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牛顿电子1
刘洋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与叶子一同消失的,是整个西城的地下管道。
刀削斧凿一般的切口,西城的地下瞬间空了。电视新闻将其当作都市奇闻来报道,房间里的众人通过屏幕看到这一切后,全都倒抽了一口凉气。现在,大家都明白为何要提前将管道里的会众撤出来了。新闻画面里,大批民众在空洞的边缘围观,指指点点,或者在采访中发表一通自以为是的奇谈怪论。记者还采访了几个学者,全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一个研究神学的哲学教授,在采访中声色俱厉地疾呼,说这是神罚,魔神很快将会再现世间。总之,无论怎么看,这都是极不自然之事。同样不自然的是,虽然地下出现了大片空洞,但地面一点塌陷的迹象都没有,仿佛上方的一切并不需要地下的基石承载。或者说,地上和地下是两个独立的世界,它们只是刚好在空间上相连罢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严长老率先问道,“请魔神大人为我等解惑。”虽然发生了如此奇诡之事,但他仍然神态自若,并不慌乱。或许,在逍遥会的激烈斗争中大获全胜,让他整个心态都自信了不少。
“说来话长。”叶文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并非不愿意告诉他们真相,而是线索繁多,千头万绪,需要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才能有条有理地将事情说明清楚。可是他想了很久,也找不到一个巧妙的角度。“算了,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说起吧。”
大概在一千六百年前,人类生活的世界闯入了一群看不见的外来客。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这些客人生活在一个二维的宇宙里。两个不同维度的宇宙在空间上交叠在一起,但彼此几乎没有相互作用——除了电子。三维宇宙中的电子,在二维宇宙中以另一种形态出现,从而可以被二维生物们看见和操控。借着这样的桥梁,两个不同维度的文明开始相互接触。文明的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起来,人类很快就进入了智能机器和意识数字化的时代。而二维生物们,通过将自己的意识导入三维宇宙中的机器躯体中,逐渐与人类共存于同一个世界。
但机器躯体毕竟与人类的肉体并不相同,即使做得再逼真,往往也能一眼看出来。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谁是人类,谁是二维外星人,一目了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种族开始因为各种小事,而逐渐产生隔阂。有人提出了一种观点,只有从外貌上彻底消除人类和外星人的区别,两个种族才可能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和平相处。这就是所谓的外貌种族论,本质上其实是基于人类的肤色种族主义衍生而来的。随后,外星人首先提出,可以建造一个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让人类和外星人都以数字化的意识体方式在其中生活,即可以彻底消除外貌上的差别。这就是关于虚拟世界起源的第一种说法。虽然其后发生的事情让人类怀疑这个说法只是个幌子,但那个时候,起因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这个虚拟世界。”叶文淡淡说道。
“你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假的?”有人质问道,语气里充满怀疑。
“倒也不能说全是假的。”
“什么意思?”
“我想到一个上古时期的名词,叫做增强现实。”叶文想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个问题,“戴上一副眼镜,通过眼镜不仅能看到现实中的东西,而且能通过其中的成像功能,看到很多虚拟之物。当虚拟效果极其逼真,以至于和现实完全融合在一起时,你也就无法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拟的了。”
“我大概明白了。”唐元说,“如果在虚拟眼镜里看到一道墙,即使那里什么都没有,人们也会绕着它走。是这样吗?”
“并非这么简单。如果你要制造一堵墙,不仅要人们能够看见它,能够真实地触摸它,而且要考虑它和其他东西的相互影响,比如它在阳光下的阴影,皮球在墙面的反弹等等。总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所以,其实所谓的巨井只是一个幻象,对吧?”有人激动地说道。
“恰恰相反。巨井是我们这个世界仅有的几个真实之物。”实在不想打击大家,但叶文决定还是实话实话。真相如此,接受或不接受,它都在那里。
“那种不自然的东西……怎么可能是真的呢?”连古河也质疑其起叶文的话了。
“自然与否,得看身在何处。在地球上,这样的巨井当然不自然。但别忘了,我们现在可是在虚拟世界里。构建这个世界所用到的物理载体,决定了什么是自然。”
“物理载体?”
