有张安走的这边还没消息,所以大家就朝着这边找来。

        最后也发现了张安留下的印记,正好走到一半,两伙人就遇到了。

        “二叔啊,你这要不得啊,牛丢了大家可以找,这黑灯瞎火的你要是出事了咋整,即便是牛没了,最多是没点钱嘛,下次不要这样了。”

        这次黄二爷做的事情确实有些欠缺考虑。

        但是这事还得是老叔来说,他作为村长,他怎么说都是对的。

        黄二爷刚才就知道自己欠考虑了,所以这会儿给大家赔不是。

        大家出来帮忙都是真心实意的,都担心黄二爷出事,所以见到黄二爷没事就松了一口气。

        最后张安把牛的情况跟大家一说,趁大家都在,可以直接上去把牛拖上来。

        所以老规矩,还是黄明回家去报信,让家里的人安心。

        剩下的其他人往上走,去烂石林拖牛。

        有了电筒以后,路上也不再抹黑,大家很快就穿过沙树林,到了烂石林。

        这个石坑还挺深的,刚刚大家试了好几次以后,也没法直接把牛拖上来。

        这里也没多少泥巴,而且也没人带锄头,不然就可以往里面填土,把牛给垫上来。

        虽然叫烂石林,但是这些石头都不是小块小块的那种,而是跟山长在一起的山岩。

        也没法直接搬动,所以回填的想法落空。

        如果有杠的话,就好办的多,可大家来的比较急,谁也没带。

        不过张安看到有人带了柴刀,脑子一转就想到了。

        “老叔,咱们有柴刀,我们可以砍几棵树放下去垫个桥上来。”

        张安说干就干,从村里人手里接过柴刀,跑到沙树林边上就挑了几棵碗口大的沙树砍起来。

        其他人见状,带着柴刀的人也跟着张安那样砍树。

        最后砍了七八棵这样大小的树以后,把树枝砍掉,直接放进石坑里。

        老牛这会儿大概知道大家在救它,所以看到被大家放下去的沙树,它还会把脚伸开给腾出地方来。

        最后一点一点的踩着沙树拼成的桥上来,虽然这期间滑下去很多次。

        但最后还是给把老黄牛拖出来了,结果算是好的。

        主要是这里离村里很远,要回去拿东西,来回一两个小时没了,所以张安没建议回去拿杠。

        大家刚把老黄牛拖出来的时候,张安看了看时间,已经九点多钟了。

        在这里的人基本上还没吃饭,是从下午天还没黑之前就开始进山来的。

        但是现在找到了黄二爷,还把掉坑里的牛拖出来了。

        大家也都挺高兴的,就暂时性的忘了吃饭的事情。

        等到大家回到村里,都已经晚上十点了。

        要是平时,这个时候大家基本都已经睡着了。

        黄明回来报平安以后,家里的人知道老头子找到了,牛也没事了。

        家里的人也就不再着急了,想着大家现在都没吃饭,一个个饿着肚子出去帮忙。

        所以黄二奶奶把自家几个媳妇儿喊过来,在家里赶紧把饭做好。

        这么晚了,待会大家从山上回来也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

        张安他们到了的时候,黄二奶奶家里的饭早就做好了。

        大家也没客气,黄二奶奶一喊,大家就过去坐在一起吃饭,整整坐了两桌。

        吃饭的时候,黄二爷又跟大家赔了个不是,道了声谢。

        不管怎么样,现在结果都是好的。

        大家也都笑笑说没什么,下次不要再这么吓人就行了。

        尤其是黄二爷家里,可是被吓得不轻。

        等大家吃完以后,都各回各家去了。

        接下来就是黄二爷一家自己“开会”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的张安刚吹了一阵早风,实打实的打了个冷颤。

        明显就感觉到今天比往天冷太多了。

        这一看外面,到处都是霜,难怪变得这么冷。

        虽然早就已经是冬季了,但在张安眼里,打霜了才算是入冬,不然温度都没下来。

        “你这娃,怎么不多穿一件衣服呢,今天打霜了,天气冷得很。”

        刚从老屋过来的王芳,发现张安还是只穿了件短袖在院子里。

        连忙提醒他回去穿衣服,这要是弄感冒了可不好受。

        张安也不犟嘴,刚才出来的时候是不知道,这会儿转身回屋里找了件外衣套在身上。

        “老叔,伱这是要去哪里啊?”

        老叔张建文驾着马车从门口过,张安顺口就打了个招呼。

        “吁,现在天气冷下来了,趁天气好去拉一车煤块回来。”