“不错。就像我曾经提到的,扇面之于扇面画一样。对于画中人来说,扇形的世界就是他们的自然。虚拟世界是基于高度复杂的量子计算系统的,这样的系统,能选择的载体并不多。”
“所以载体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答案已经藏在比赛给出的暗示里了。第一轮的暗示是精细结构常数,第二轮的暗示是自旋,第三轮的暗示是泡利算符。把这些暗示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电子。所以答案很简单,我们这个虚拟世界得以建构的物质基础,就是电子。说得更明确一些,我们这座城市,其实就是一个碳原子核外的电子云——这就是它叫做谭家市的原因。”
“那隔壁的古旗市……”
“那是一个钴原子。”
没有人说话,甚至连质疑声都消失了。大家在这极端怪异的解释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人想到了佛教上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可现在的处境比佛经所言更极端,毕竟一个原子可比花叶小太多了,这是真正的“纳须弥于芥子”。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在意识上传之后,在虚拟世界里,似乎又没什么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巨井究竟是什么?”仍有人不甘心地问道。
“井,代表的是一种束缚作用,或者说,一种势能壁垒。并不一定需要空间上的高度差,因为在电子云中,重力势能的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城外的巨井,其实是原子中另一种势垒的具象体现——如果你们学过一点高中物理,大概已经猜到了——不错,用学术一点的说法,它的名字叫做库伦势阱!”
用电子作为量子计算的物理载体,其实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彼时,在二维文明的帮助下,人类对电子的理解大为深入,特别是对其中丰富的内秉自由度的发现和操控,让基于单个电子的量子计算成为现实。一开始,人们只能借助电子的内部构造,在其中加载一些简单的程序。在程序的控制下,电子的行为明显偏离了传统量子力学的约束。比如,在单缝衍射的实验中,人们甚至可以操控电子的行动路径,让衍射图像变成某个文字或者卡通图案。短短的几年以后,随着技术的飞快进步,人们已经可以把整套人工智能算法镌刻到单个电子中了。再后来,人们掌握了把自己的意识扫描和上传的方法,于是把意识也加载到了电子里。
至此,人和电子,合二为一。人就是电子,电子就是人。
但是人终究和电子不一样,人是需要感观的。
最初,人们只是在电子中设置了若干传感器作为人的眼睛,通过电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化身为电子的人类得以看见周围的世界。可是,那是一个黑暗和空洞的世界,就像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一样。不管是束缚在原子内部的电子,还是游离于金属中的电子,看到的景象都太无趣了,枯燥乏味,千篇一律。在基本粒子的层面上,事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根本无法和宏观状态相比。所以,简单地把电子中的环境传感器得到的数据作为视觉信号输入给人类,对于一些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或许很有用,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世界是毫无吸引力的。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感官世界,一个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向电子化的人类源源不断输入各种虚拟感官信号的数字世界。这就是关于虚拟世界起源的第二种说法。
然而,如何承载这些感官信号,成了一个难题。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电子都开设一个单独的信号通路,进行点对点的信号传输,那样不仅让系统极其复杂,而且也很难协调各路信号,让其具有统一性。到最后,可能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独立的世界中,无法和别人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进行交流。这就像最早的vr头盔,在每个头盔里,人们看到的都是私人化的画面,彼此没有共通之处。选择一个彼此共存共享的物质载体,基于这个载体来开发一个公共的感官平台,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这就好比在广场上放映全息影像,所有在广场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且看到的是同样的东西。
可是,广场上的全息影像,尚可以通过半透明薄膜、水幕或者空气来承载。但是在电子层面,又有什么载体来承载这个虚拟世界呢?这个物质载体一定是与电子共存之物,就像空气之于行人一样,而且它必须能够方便地被人操控。最后,人们发现,最好的载体仍然是电子本身。
(https://www.xblqugex.cc/book_32685026/160719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