        长箐村里这里冬天不烧柴,都是烧煤过冬。

        因为附近有很多地方都有煤矿,所以附近的煤还比较便宜。

        所以大家一年四季烧火啥的,都烧煤烧习惯了。

        所以冬天之前,大家就不用到山上去砍柴了。

        张安看了一下自家的煤坑里,好像也没多少了。

        里面都是煤面,一点煤块都没了,看来也是时候去买一些了。

        这两者一听名字就知道区别,可以用泥巴跟石头来比喻它们俩。

        煤块很耐烧,而煤面就特别容易被烧完。

        张安他们村里的大多数人家,一般天气不冷的时候很少用煤块。

        一整年下来,大多都是用煤面加水,拌成煤团来烧。

        煤团是湿的,所以放在煤灶上以后会熏干。

        不仅仅可以封住燃烧的火炭,成团的煤会让灶里的火不那么容易熄灭,坚持到第二天早上。

        而第二天早上撬下来的煤团,还能打成小块小块的放进去燃烧,很容易就被引燃了。

        所以现在农村家里的小孩们,不仅放学回来要割草、喂猪、做饭和洗碗,晚上还得拌煤。

        村里还专门有一句话,叫做“朝前不管,赶后拌煤洗碗”。

        这话多少家里有几个孩子的时候,那些小孩经常说的。

        意思是吃饭的时候比速度,提前吃完的什么都不用管,最后一个吃完的要拌煤加洗碗。

        但在张安家就不一样了,不存在这个比速度的说法。

        以前的张安就很讨厌拌煤洗碗,因为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孩子。

        王芳跟张建国只要是去地里干活了,这些家务活全是张安一个人做。

        为了拌煤,村里每一家人都有个两个煤坑。

        一个特别大的,还有一个特别小的。

        大的煤坑是为了买煤回来的时候,有地方存放。

        而小的煤坑就是为了拌煤用的,一般情况下小煤坑都是在自家门口,这也是为了方便。

        而拌煤很简单,把煤面铲到小煤坑里,往里倒一些水和黄泥巴。

        用家里的锄头在煤坑里来回搅拌,有时候还需要用到煤棒来冲锤。

        关于煤棒,大多数人家都是砍一节碗口粗的树回来砍的。

        到了后几年,也有人家直接用铁锤的。

        所以农村拌煤又叫冲煤。

        而拌煤的时候,加的黄泥巴,主要是为了拌好的煤面能更好的成团。

        另外一个是为了烧火的时候,稍微节省一些煤,毕竟这都是花钱买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是黄泥巴也不能加很多,都是有比例的,加多了这煤团根本就燃不起来,没法烧。

        虽然后世张安使用了二十多年的电磁炉、燃气灶。

        但是拌煤这件家务活,一直都是围绕着张安的整个童年。

        基本上从他七八岁开始,家里的煤都是他拌的,相信对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冬天很冷的时候,就不能单单烧煤团了。

        因为煤团很容易烧尽,不容易维持炉火的温度。

        尤其是这两年开始,很多人家都买了铁炉子。

        所以特别冷的时候,就得烧煤块了。

        县里好像有专门打煤饼卖的,只不过都是卖给县城里的人用的。

        煤饼以前就是一个圆圆的煤团,正好就是家用的炉芯大小。

        这两年就开始出现蜂窝煤了,大概一毛五到两毛钱一个的样子。

        红岩镇上也只有少数人买蜂窝煤来用,这些农村就更不会有人买了。

        现在镇上没有人家专门卖煤,主要是不赚什么钱,现在煤太便宜了。

        而且县里有专门卖煤的地方,叫做煤管站。

        村里要买煤,不管是煤面还是煤块,都要去镇上的煤管站买。

        那边其实也能包送回家的,但是跟买砖块一样的道理,你得买的够多。

        所以很多时候,一去买煤的人家都是找好几家人一起搭伙。

        这样买的够多,人家才会用车给你送过来,到时候几家人自己分。

        不然的话,你只能自己找车去拉,或者自己运费也可以。

        张安正在考虑买煤的事情,突然一只野兔掉在张安的面前。

        抬头一看,发现花头站在三楼的围栏上看着自己。

        这个家伙,这是打算把兔子摔死啊。

        自从花头在张安家里待熟了,时不时跑出去抓个东西回来,也算是顾家吧。

        平时间也不用张安给它投食,它自己就能在外面找到吃的。

        一开始的时候,它倒是抓过村里的一只小鸡。

        被人家找上门来,这家伙还以为它跟以前一样呢。

        张安只好给人家赔礼道歉,最后把鸡钱赔了。

        然后花头就被张安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从那以后它才不敢在村里乱来了。

        张安挥挥手示意自己收到了,花头才自己飞回窝里去。

        张安家现在也养了不少兔子,得有十几二十只了。

        就是以前张安带出来的那一对兔子繁殖的,这两口子繁殖能力太猛了。

        这半年来就生了好几窝了,第一窝跟第二窝都长成大兔子了。

        这两天张安去喂食的时候,发现有三四个母兔子也开始带崽了。

        兔子这种动物,只要长大开始生第一窝崽,后面就会一直生。

        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到了明年,张安家的兔子数量少说也要翻一倍都不止。

        看来是要想办法把处理它们了,这样下去,兔圈里怕是不用多久就装不下它们了。

        张安家平时自己也会宰了自己吃,而有客人来的时候,也有人点王芳的招牌拿手菜麻辣兔肉。

        即便是这样,也遏制不住家里兔子的繁殖的速度。

        更何况这段时间天气冷了,现在来的人更加少了。

        原来两三天会有一伙人来,现在不行了,一个星期下来就几个人,可能是天气冷了的原因。

        而且也不是所有来的人都会想吃兔子。

        反而是张安家的土鸡大鹅卖的不错,每次来人都会要吃这两个。

        张安把花头带回来的猎物提到家里。

        “妈,给,这是花头今天带回来的。”

        “我烧个水,待会让你爸给烫了。”

        王芳看了一下,这一只兔子不是很大,待会可以做一锅自家吃。

        “那我去一下二爷爷和四爷爷家里哈。”

        “你去干嘛?”

        “这不是天气冷了嘛,我一哈吃完饭,想去买点煤块,我去看看他们几个老人还有煤烧没得。”

        听到张安这么说,王芳也没说啥。

        她们两口子因为家里老人去的早,对这三个老人还挺关心的。

        现在张安二爷爷跟二奶奶家里比以前是好好多了。

        以前家里几个儿子都没怎么管他们,反正一大家子碰到一起就要吵架。

        说到底,都是穷惹出的祸根。

        现在大儿子张建忠算是赚了点钱,格局也大了。

        平时家里吃啥也都会拿一些过去,过节的时候都会过来喊他们两老过去一起过。


  (https://www.xblqugex.cc/book_33269791/1179098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